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
蔡蓁蓁 叶梦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蔡蓁蓁 叶梦,. 社区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 老龄研究进展,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153.
摘要: 评估社区延续护理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干预效果,并探究对血糖控制以及后续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样本归纳时间参考范围2023.1-2023.12,均为社区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老年患者,数量统计68例,在数字表随机指导下拟定2组,即:参照组、研究组,各组患者归纳数量为34例,前者护理以常规护理进行,后者护理以社区延续性护理进行,比对临床指标,即:血糖水平、心理状态、生活质量、依从性、满意度。结果:血糖水平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空腹血糖(6.09±1.23)mmol/L、餐后2h血糖(8.04±2.05)mmol/L均有更低数值(P<0.05)。心理状态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SAS(30.09±3.19)分、SDS(30.12±3.24)分均有偏低数值(P<0.05)。研究组躯体活动(88.61±3.34)分、生理职能(88.68±3.45)分、社会功能(88.74±3.36)分、活力功能(88.85±3.47)分等方面生活质量数值更高(P<0.05)。研究组总依从率97.06%与参照组82.35%相比有更高水平(P<0.05)。研究组总满意率计算为97.06%与参照组79.41%比较有更佳表现(P<0.05)。结论:社区延续护理辅助老年糖尿病患者临床护理工作展开,具有显著的干预效果,对于血糖控制、心理状态改善、后续生活质量提升等方面均产生影响,值得推广。
关键词: 社区延续护理;老年糖尿病;血糖水平;生活质量
DOI:​10.12721/ccn.2024.157153
基金资助:

糖尿病是以高血糖作为主要特点的代谢性疾病类型,其病变发生原因包括生理老化、胰岛素作用缺乏、环境影响、遗传等诸多方面[1]。老年人作为糖尿病的高发群体,由于其身体机能的衰退,疾病发生后不仅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还对其后续生活质量产生较大不良影响,因此需及时治疗,但疾病缺乏完全治愈技术及药物,需终身用药来稳定血糖水平,鉴于患者年龄较大,认知相对匮乏,致使临床连续持续用药的依从性较差,为保证临床治疗有效性,保障患者生命安全,需辅以高效的护理服务,以便于预后状况的积极改善[2]。鉴于此,以68例社区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为分析参数,探究社区延续性护理的运用效果及价值。

1研究背景及方法

1.1背景信息

样本归纳时间参考范围:2023.1-2023.12,来源:社区医院收治的糖尿病老年患者,数量统计:68例,在数字表随机指导下拟定2组,即:参照组、研究组,各组患者归纳数量为34例。组别详情:参照组归纳样本中,男性数量偏多共计18例,其比重计算为52.94%(18/34),女性数量偏少共计16例,求比重计算为47.06%(16/34),统计其年龄于62-83岁范围内,均数求取(72.45±3.39)岁,病程时间统计于3—18年,均数求取(10.58±1.34)年。研究组归纳样本中,男性数量偏多共计19例,其比重计算为55.88%(19/34),女性数量偏少共计15例,求比重计算为44.12%(15/34),统计其年龄于63-84岁范围内,均数求取(73.62±3.38)岁,病程时间统计于4—19年,均数求取(11.51±1.24)年。分析2组基础信息数据差别并不明显,可研究(P>0.05)。

纳入标准:①年龄均大于60岁;②符合糖尿病的相关诊断要求;③有明显的“三多一少”典型症状;④宣教后知悉研究内容,且自愿参与;⑤得到医院相关伦理委员会的审核。

排除标准:①精神或沟通障碍;②心、肝、肾等存在病变;③并发恶性肿瘤;④个人原因退出。

1.2方法

参照组:常规护理,详情:定时监测患者的血糖水平,并予以其常规的知识宣教以及护理干预,如用药指导、饮食指导等。

研究组:社区延续性护理,详情:(1)社区延续护理小组建立。筛选社区医院实践经验丰富且资历水平尚可的工作人员组建护理团队,定期组织其进行学习交流,保证其综合护理能力提升,同时对患者病情状况做以详细分析,以此制定科学的护理方案。(2)定期随访检查。护理人员定期随访患者,并监测其血糖、血压等生理指标,以此及时了解患者的身体状况,发现问题并进行干预措施。同时结合血糖监测来帮助患者科学调整药物剂量,控制血糖水平。(3)用药干预。告知患者遵医用药的重要性,并叮嘱家属监督患者的日常用药,同时宣教药物的正确使用方法、剂量、注意事项等,以此有效降低患者因用药不当而引起的并发症风险。此外,护理人员还应该定期调查患者的用药情况,避免漏服、重复用药等问题的发生。(4)饮食干预。护理人员需根据老年糖尿病患者的个体情况,如饮食习惯、食材偏好等,制定合理的饮食计划,指导患者选择适宜的食物,并注意营养搭配,进而有效控制血糖、控制体重,减少并发症的风险。(5)心理支持。患者因病情、家庭等诸多因素影响,可能存在较明显的焦虑、沮丧、无助等情绪,不仅影响治疗效果,还会降低血糖控制的有效性,因此护理人员需重视患者的心理状态,利用交流、鼓励、安抚等方式,帮助其缓解焦虑、抑郁情绪,提高治疗依从性。同时定期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向患者宣传糖尿病的知识、生活方式的调整等内容,提升患者自我管理能力,降低疾病复发率。

