肠造口是由于各种原因将肠从腹腔拉到腹壁做造口,从肠造口进行排便,不经过肛门排便[1]。分为临时性造口和永久性造口。临时性造口一般在手术三个月以后就可以考虑做还纳手术恢复正常的排便方式,永久性造口则表示患者需要接受大便永远都要从肚子上排出的现实[2]。肠造口使患者产生恐惧、排斥等负面情绪,使其无法坦然接受,给患者的生理和心理都造成了严重的影响[3]。因此,主要照顾者在这其中扮演了非常重要的角色,能够对患者进行陪伴,对患者饮食起居进行细致照顾,对患者造口袋进行及时更换,并对患者病情状况进行及时观察等,使患者在疾病治疗过程中能够感受到温暖和依靠[4]。因此,主要照顾者应在对患者的病情和肠造口的照顾上具有非常充分的心理准备,针对医护人员对其进行的健康教育进行充分的理解和掌握,从而有效改善主要照顾者的照顾能力和患者的预后。Teach-back健康教育法主要是采用评估、解释、再次评估、再次解释等反复的确认,使主要照顾者能够对健康教育的信息进行全面掌握,加强对患者疾病的管理能力,使患者预后风险有效降低。本文主要对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在老年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的应用效果进行研究分析,现报道如下。
1 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住院的84例老年肠造口患者的主要照顾者(2022年5月~2023年4月),随机分成对照组42例,观察组42例,其中对照组男22例,女20例,平均(75.25±6.42)岁,观察组男25例,女17例,平均(75.01±6.83)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健康教育及护理干预,护理人员应在患者入院后制定相应的健康教育内容,观察组:采用Teach-back健康教育法,成立由护士长、主治医师、伤口造口师、护师等的健康教育小组,通过对文献的查阅以及患者实际病情状况等进行健康教育方案的制定。针对疾病的有关知识、护理方法、Teach-back健康教育法的有关内容、注意事项等对小组成员进行定期的培训、学习和考核。使其对上述内容能够进行熟练的掌握和运用。采用通俗易懂的图文和形象的图片等方式制定肠造口康复知识相关的宣传手册和宣传视频。并在实践的过程中对手册进行不断的完善。研究者对宣传的视频进行录制,其中包含造口袋的更换以及清空等内容。同时依据主要照顾者对于疾病信息的接受程度和理解等,护理人员应在手术前、术后3-5天、出院前的1~2d,采用视频等形式对其进行针对性的健康教育,通过对造口使用物品和更换造口袋的模拟等方式向主要照顾者讲解健康教育的有关内容。同时分为几个阶段进行讲解,每次可讲解2~3个知识点,每次讲解15~20min。具体的实施主要包括:(1)解释阶段。研究人员应按照相关干预的时间节点对健康教育的内容向主要照顾者进行详细的讲解。当内容比较多时,可分几次进行讲述,使主要照顾者能够记忆的更加深刻。(2)评估阶段。研究人员采用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对主要照顾者对所讲解知识的掌握和理解能力进行相应的评估,耐心的对主要照顾者进行提问,使其能够用自己的语言进行复述。其问题主要包括:“我保证我为您讲解的……是对的,您能讲述一下是什么情况吗?”“假如患者向您进行提问您会对此进行怎样的讲述呢”“假如患者出现……状况时,您会进行如何的处理呢?”“您可以对造口袋如何更换进行演示一下吗?”“患者进行出院后,日常的饮食应注意哪些方面呢?”等等。(3)理解阶段。采用开放式的提问的方式,使主要照顾者能够对健康教育的内容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理解,在没有其他问题后,可将本轮干预结束。此阶段提问的方式包括:“您还有什么其他问题吗?”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肠造口健康知识知晓度情况进行对比;对两组造口护理技能进行评估,分数越高表示主要照顾者具备的造口护理技术越好;对两组适应照顾角色、应变及提供协助、处理个人情绪需要、评估家人与社区资源、调整个人及照顾需要等照顾者的能力进行评估,分数越低表示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水平越高;采用造口病人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生活质量进行对比,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 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以P<0.05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主要照顾者肠造口健康知识知晓度
干预后,两组比较(P<0.05),如表1。
2.3两组照顾能力
干预后,两组比较(P<0.05),如表3。
3讨论
