脑栓塞是一种由于大脑血管出现了斑块或者其他的病变,造成血管增厚或者管腔闭塞,造成了大脑的局部血流缓慢或者供血不足,从而引发了大脑的梗死,这种情况与高血压有很大的关系[1]。这种病很复杂,很难治愈,需要很长的时间才能痊愈,会给病人带来很大的精神压力。对于这种疾病,除了要积极的进行治疗之外,还要做好护理工作,帮助病人尽快的康复,提升病人的生活质量,同时还要注意病人的心理状况[2]。为了更好地了解在高血压性脑梗死病人中,如何通过早期的康复护理来提高病人的生命品质及精神状态。选取我院收治的患者进行研究,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22年1月至2022年12月收治的60名高血压脑栓塞患者进行研究,按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干预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20例,女10例,年龄42-80岁,平均年龄(62.05±7.51)岁,干预组男15例,女15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61.05±6.51)岁。两组基线数据的差异均为同质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1)基本的护理:密切观察病人的血压,及时服用降压药物,使病人的血压维持在一个稳定的范围内,对病情较重的病人进行24小时的 ECG监控[3]。(2)基本的皮肤保护:脑血栓病人会有中风症状,必须在病床上躺很久,所以病人要经常翻身,注意被压迫的地方的皮肤保护。避免由于长时间的压迫而造成的压疮。为改善后背的血流,每日两次为病人进行拍打。为使病人的肌肤清洁,每日以温热的毛巾为病人擦身[4]。(3)饮食方面的护理:提醒病人和病人的家人,要注意吃一些液体或半液体的东西,要慢慢地咀嚼,以免病人吸入的东西会被噎到,造成肺部的炎症,同时要注意补充蛋白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干预组:在正常护理的基础上进行早期的康复治疗。(1)精神上的照顾:中风后,大部分病人都会半身不遂,很容易对自己的疾病产生恐惧、暴躁、抑郁和焦虑。护士要以每一名患者的精神状况为依据,有目的地展开有目的地的心理辅导工作,告诉病人,要主动配合治疗,并坚持功能恢复练习,这对于身体运动能力康复有很大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还要多列举一些治疗成功的案例。让病人摆脱负面的情绪,以一种积极向上的心态去接受治疗[5]。(2)言语能力训练的护理:如果病人的言语能力不强,应鼓励病人提高嗓门,放慢速度,尽可能准确地念出每一个音节,并引导病人进行嘴唇和舌头的运动训练。如果病人已经失去了语言功能,不能用语言来交流,可以先从简单的“啊”、“哦”开始,再慢慢的学习文字、单词、句子,慢慢的提升病人的语言水平。有必要指出,在进行言语训练时要有耐性,多给病人一些鼓励,增加病人的自信心[6]。(3)肢体运动的护理:在入院初期(入院后1~3天),引导病人做屈肘、屈指、屈膝等被动运动,并嘱咐病人的家人定期为病人做3~4次的运动,一天3~4次。在3天后,引导病人做自己的下肢抬高、坐姿训练,5天后做自己的站立训练,7天后做自己的走路训练,全程遵循从消极到积极,逐渐加大训练力度的原则[7]。
1.3观察指标
(1)对病人生命品质进行评估,在病人离开医院时,应用巴斯克量表对病人的心理状况、生活自理能力和社会交往等进行评分,评分的数值与病人生命品质呈线性关系[8]。
(2)通过对患者焦虑、抑郁等心理情绪的观测和分析,运用“焦虑自我评价量表”(SAS)和“抑郁自我评价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进行评定,评定结果的数值与患者的焦虑、抑郁状况呈负相关[9]。
1.4统计学方法
将数据纳入SPSS24.0软件中分析,计量资料比较采用t检验,并以(x̄±s)表示,率计数资料采用检验,并以率(%)表示,(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生活质量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见表1。
2.1两组患者护理前后焦虑抑郁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干预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患者(P<0.05),数据见表2。
3讨论
高血压是一种长期威胁着人类健康安全的慢性疾病,也是导致脑栓塞形成的一个关键原因。高血压脑栓塞的病人会出现血压异常、半侧瘫痪、语言表达不清楚甚至失去语言功能,大部分的生活都不能自理,这对病人的生活质量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给病人造成了很大的心理和经济压力。
目前还没有一种可以迅速治愈疾病的特效药,所以护理措施是康复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但是,传统的护理只是对病人进行了一些基本的体征监测、皮肤护理和饮食指导,并没有对病人的生活质量和消极的心理产生显著的影响。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进行的早期康复护理,实施的心理护理措施可以明显地缓解患者的心理消极情绪,使其可以积极应对治疗,语言功能康复护理可以使患者尽早恢复语言功能;对病人进行康复训练,可以加快病人的康复速度,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10]。
在这篇文章中,在对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护理之后,与给予了常规护理的对照组相比,在经过了护理之后,介入组患者的心理状态、独立生活能力、社会交流评分等都要远远超过了对照组,并且,观察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也要低于对照组,两个组之间的对比有统计学上的显著差别(P<0.05),可以看出,在生活质量和心理情感方面,介入组患者要比对照组更好。
因此,对高血压性脑梗死病人进行早期康复治疗,对病人的生命品质及精神状态有较大的提高和改善。
参考文献
[1] 杨媚. 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老年脑梗死患者生活能力的影响[J]. 山西医药杂志, 2022, 51(12):3.
[2] Netiazhenko V , Liakhotska A V . Hypercholesterolemia as a factor in the risk stratification of patients with hypertension depending on the ITGA2 gene polymorphism[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1(1):1.
[3] 胡蓉, 邓凯文, 陈青,等. 超早期康复护理在高血压脑出血患者术后应用的效果观察[J]. 湖南中医药大学学报, 2022, 42(9):6.
[4] 于佩娜, 吕媛. 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心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康复效果及情绪的影响研究[J]. 贵州医药, 2021, 45(5):2.
[5] Quan R , Ding Y , Yang Y , et al. Circulating proteomic biomarkers related to the development of chronic thromboembolic pulmonary hypertension in patients with acute pulmonary embolism[J]. European Heart Journal, 2021(1):1.
[6] Miller E , Mcallister B . Increased Risk of Postoperative Wound Complications Among Obesity Classes II & III After ALIF in 10-year ACS-NSQIP Analysis of 10,934 Cases.[J]. The spine journal : official journal of the North American Spine Society, 2021.
[7] 王静. 早期康复护理对脑出血患者术后生活质量的改善和肢体功能恢复的影响——评《脑出血诊疗手册》[J]. 中国医学装备, 2021, 18(1):2.
[8] 饶亚妮. 早期康复护理在脑血栓后遗症患者中的应用[J]. 中国国境卫生检疫杂志, 2021(S01):044.
[9] Harskamp R E , Lucassen W A M , Lopes R D , et al. Risk of stroke and bleeding in relation to hypertension in anticoagulated patients with atrial fibrillation: a meta-analysis of randomised controlled trials[J]. Acta Cardiologica, 2021(8):1-6.
[10] Wang Z , Li M , Huang X , et al. Preoperative splenic artery embolism followed by splenectomy is safe and effective in patients with sinistral portal hypertension[J]. Langenbeck's Archives of Surgery, 2022, 407(1):31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