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压与糖尿病是2种常见慢性疾病,伴随着经济水平的提升、生活方式的变革、人口老龄化使两病患病率呈上升趋势。在我国高血压人群并发糖尿病的患病率达18%,对于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进行积极干预,能有效防止其心脑血管事件及其他严重并发症的出现,切实改善病人的生存质量。近年来有研究报告称,药物指导能有效提高高血压或者2型糖尿病的临床治疗效果,增加了病人用药依从性。本研究目的在于探讨药学指导对老年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治疗效果,以期对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的老年患者的综合治疗提供科学依据,在2022年1月~2023年1月,共收治80例,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得到伦理委员会的认可,连续搜集2022年1月~2023年1月间在本院接受治疗的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80例为本次研究对象。将80例病人随机分成2组:观察组(n=40);观察组(n=40)。诊断依据为《中国高血压防治指南》(2010年版);《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0年版)是诊断糖尿病的依据;患者年龄≤60岁。
研究对象的排除标准:(1)并发严重心脑血管意外或者外周血管疾病;(2)重度肝、肾功能不全病人;(3)重度血液系统疾病或者重度感染疾病病人;(4)有精神类疾病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病人。全部病人对研究内容知情,签订知情同意书。
对照组男27人,女13人,平均年龄(65.2±6.1)岁,平均病程(4.95±1.22)年;观察组男25人,女15人,平均年龄(61.1±6.2)岁,平均病程(4.12±1.62)年。两组患者之间的年龄,性别与病程的对比,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采用常规诊疗模式,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社区药学指导如下:
(1)加强病人用药指导,给病人解释用药剂量和服药注意事项,以及告知药物在使用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等义务。教病人看药物说明书。向病人加强疾病知识的普及,增强了病人对病情的了解及认知度,引起病人关注,并协助病人建立良好饮食习惯及习惯,接受家属监护。
(2)加强药师和患者的交流,药师的职责是为病人提供用药咨询,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并且药师要不断地提高自己的专业知识,能有效地为病人解决用药疑虑。进一步密切了和病人的联系,提高病人治疗信心,促使病人克服困难,坚持遵照医嘱用药。
(3)对老年人群进行用药指导:针对老年患者,由于年龄较大,记忆力衰退及用药方案较复杂,病人常误服,漏服药品,影响治疗效果,甚至会出现药物中毒的情况。因各药药效学原理不一,因此间隔时间不一样,嘱病人服药时出现漏服,不可以随便补,引导病人根据病情采取相应措施,漏服出现在2次给药时间之间时,要根据用量补喂,下一次给药的时间和药量不会变化。
(4)对高血压伴糖尿病患者实施疾病宣教,给病人介绍病情和控制措施,有助于病人形成良好生活习惯及饮食习惯。
(5)定期电话回访患者,从药学角度解答病人疑问,并对患者不良反应进行记录,健全药学指导方案。
1.3观察指标
病人入院后,搜集病人的基本临床资料,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收缩压(SBP),舒张压(DBP),FBG,2 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lc)的变化情况。
1.4统计方法等
采用SPSS 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测量数据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计数资料以[n(%)]表示;计量资料用t检验,计数资料进行χ2检验,分析组内差异。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SBP,DBP情况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SBP、DBP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1 两组患者SBP,DBP情况对比
2.2两组患者FBG、2h PBG及HbA1C情况对比
干预后观察组FBG,2 h PBG和HbA1c都比对照组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 2 两组患者FBG、2h PBG及HbA1C情况对比
3讨论