肠造口是通过手术的方式将病变的肠管切断,将一段肠管拉出,连接到体表的开口,用于排泄粪便,造口可能是临时性的,也可能是永久性的[5]。肠造口由于排出的粪便,需要患者或家属定期清理清洗或更换造口袋,对患者的心理上产生了较大的打击,使患者出现抵触、焦虑等不良情绪,同时由于肠造口的护理比较复杂,患者无法在短时间内进行快速的适应和进行有效的护理[6]。在患者进行治疗和康复的过程中,主要照顾者的护理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主要照顾者应对照顾能力进行全面的掌握,使其照顾质量有效提升,从而使患者的生活质量得到改善[7]。主要照顾者应对患者的病情状况、心理和生理以及对肠造口的护理等都应进行全面的了解和掌握。但由于主要照顾者对于肠造口都是第一次进行接触,对相关的知识和经验明显不足,护理技能并不完善[8]。大部分的医疗机构对主要照顾者的健康教育和关注度比较欠缺,而大部分主要照顾者对于肠造口的护理、更换等并不熟练,无法对患者肠造口和病情的状况等进行及时的评估,使其无法对患者进行有效的照顾[9]。
Teach-back健康教育法具有操作简单、使用方便、成本低、可行性比较高的优势,在临床中得到广泛的使用。其主要是对主要照顾者的内心感受进行关注,采用针对性的开放互动的形式进行健康教育,使用简单易懂的语言对教育的信息进行耐心的讲解,使用双向的信息进行反馈和传递,使其能够对教育的相关信息进行全面的掌握和理解。Teach-back健康教育法主要采用评估、澄清、再评估、再澄清阶段的方式,使用视屏、图文等方式对教育信息进行讲解,使主要照顾者对肠造口患者的用药、饮食、并发症护理等有关内容进行详细的掌握。通过对实物的展示向主要照顾者讲解造口护理物品的使用、对肠造口更换的过程进行模拟、指导主要照顾者在模拟器具上进行造口袋更换的实际操作和护理等,对主要照顾者对肠造口护理技能的掌握程度进行反复多次的确认,使患者在住院的过程中,主要照顾者能够对造口的状况进行准确独立的观察,并对造口袋的更换和造口护理物品的使用流程进行准确的操作。
综上所述,对老年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采用Teach-back健康教育法,能够提升肠造口健康知识的掌握和照顾能力,有效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但本研究的样本数量比较少,建议相关学者在日后的研究中能够增加研究的样本数量,对主要照顾者和患者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更加深入的探索,从而获得更加准确的研究结果。
【参考文献】
[1]辜甜田,张咏梅,郑喜兰,李晓娟,何金艳.家庭参与式护理在提高老年肠造口患者家属照顾能力中的应用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9,16(34):165-168172.
[2]林雪蓉,郭思思,周丹,邓君,谭勤,关跃丽,雷铖,鞠梅.基于结构式家庭治疗的随访管理在老年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J].重庆医学,2021,50(2):242-246.
[3]楚银萍,王飞杰,王璐等.基于中医理论的管理方案对永久性肠造口老年患者衰弱、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09):129-132.
[4]冀冬梅.基于结构式家庭治疗的随访管理对老年永久性肠造口患者生活质量及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的影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2,42(02):67-69.
[5]何小霞,阳红娟,区瑞莲,严银英.基于形成性评价体系的造口护理工作坊对老年肠造口患者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20,26(12):13-17.
[6]周晓敏,张芹,杨萍,朱守林.同伴支持健康教育对农村老年肠造口患者知信行水平及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J].中国健康教育,2020(4):364-367.
[7]张娜,宋金霞,那娜,等.基于时机理论的延续护理对肠造口患者照顾者的影响研究[ J] .护理管理杂志,2019,19( 12) :849- 853.
[8]张书涵,张银旭,潘泓宇,马晴晴.预防性回肠造口在老年直肠癌患者快速康复外科中的应用[J].实用临床医药杂志,2020,24(13):100-103.
[9]楚银萍,王飞杰,王璐,甄玉玲,戴付敏.基于中医理论的管理方案对永久性肠造口老年患者衰弱、营养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实用中医内科杂志,2022,36(9):129-132.
[10]刘雨微,宁美,于雅枫,房博,李意,侯建文,郎玉玲.Teach-back法对永久性肠造口患者主要照顾者照顾能力的影响[J].牡丹江医学院学报,2021,42(3):98-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