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分析
何兵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何兵,. 临床免疫检验的质量控制方法及效果分析[J]. 国际检验医学,2025.4. DOI:10.12721/ccn.2025.159045.
摘要:
对比了解对临床中免疫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的措施与应用效果。方法:选取我院采集的182份血液标本及其对应采集对象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以检验质量控制作为划分基准,质量控制以前的常规免疫检验流程91例采集对象和血液标本设置为对照组,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以后的91例采集对象和血液标本设置为观察组,质量控制组针对检验前、中、后阶段进行优化,并增设定期考核巡查人员把控质量与标准要求完成度。结果: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免疫检查结果准确率可见,使用优化质量控制免疫检验流程进行检验的血液标本(观察组)免疫检查结果准确率均优于使用常规免疫检验流程进行检验的血液标本(对照组),在甲状腺功能结果中,常规检验组准确率96.70%,质量控制组准确率100.00%;在乙肝五项结果中,常规检验组准确率97.80%,质量控制组准确率100.00%;在血清C肽结果中,常规检验组准确率93.41%,质量控制组准确率97.80%;在血清胰岛素结果中,常规检验组准确率95.60%,质量控制组准确率98.90%(P<0.05)。结论:从检验前、中、后三个流程阶段进行检验质量控制,内容包括血液标本、采集对象、采集者、送检者、检验人员、整体环境、用具、仪器、试剂等全方位细节化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率。
关键词: 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方法效果分析
DOI:10.12721/ccn.2025.159045
基金资助:

临床中的免疫检验工作是肩负着各科室诊治工作开展有效性的重要一环,患者的疾病进展情况、治疗方案、给药策略都需要根据这一份检查结果,提升检验质量也一直是临床工作人员探讨和重视的方面,随着经济发展与医疗技术的发展,对于免疫检验质量的提升也有了进一步发展的空间[1],在此次调研中,希望通过对本院182份血液标本及其对应采集对象的回顾性分析对比了解对临床中免疫检验工作的质量控制的措施与应用效果,具体过程见下。

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采集的182份血液标本及其对应采集对象作为观察对象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标本采集与检验分析时期为2020年7月至2021年7月,采集对象年龄范围17岁至75岁,平均(42.73±11.85)岁,女性90例,男性92例,所有采集对象均知情同意此项调研,过程由本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注监督,以检验质量控制作为划分基准,质量控制以前的常规免疫检验流程91例采集对象和血液标本设置为对照组,采取质量控制措施以后的91例采集对象和血液标本设置为观察组,已分析确认两组采集对象和标本的常规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可以分析对比(P>0.05)。

1.2方法

对照组血液标本使用常规免疫检验流程进行检验。

观察组采集对象及血液标本使用优化质量控制免疫检验流程进行检验,具体优化内容按阶段分为检验前、中、后三个方面:①在采集标本以前要准确核对检验项目与采集对象信息,确认采集对象具备采集要求;采集室环境需要严格按照标准要求清洁,调整合适温湿度,灯光明亮,操作台要求整洁无污染,一次性用具一用一换,台面放置的物品均有明显标识[2];采集流程严格按照无菌操作要求进行,采集后做好显眼标识再次核对,尽快送检,送检过程中,把标本方式在合适干净的容器中,稳定送达,避免过度摇晃影响标本质量,送达后再次与检验科人员核对交付与接受标本信息,签字确认;②接受标本后放入冷藏环境中保存,并尽快进行检验,检验室内环境温湿度适宜,每天使用紫外线设备消毒,检验前检查试剂和仪器,确定试剂质量达标、剂量足够,仪器确保正常运转、参数正确,检验过程严格按照要求进行;③检验结果多人审核无误后进行发放,对于结果存疑的标本进行二次检验,必要时可联系采集处或患者科室再次取样,但要注意保存原标本。整体流程增设定期考核巡查人员把控质量与标准要求完成度[3]

1.3观察指标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免疫检查结果准确率,检查项目包括甲状腺功能、乙肝五项、血清C肽、血清胰岛素。

1.4统计学分析

整体采用SPSS 22.0数据分析软件进行分析处理,%表现数据,X2检验,p表示数据对比有效性,P<0.05时表示该项目数据差异有效,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对比观察两组患者的免疫检查结果准确率可见,使用优化质量控制免疫检验流程进行检验的血液标本(观察组)免疫检查结果准确率均优于使用常规免疫检验流程进行检验的血液标本(对照组),在甲状腺功能结果中,常规检验组准确率96.70%,质量控制组准确率100.00%;在乙肝五项结果中,常规检验组准确率97.80%,质量控制组准确率100.00%;在血清C肽结果中,常规检验组准确率93.41%,质量控制组准确率97.80%;在血清胰岛素结果中,常规检验组准确率95.60%,质量控制组准确率98.90%(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免疫检查结果准确率对比1.png讨论

通过对本院182份血液标本及其对应采集对象的回顾性分析发现,对免疫检验流程进行质量控制是具有实际意义的,具体见两组患者免疫检查结果准确率。在过程中将常规免疫检验流程91例采集对象和血液标本设置为对照组,另一组接受从检验前、中、后三个流程阶段进行围绕血液标本展开质量控制的优化质量控制免疫检验流程进行检验,最终结果发现使用优化质量控制免疫检验流程进行检验的血液标本免疫检查结果准确率均优于使用常规免疫检验流程进行检验的血液标本(P<0.05)。

综上所述,从检验前、中、后三个流程阶段进行检验质量控制,内容包括血液标本、采集对象、采集者、送检者、检验人员、整体环境、用具、仪器、试剂等全方位细节化控制能够有效提高检验结果准确率。

参考文献:

[1]吴志东,丁睿.临床免疫检验质量控制的相关性措施对检验结果准确性和可靠性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2):85-86.

[2]王优良.临床免疫检验中应用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的重要性和有效措施探索[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23):55-56.

[3]赵君刚.探讨研究免疫检验分析质量控制在临床免疫检验中的重要性和有效措施[J].中国卫生产业,2018,15(02):149-150.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