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OPD是一类缓慢进展的长期病症,其病程往往逐渐加重,能造成患者身体功能的不可逆转损害,同时增大患上肺心病、呼吸衰竭等并发症的风险,这些都极度危及患者生存的安全性。COPD症状通常表现为患者会有痰多、咳嗽、喘息和呼吸困难等现象,这些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肺部功能,进而削弱其日常生活的操作能力以及生命质量[1]。另外,绝大多数患者在治病和康复的相关领域知识匮乏,再加上患者自我调节的能力不强,医护服务的连贯性不足等诸多问题,导致疾病控制的效果不尽如人意,从而进一步影响患者对治疗的遵从性、心理健康和生活品质。因此,在患者的治疗过程中,需要结合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有效提升临床治疗的效果。通过临床护理干预,可以根据具体疾病状况为患者提供全面而有效的护理服务[2]。基于此,本文将分析临床护理服务运用在COPD老年患者中,对患者的生存质量和护理效果的影响,报道如下: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抽取2023年04月-2024年04月本院收治的60例老年COPD患者,随机分组,命名成研究组、对照组,单组30例。对照组年龄61-88(72.62±2.02)岁;研究组年龄61-89(72.68±2.07)岁。一般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对照组
常规护理:开展治疗前,首先要监控患者的心率、血液循环压力、体内温度等生命指标,接着根据病情施以针对性医治。同时留意病症的发展变化,并对那些显露出严重消极情绪的患者,在弄清其心理状况的基础上提供心理疏导服务,以助其建立起正面和希望的生活观。
1.2.2研究组
临床护理干预,如下:
(1)入院护理
以热忱和耐心的态度服务于患者及其亲属,加强护理工作者与患者之间的沟通,旨在提升患者对护理团队的信赖度。对患者的实际状况进行精准评估,并持续跟踪其健康变化;给予患者一个宁静且令人放松的治疗空间,每天定时打开窗户以通风换气,保持室内气息流畅,预防灰尘对患者呼吸系统造成干扰。
(2)健康教育
依据患者的文化水平来制订专门的疾患教育计划;利用临床交流、节假日座谈、健康讲座等多种方式,实现面对面的互动交流,强化患者对COPD疾病的致病原因、疗法选择、防护对策、需留意的事宜、可能出现的并发情况等相关知识的理解,以鼓励患者更好地参与治疗和护理流程。以积极案例的形式向患者说明疗效及其期望的治愈成果,进而提升患者对疗程的信心。运用“认知信仰实践”框架和健康信仰理论,引导患者确立正面、恰当的看法与心态,积极主动地养成对健康有利的习惯,避免那些损害健康的习性。
(3)心理护理
患者因对健康隐患信息的解不足,对疗法效果存疑及疗程的漫长倍感忧虑,并且家庭财务负担的加重令其更易产生焦虑、沮丧、畏惧等心理负担,这些情绪严重妨碍其心理状态和疾病康复进度。于是,护士需主动与患者进行交流,耐心倾听患者所述问题,迅速掌握患者的心理情绪动态,并迅速消除患者的疑惑;同时,适时分享治愈病例,以减轻患者的紧张和焦虑情绪,增强患者对治疗的信心。与患者进行沟通的过程中,建立互相和睦、互信的伙伴关系;借助谈话等手段为患者提供鼓舞和慰藉,同时明确指出积极心态对康复有积极作用;帮助患者形成积极的心态,确保患者主动参与治疗和护理活动。
(4)呼吸肌功能锻炼
依据患者的检验结果判断其肺部功能,据此制定个性化的呼吸锻炼计划。教导患者实施呼吸练习,包括如进行缩唇呼吸、采取腹式呼吸方式、练习呼吸操和吹打气球等技巧;结合患者的耐受程度,规划日常训练的时长和强度,并实时提供训练反馈。倡导患者进行恰当的体育锻炼,例如练习太极拳、八段锦或是散步这类活动,避开剧烈或是强度过高的锻炼,科学安排运动的时长与强度,旨在优化患者的呼吸条件、助力呼吸能力的恢复,进而增强患者体质的抗病能力,有利于患者的身体恢复健康。
(5)药物护理
依照医生指示施用杀菌剂、镇咳药、平哮剂等治疗药品,并监测患者服药之后的身体变化;定时施行患者机械性辅助咳痰、拍打背部、雾化疗法等有助于痰液排出的治疗手段;教授患者吸入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和须注意之要点,确保患者遵循规定的服药时间。
(6)饮食护理
鉴于慢性疾病会造成患者的营养耗费加剧,因此临床上需确保患者摄取充分的营养,以提升其身体的营养水平。向患者提供高能量、高蛋白的膳食,减少食用容易导致胀气的食品;确保食物质地柔软、便于吞咽,并嘱咐其根据“少食多餐”原则进餐,用餐后不宜立即卧倒,以利消化。为确保肠道畅通无阻,除非特殊医嘱限制,患者须每天至少摄入超过1500毫升的水分。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两组满意度情况(非常满意、满意、不满意)、依从性;
(2)心理状态:焦虑量表、抑郁量表分别评估焦虑、抑郁心理;
(3)肺功能指标:FVC、FEV1、FEV1/FVC;
(4)生存质量:运用St.George’s呼吸疾病问卷量表分析,活动受限、疾病影响、呼吸症状分数高生存质量低。
1.4数据处理
SPSS 19.0软件统计,计数资料用(n/%)表示、行χ2检验,计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行t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两组满意度情况、依从性
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高,P<0.05,见表1。
表1 两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n/%)
2.2 两组心理状态
护理后,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低,P<0.05,见表2.
