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文化是实现国家发展的根本,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是满足广大群众精神文化需求的重要方式,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十四五”期间,我们应进一步加强基层群众文化建设,深刻反思当前群众文化活动开展过程中存在的不足,加强体制和活动形式的创新,使群众文化活动和广大群众的现实生活具有更紧密的联系,提升群众文化活动的吸引力,发挥群众文化事业的真正价值,提高全民文化素质,实现基层群众文化事业的高质量发展。
1当前乡镇地区群众文化建设面临的几个问题
1.1思想认识不到位
由于部分地方政府过分看重经济利益,导致基层文化建设得不到应有的重视,投入不足、管理不力,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工作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与经济建设同步考核、同步部署、同步检查,从而影响了基层文化建设的发展。然而,由于过分强调文化工作的短期效果,缺乏长期机制的建立,导致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受到了严重影响。
1.2人才支撑不到位
由于缺少足够的财政投入,以及工资待遇、职责和年龄限制,使得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专业人才极度短缺,从而造成了大量的人才外流,这对于推动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构成了一个不可忽视的挑战。因此,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的投入,提高专业的人才素养,以及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的管理,都显得尤为迫切。
1.3活动创新不到位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和文化需求都在不断提升。然而,由于缺乏创新,基层文化建设活动往往停留在书法、文艺表演等传统形式,无法满足人们对高质量文化的需求。因此,我们必须努力推出更多具有创新性的文化活动,让更多的人参与其中,才能真正实现文化建设的重要意义。
2新形势下乡镇群众文化建设发展对策
2.1加强文化设施建设
乡镇地区群众文化在建设过程中,应该以乡村文化站和广播站为重要依托,为乡镇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为农村居民提供合适的场地和必要的文化服务,把多种文化内容普及到农村居民,保证农村居民的群众文化活动高品质的进行。在当前阶段,随着乡村振兴战略的不断深入,尽管在农村区域建立了许多的图书馆文化站和广播站,但各项设施建设并不完善,很多现代化的设备缺乏必要的技术人员操作,导致长期处于闲置状态,不能够充分发挥其应有的文化服务职能,资源浪费较为严重,对群众文化建设工作造成了一定影响。针对这一现象,就要求地方相关部门在加大经费投资的同时,也要注意对各类装备进行后期的管理与维修。乡镇政府在年度的财政预算制定过程中,应当拨出一定的财政经费,加大文化服务设备的购置与维修力度,并配备专门的工作人员,对广播站、文化服务中心、图书馆等基础设备进行维修与维修,保证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转,为乡镇地区的群众文化活动提供必要的场所。
2.2契合基层群众心理开展多元化文化活动
随着文化的发展,基层群众文化中心的服务对象已经从传统的群众文化活动转变为更加贴近基层群众的文化活动。因此,文化活动的组织和安排必须更加符合基层群众的实际需求,以便让他们更加积极地参与到文化活动中来。新时代,基层群众的物质生活水平得到了显著改善,而且随着新媒体的迅速传播,他们的视野也变得更加开阔,他们可以接触到多种多样的文化活动,从而更好地满足自身的需求,促进社区文化的发展。这些文化活动包括舞蹈、乐器、戏剧等,为了更好地满足基层群众的文化需求,基层群众文化工作者应该深入到社区,了解他们的真实情况,并以此为基础,制定出符合他们的文化活动计划。在实践中,我们可以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不同性别、职业和年龄段的群众的喜好,以期更好地推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为了促进基层群众文化的发展,各地应该加强彼此的交流,共享经验,并将资源整合到一起,打造出独具特色的文化品牌,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文化传播循环。
2.3加大资金投入支持
文化经费是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发展的基础支撑,要推动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实现高质量、多元化发展,就必须探索构建新型财政投入机制,不断拓展资金来源渠道,加强经费保障。首先,政府部门应进一步加大对基层群众文化建设的财政支持,合理配置发展资金,建设、完善戏曲音乐室、文化活动室和农家书屋等基层群众文化场所和相关配套设施,提高文化设施的利用率。第二,群众文化主管部门应切实发挥自身的主导职能,在财政预算中设立基层群众文化活动专项资金,将当地重要的文化活动纳入财政预算,积极承担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发展职责。同时,要健全相应的专项资金管理制度,保障资金利用落实到基层。第三,要重视基层群众文化建设资金的筹集,积极调动社会力量参与,减轻政府部门财政压力的同时,为当地群众文化活动开展提供充足的资金支持。政府部门应大力支持鼓励当地企事业单位、个人以资金、服装、道具等方式支持群众文化活动的开展。在此过程中,企业也可以对自身的产品和品牌形象加以宣传,实现共赢发展。
2.4增强农村干部的思想认知
对于部分人员对群众文化建设存在错误思想观念的问题,有关部门应积极开展宣传工作,可以通过广播、短信、公众号等媒介推送群众文化建设的内容与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精神,从而转变农村干部的思想观念,让他们能够真正意识到群众文化建设对于促进当地发展的重要性。只有通过先进文化来教化影响群众,遵循“经济文化一手抓”的发展理念,才能够实现以文化推动经济发展的目标,为农村地区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支持。与此同时,各级文化站也要在文化建设中考虑当地特色文化与农民群众的需求,充分发挥政府宣传的优势,加大对相关文化政策的解读,让所有农民群众都能够意识到文化建设的重要性,并自觉投入到参与和学习中。在农村群众建设和发展过程中,农民群众一直发挥着重要的主体作用,若是他们能够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中,那么就会为群众文化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因此,要注重培养农民群众主动参与的意识。首先,可以大力宣传农村群众文化建设的重要性,激发农民群众对建设群众文化的美好希冀,从而积极主动地参与到文化建设事业中来。其次,可以将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上升到权利和义务的高度,以此来提高农民群众参与文化建设的实效性。最后,对于能够积极主动参与进来的农民群众,可以进行适当的奖励,提高农民群众的荣誉感,使他们能够更加投入的参与其中。
结束语
在当今这个多元文化的时代,为了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生活品质和精神追求,基层群众文化建设必须得到更大的重视。因此,政府应该根据不同地域的特色,加强对基层群众文化的建设和管理,要积极采取更加积极的措施,探索出更多的新模式和新方法,从而促进社会的文明进步。
参考文献
[1]袁森林.浅谈如何发挥乡镇文化站在新农村文化建设中的作用[J].大众文艺:学术版,2021(17):1-2.
[2]马庆.当前农村群众文化发展的困境与出路分析[J].大观:论坛,2021(7):111-112.
[3]孟凡荣.新时期农村基层群众文化建设与管理探索[J].文化产业,2021(13):8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