糖尿病诊断比较简单,当病人空腹血糖超过7.5 mmol·L-1,或餐后2 h内血糖超过12.1 mmol·L-1,可确诊糖尿病。2型糖尿病以老年人多见,病人大多肥胖。病初可有轻度的口渴、乏力及其他临床症状。因病人长期血糖升高对血管及微血管的损伤,造成心,肾,脑及神经组织和足部的损伤、眼睛衰竭导致的并发症超过百种。根据相关数据统计显示,糖尿病患者中50%以上死于心脑血管病变,约22%肾病、糖尿病引起截肢的患者为非糖尿病患者中的15倍。按糖尿病并发症起病急缓分,有糖尿病急性并发症和慢性并发症两种。急性并发症多为电解质和酸碱失衡所致酮症酸中毒,慢性并发症是糖尿病并发脑血管类疾病的并发症。糖尿病患者,高血压发生率明显增高,比非糖尿病患者高出三倍,并随病人年龄,病程而变化、体重增加并有逐年增加之势,所以在糖尿病治疗过程中,要重视对血压的控制,并谨慎把握降压程度,严密注意治疗指征。
在糖尿病类原发病的治疗中,要给药控制、调整饮食,同时培养良好习惯,经常监测血压和血糖、肾功能监护特别是药物治疗过程中应充分重视。在临床上常规治疗应采取医护结合,指导病人的用药剂量与用药方法,纠正病人不良生活习惯,改善病人用药依从性。
国内外许多研究都证实高血压、糖尿病都是心脑血管疾病的一个重要独立危险因素,高血压伴发2型糖尿病者,有可能发生心脑血管疾病,比一般人高出4~8倍。同时高血压、糖尿病是慢性肾脏损伤独立的危险因素,高血压并发2型糖尿病在终末期肾病患者中占70%以上。因此,对高血压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治疗,既有利于靶器官保护,并能减缓心脑血管不良事件和慢性肾脏疾病,减少患者致高致死率。
2型糖尿病,高血压的病机复杂,目前还没有得到充分的澄清,并且都是需要终生控制的慢性疾病。常用的控制方法有药物治疗、健康和饮食行为干预以及定期血压,血糖、肝肾功能的监测等等,药物治疗需引起重要注意。现临床上常规诊疗方法为医-护结合,告知病人用药剂量和用药方法,存在病人服药依从性不佳等问题。近年的流行病学研究显示,2型糖尿病或者高血压的患者当中,病人用药依从性都差。老年患者则因记忆力下降、对病情的认识水平不高、和经济原因等等,用药依从性较差。且用药依从性差会影响病人血压,血糖控制。Persell SD等对315例病人进行了研究,用药依从性差,是血压控制无效的一个重要危险因素。就糖尿病患者来说,88.5%的病人糖化血红蛋白不达标,可能是患者依从性较差所致。
本次研究观察组除了进行常规的治疗方式,予以药学指导,包括对病人的药品名称,用药剂量等的详细通知、用药时间和用药方式等,向病人传授正确的药品说明书,增加病人对病情的认知度,为病人提供优质药学服务。结果显示:观察组血糖情况、血压水平比执行药学指导之前稳定,均小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而表明药学指导在2型糖尿病并发高血压的治疗上的运用,能有效地提高病人用药依从性,使血糖血压保持平稳的状态,改善治疗效果,从而改善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 药学服务在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治疗中的作用[J]. 王维波;刘欣;李慧;王继美;王金英;王淑萍.中国药师,2017(05).
[2] 药学指导在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老年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 曹化云;刘宝欣;李丽梅.糖尿病新世界,2017(08).
[3] 综合护理在老年高血压病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效果观察[J]. 杨春梅.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6(25).
[4] 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血糖不达标患者实施个案管理的应用效果[J]. 张红娟;李咏梅;赵翠侠.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17).
[5] 氨氯地平联合氯沙坦用于2型糖尿病肾病合并高血压老年患者的研究[J]. 宁晶娜;吴艳玲;娄卫民.西北药学杂志,2016(02).
[6] 探讨延续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 孙末娟.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15(28).
[7] 综合护理干预对老年高血压合并2型糖尿病患者血压、血糖的影响探讨[J]. 刘丽莎.糖尿病新世界,2015(15).
[8] 综合护理干预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和治疗依从性的影响[J]. 石亚华.糖尿病新世界,2015(12).
[9] 药学干预对高血压患者治疗依从性与血压指标的影响分析[J]. 张峰.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9(20).
[10] 瑞格列奈对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胰岛素及血脂水平的影响[J]. 于辉;李凤华;孙士杰;陈美玲;勾育松.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2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