2.3 两组肺功能指标
护理后,研究组FVC、FEV1、FEV1/FVC、PEF功能指标高,P<0.05,见表3。
2.4两组生存质量
护理后,研究组生存质量评分低,P<0.05,见表4。
3.讨论
COPD疾病在临床上属于常见的呼吸道问题,其主要患者群体为年龄较大的成年人,是一类长期性的健康障碍。此种疾患的特性包括漫长的疗程、治愈率不佳、康复进程缓慢以及易于复发,这些都将对患者的身心健康带来重大负担。COPD疾病是一类主要以呼吸不畅为特征的肺部病变,通常伴随着患者喘息加剧、反复咳嗽排痰,以及呼吸困难等多种症状;倘若缺乏长期的医疗干预,疾病可能恶化为呼吸功能衰竭,并可能严重危害患者生存安全[3]。随着年龄增长,老人的生理功能逐渐减退和免疫力降低,再考虑到患者普遍存在的认识能力较差这一现象,患者在漫长无效治疗期间更易患上焦虑和抑郁等不良情绪,这对疗效产生不利影响[4]。除此之外,老年患者由于抗病能力减弱,更易遭受感染侵袭,对呼吸系统造成损害,继而恶化其呼吸不适症状,严重威胁到患者日常生活的质量,极大减少生存质量。现阶段,老年COPD病的临床医治主要是缓解症状,特效药物仍未被研制出来。所以,在开展临床治疗期间,为缓解患者的消极感受并且加快其功能的复原,应实施适宜的护理措施,旨在解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并减轻其呼吸难题症状[5]。研究数据显示,对于COPD患者施加的临床护理措施可以显著提升护理效果,有利于加强患者的自我护理能力,进而提升其生活质量。在临床护理中,通过对患者状况的深入了解和评价,制定专门的护理干预措施[6]。通过实施健康宣教,鼓励患者深入认识自身疾患与治疗计划等内容,进而激励患者积极自发地配合医疗及护理事宜;通过开展心理疏导,帮助患者驱散消极情绪,引导患者释放紧张、沮丧的感受,提升患者克服疾病的决心;通过进行呼吸锻炼指导,助力患者呼吸机能的逐渐复原,减缓呼吸难受的症状,增进患者的舒适感;通过执行雾化治疗和痰液护理,确保患者呼吸路径畅通无阻,加速呼吸健康的复原进程;通过开展清洁卫生护理,减少口腔感染概率,有效避免复杂并发症的出现[7]。
此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满意度、依从性高,P<0.05;研究组心理状态评分低,P<0.05;护理后,研究组肺功能指标、生存质量评分低,P<0.05。此研究结果显示,对于老年COPD患者实施临床护理措施后,可以明显地提升治疗效果,并显著增进患者的生活品质,优化其肺功能,有助于促进患者的身体恢复[8]。
综上,对老年COPD患者实行临床护理干预措施,能够显著增进患者的生活品质,缓解其呼吸困难情况,使其肺功能指标改善,降低其不良心理状态,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依从性有显著的提升,建议运用。
参考文献:
[1] 张莹英,林艳.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贵州医药,2023,47(1):141-142.
[2] 陈珊.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 国际援助,2023(27):155-157.
[3] 王庆连.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健康之友,2023(14):223-224,227.
[4] 李井素.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 临床护理研究,2023,32(14):121-123.
[5] 周慧瑞. 对于老年慢阻肺患者护理工作中应用临床护理干预的效果[J]. 药店周刊,2022,31(8):153-156.
[6] 张雪伟,木尼热·阿吉艾克拜.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分析[J]. 母婴世界,2022(26):226-228.
[7] 邓国俊.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J]. 糖|尿病之友,2023(4):120-121.
[8] 芦婷婷. 临床护理干预在老年慢阻肺护理工作中的应用效果及对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研究[J]. 临床护理研究,2022,31(21):109-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