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在临床内分泌科属于比较常见且严重的代谢性病症,近几年随着我国的饮食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变化,导致我国的糖尿病发病率越来越高。糖尿病的多发人群依然以老年人群为主,因为在年龄不断增长的背景之下会使得人体的机能出现丧失或衰竭的表现,如果不能正常的对血糖进行控制,则会使患者出现多汗症状和表现,而多汗症则是老年糖尿病患者最为常见的一种合并症,会影响到患者的整体生活质量。西医在对这种病症进行治疗时不具备特异性的治疗方案,所以采取治疗以后大部分患者的效果并不显著[1]。而中医在糖尿病多汗症的治疗上具有独到的见解,所以最近几年随着中医治疗原则不断被提上日程,将中医方案应用在糖尿病多汗症的治疗中也越来越广泛。中医认为糖尿病多汗症和机体内阴阳失调、脾胃失养、浊气下沉存在关联,治疗时常常对患者进行益气滋阴、活血化瘀的对症治疗,能发挥一定的治疗作用。近年来随着中医理论的不断深入研究,人们发现对糖尿病多汗症患者要重视止汗固表、养阴益气,所以使用加味玉屏风散效果更加显著。所以本文分析采用加味玉屏风散治疗老年糖尿病多汗症的效果,采用常规的中医中药方剂进行对照,详见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采用随机方法将我院于2021年1月到2023年1月收治的103例老年糖尿病多汗症分为观察组(51例)与对照组(52例)。(1)观察组男28例,女23例,62~82岁,均(70.13±5.34)岁,BMI为18.2~36.1kg/m2,均(23.46±6.42)kg/m2,病程3~8年,均(5.65±1.42)年;(2)对照组男29例,女23例,64~85岁,均(70.22±5.15)岁,BMI为18.4~36.7kg/m2,均(23.196±6.31)kg/m2,病程2~8年,均(5.61±1.39)年。患者资料与《世界医学会赫尔辛基宣言》相符,阅读《入院须知》和《知情同意书》并签字。统计学检验一般资料无差异(P>0.05),可比较。
1.2纳入与排除标准
1.2.1纳入标准
(1)患者入院后确诊为糖尿病,西医诊断满足《糖尿病防治专家共识》当中的标准,中医诊断符合《糖尿病诊断、辨证分型及疗效评定标准》;(2)所有患者入院后随机血糖水平均在11.0mmol/L以上;(3)患者均年满60周岁,精神状态良好;(4)经过解释说明后,患者愿意配合参与研究,有完整的临床资料。
1.2.2排除标准
(1)有临床资料缺失;(2)经检查体内存在恶性肿瘤;(3)已决定采用西医方案进行治疗;(4)不适用于中医方案治疗者;(5)存在精神类病症或抑郁症、认知功能异常;(6)患者有低钾血症或高钾血症;(7)合并肝肾功能失常;(8)患者拒绝参与本文的研究工作。
1.3治疗方法
1.3.1对照组
均通过常规的中药方案进行治疗,治疗中本着益气滋阴和活血化瘀的原则,药物主要方剂为:生黄芪35g,丹参18g,怀牛膝18g,牡蛎15g,玄参12g,熟地18g,菟丝子12g,川芎12g,山茱萸9g,赤芍12g,枸杞9g,麦冬9g,芡实9g,苍术12g。将诸药加入1200mL水,武火煎1min,转文火煎35min,1剂/d,取汁300mL,分早晚2次温服,持续对患者用药3个月后,对效果进行评估。
1.3.2观察组
所有患者均通过中药加味玉屏风散进行治疗,主要方剂为:黄芪12g,白术8g,防风5g,桂枝6g,白芍药6g,龙骨12g,牡蛎9g,党参9g,麦门冬8g,五味子6g,甘草6g,红枣5枚。合并阴虚者,加生地黄12g、丹皮12g,知母9g;合并阳虚者,加炙附子9g,淫羊藿12g;合并眩晕者,加川牛膝15g、石决明12g,天麻12g;合并心悸症状者,五味子增至9g、枣仁9g。为使药物充分发挥效果,本文以汤剂形式用药。诸药加入1800mL水,武火煎2min,转文火煎45min,1剂/d,取汁320~400mL,分早晚2次温服,持续对患者用药3个月后,对效果进行评估。
1.4观察指标
(1)不良反应:包括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
(2)中医症状积分及预后:主要包括所有患者治疗前和治疗3个月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和随机血糖水平。注:中医症状积分为0~3分,分数越高说明患者的症状越重。
1.5统计学方法
