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
赵月圆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赵月圆,. 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在脑梗塞患者护理中的临床应用价值分析[J]. 心脑血管病研究,2024.1. DOI:10.12721/ccn.2024.157346.
摘要:
目的:分析脑梗塞患者在护理干预中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护理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我院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其中32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另外32例患者实施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比两组患者不同护理干预效果。结果:在观察组和对照组比较期间,明显发现护理效果中观察组效果较为显著,对比存在差异性(P<0.05)。结论:对脑梗塞患者实施心理+健康教育护理,其效果得到提升的同时,并将临床患者满意度进行提升,改善护患关系,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心理干预;健康教育;脑梗塞;应用价值
DOI:10.12721/ccn.2024.157346
基金资助:

脑梗塞疾病是患者脑部供血出现障碍,同时因为缺血和缺氧等情况出现局部组织软化和坏死,常见的脑梗塞类型有脑血栓、脑栓塞等病症,同时该病也伴随着高血压和糖尿病等病症,严重影响患者正常生活状态和日常生活,同时加重患者经济和家庭负担。该病症在治疗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以及肢体功能障碍,影响患者预后效果的同时也会对其生活质量产生影响。因此针对该病症需采用护理干预[1]。根据上述内容描述,本文针对脑梗塞患者护理干预中实施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措施的应用价值进行统计,具体统计内容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在2021年3月-2022年3月收治的64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并按照不同护理方法分为两组,其中32例对照组采用的是常规护理,另外32例患者实施的是心理+健康教育护理干预,对照组中男女比例是21:11,年龄选取范围在45-70岁之间,平均年龄(57.53±11.08)岁,观察组患者中男性是22例,女性是10例,年龄在44-72岁之间,均龄(58.01±11.27)岁,两组患者资料并未在对比中发现差异性(P>0.05),可对比。

1.2方法

对照组:该组常规护理模式,主要是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监测,一旦患者出现异常症状,要及时对其进行处理,控制患者饮食的同时,为其肢体进行功能锻炼,从而让患者康复。

观察组:该组患者采用的是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措施,心理干预中,需主动和患者进行交流和沟通,同时向患者详细介绍科室情况,带领患者了解医院环境,倾听患者需求和疑问,了解患者心理状态,告知患者相关临床护理路径,并根据其不良情绪产生因素进行调节。从而让患者意识到护理工作的重要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健康教育护理措施的采用,需在患者病情恢复之后,对其进行健康讲座宣讲,并结合相应的视频、文字和手册等资料告知患者脑梗塞病情的成因以及治疗方法,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等,在正确了解疾病相关知识之后,可设置成为小组进行讨论,自我交流彼此的护理康复心得,增进护患之间关系的同时,消除患者不良情绪。

1.3观察指标

针对患者护理效果进行分析,通过对患者显效、有效和无效评判标准分析其恢复情况,显效则是患者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恢复,同时有效则是患者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有所改善,无效是患者自理能力和精神状态并未出现好转反而有所加重。

1.4统计学分析

本文中采用的资料和数据均是根据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SPSS20.0),在比较过程中,可将计量、计数等单位使用t检验、1742354569477714.png检验进行表示,在统计学意义产生的时候可使用P<0.05进行表示。

2结果

经比较发现,观察组使用的联合治疗其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对比结果有差异性(P<0.05),详情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n,%)

截图1742354535.png3讨论

脑梗塞疾病在治疗后会导致其肢体或者神经功能出现不同程度障碍,从而影响患者正常工作和生活,再加上患者对病情了解不通透,在出现异常状况期间,容易使其出现不良情绪,因此影响患者恢复[2]。根据研究表明得知,脑梗塞患者在病情恢复过程中会出现不同程度的心理障碍,因此想要快速康复,可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以及健康教育措施,心理干预可对患者不良心理情绪进行消除,帮助患者建立治疗信心。提高临床护理效果的同时,结合健康教育,帮助患者掌握健康知识,增加患者对疾病和治疗的了解,降低患者因心理因素产生的影响,为患者预后提供良好的治疗条件,辅助患者提高临床治疗,并且利用护理干预提高患者康复效果,降低神经功能缺损产生的影响[3]。在临床对比中,观察组使用的联合治疗其效果得到明显提升,对比结果有差异性(P<0.05)。因此得知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健康教育护理措施,可有效提高临床护理质量,改善患者固有印象,提升患者对护理干预的好感度,并且提升了护理人员的职业认同感。

综上所述对患者实施心理干预和健康教育,可强化患者自我护理能力,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和肢体功能障碍,提高患者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王艳敏,辛建南,程明明.脑梗死患者护理中实施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对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评价[J].心理月刊,2021,16(18):155-156+185.

[2]朱金金.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应用的效果分析[J].当代临床医刊,2021,34(02):55+39.

[3]杨娜,朱赛男.脑梗塞患者护理中心理干预与健康教育的临床应用[J].临床医药文献电子杂志,2020,7(34):121.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