数据导入IBM SPSS Statistscs 26.0统计学软件,计算计数资料(头晕、头痛、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和计量资料(治疗前后的中医症状积分和随机血糖水平)等。卡方检验计数资料“[n(%)]”,求得“c2”值;“t”检验计量资料“(x̄±s),均满足正态分布原则”,求得“t”值。根据所得统计值均计算P值,且以“P<0.05”表示有统计学差异性。
2.结果
2.1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
治疗后观察组[5例(10.87%)]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4例(8.51%)]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详见表1。
3.讨论
糖尿病是临床上比较常见且严重的一种代谢性病症,这种疾病对患者产生的影响较重,如果不重视对患者采取可靠的措施进行治疗,则会导致患者的病情进一步发展,甚至会诱发患者出现一些微血管病变,比如导致患者形成糖尿病肾病等而影响到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生命安全。糖尿病患者多汗是十分常见的一种合并症,所以要重视对糖尿病合并多汗患者的治疗工作。在传统的治疗之中往往以西医方案进行治疗。特别是对于糖尿病老年多汗的患者而言,西医方案能在一定程度上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但是针对多汗的症状却很难进行根治,所以这会使患者的治疗工作存在着一定的难度。
这几年随着中医研究的不断深入,人们发现中医治疗老年糖尿病多汗症具有独特的优势。中医普遍认为老年糖尿病多汗是一种阴虚燥热的表现,体内存在阴阳失调的情况,其主要的发病机理在于患者的肾脏和胃部。所以在治疗之时需要区分于传统认为的多汗症,患者存在多汗主要包括盗汗和自汗两种类型,而大部分老年糖尿病的多汗症都存在虚实相交的情况,这种病症和患者脏腑疾病有密切的关联[2]。所以很多患者会表现出脾肺气虚,使其汗腺的分泌功能受到影响从而出现多汗的情况。一般常规中医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干预之时往往可以从益气滋阴、活血化瘀的角度上着手,能作用于患者的肾脏,调节患者的血糖情况。在治疗时可以达到固表升阳、补气消肿、利水生机的作用。常规中医对糖尿病多汗症进行治疗,能有效的养神安心、滋阴补血,可以实现调节患者血糖水平,在一定程度上能改善多汗症状的情况,但是没有考虑患者的胃虚之实。所以本文在治疗时对患者使用加味玉屏风散进行治疗,为了更好的发挥用药效果,以汤剂的形式对患者服药。在临床上加味玉屏风散存在多个方剂配方,不同的配方所治疗的效果和针对的病症也存在一定的区别[3]。比如《衷中参西》、《金鉴》、《千家妙方》、《外科真诠》当中均存在加味玉屏风散的记录,而且其药物的主要方剂存在一定的出入。本文在治疗老年糖尿病多汗症时,对加味玉屏风散进行适当的调整,以便于充分的发挥益气固表,滋阴清热,兼以化湿的作用。该药物主平素体虚,正气不足,媵理不密,玄府失固,易受风邪之症[4]。重用黄芪能有效的补肺固位、固表止汗,方中白术、防风可以有效的填补废墟,止汗固表,增强机体的免疫能力和抗过敏能力;桂枝可以解表发汗解肌,有温通脉络、助阳化气之作用;白芍药可以平肝止痛、调经养血,还有敛阴止汗的效果;龙骨适用于心神不宁和心悸失眠之症,可以填补精髓、滋补肾阴;牡蛎适用于自汗盗汗之症的治疗,缓解胃痛泛酸之症,能有效的散结去瘀,收敛固涩;党参可以补气,主治消渴内热之证,用于心悸气短、多汗少食、气血不足、补中益气;麦门冬可以生津止咳,消除心烦之症,还能润肠通便、养肺润阴;五味子属于一位收涩之药,可以生津益气、补肾宁心,该药物可适用于废墟、消渴治症的治疗,常用于热伤气阴之症[5];甘草可以补气,清热解毒,能中和诸位药材;红枣可以健脾益胃,安神补血,补中益气。同时根据患者的症状表现随症加减,能更好的实现对老年糖尿病多汗症的调整,达到对症治疗、辨证治疗的目的。而本文结果显示:①治疗后观察组[5例(10.87%)]的不良反应发生率和对照组[4例(8.51%)]相比差异不显著(P>0.05);②两组患者治疗以前中医症状积分和随机血糖水平差异不显著(P>0.05),治疗后3个月,观察组的中医症状积分和随机血糖水平改善效果比对照组更好,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也肯定了这种治疗方案的可靠性。
综上所述,相比常规的中药方案而言采用中药加味玉屏风散,对老年糖尿病多汗症进行治疗安全性较高,而且可以改善患者的中医症状积分,提高预后效果,值得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