1.3观察指标

1.3.1血糖水平

护理工作展开前后对归纳患者的血糖水平予以测定,指标纳入项有: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就测定值均数比对。

1.3.2心理状态

护理操作实施前后对归纳各组的患者进行心理状态评估,量表分别为:焦虑自评表(SAS)、抑郁自评表(SDS)[3],各量表统计项目20个,分值于0-4分,总参考值区域0-80分,值越高表明患者的焦虑、抑郁症状有更为明显表现,反映其心理状态相对较差。

1.3.3生活质量

对纳入患者展开日常生活质量调查,测评工作选择SF-36[4],纳入测定:躯体活动方面、生理职能方面、社会功能方面、活力功能方面,各项的测定值范围即0-100分,值越高证明样本患者的日常生活质量有着更佳状况。

1.3.4依从性

利用调查问卷随访患者的机体状况,了解临床依从性,包括用药、饮食、生活等,依据0-10分拟定为3个指标,即:不依从、尚且依从、完全依从,各范围值:0—4分、5—7分、8—10分,总依从率=(完全依从数+尚且依从数)/n*100%。

1.3.5满意度

借助自主设计问卷评估临床工作的满意度状况,细分级别为:满意、尚满意、不满意,对应评分即:8—10分、5—7分、0-4分,总满意率的计算结合(满意人数+尚满意人数)/总样本数*100%。

1.4统计学分析

统计软件版本:SPSS27.0,计数:(n/%)、卡方检验,计量(截图1742198353.png)、t检验,判定2组数据差异:P<0.05。

2结果

2.1血糖水平

据表1所示,护理前血糖水平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数值更低(P<0.05)。

截图1742365529.png

2.2心理状态

据表2所示,护理前心理状态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数值偏低(P<0.05)。

截图1742365572.png

2.3生活质量

据表3所示,研究组生活质量数值更高(P<0.05)。

截图1742365601.png

2.4依从性

据表4所示,研究组总依从率高(P<0.05)。

表4:比对依从性[n(%)]

截图1742365631.png

2.5满意度

据表5所示,研究组总满意率高(P<0.05)。

表5:比对满意度[n(%)]

截图1742365642.png

3讨论

老年糖尿病作为相对常见的慢性代谢性疾病,通常发生于45岁及以上的人群中,因老年人身体各器官功能普遍下降,胰腺功能逐渐减退,使得患病风险进一步增加。随着现阶段人口老龄化趋势的日益明显,老年糖尿病的发病率也有着明显增加,给社会和家庭均带来较大的负担[5]。老年糖尿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减少或胰岛素作用障碍,导致血糖不能有效利用而积聚在血液中,同时其发病也与遗传、生活方式、环境因素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临床以多饮、多尿、消瘦、乏力等为典型症状,严重时可出现视力模糊、神志不清等并发症,治疗需终身进行,利用药物来稳定其血糖水平,但因患者年龄较大,临床依从性相对较低,在社区医院的治疗工作中需结合有效的护理措施,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6-7]

临床护理工作开展中,常规护理为常用方式,可确保老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处于正常范围内,减少有关并发症的发生,但常规护理运用中内容趋于标准化,不能充分考虑患者的心理需求,且护理服务缺乏持续性、灵活性,致使效果相比预期目标差距较大[8]。社区延续性护理作为以社区为单位展开的护理指导服务,强调将护理服务延伸至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空间,提供持续的关怀和支持。此护理模式更注重以患者为中心,充分考虑其日常生活和情感需求,为其提供更加贴近患者实际情况的护理服务,从而积极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的生活质量及预后效果[9]。此次结果显示:血糖水平、心理状态护理前无差异(P>0.05),护理后研究组指标值均有更佳水平(P<0.05);生活质量、依从性、满意度指标2组有数据差异,且研究组均有更好的表现(P<0.05),进一步明确社区延续性护理的运用价值。老年糖尿病患者中的应用此护理方式,能有效帮助患者控制血糖水平,减少高血糖和低血糖事件的发生,同时利用饮食、用药、心理等方面的干预指导,可促进患者的生活方式得到调整,更好地管理疾病,提高生活幸福感和自我管理能力。

总之,老年糖尿病患者的护理工作中,以社区延续护理实施效果明显,可借鉴。

参考文献:

[1]刘亚宁.延续性护理对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分析[J].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3,38(10):118-120.

[2]严丽玉,李自吉,洪超.社区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观察[J].黑龙江中医药,2023,52(02):269-271.

[3]王丽.延续性护理干预在社区糖尿病伴高血压老年患者中的应用[J].智慧健康,2021,7(28):153-155.

[4]顾春梅,张建,范铭,等.医院-社区-家庭延续护理对老年2型糖尿病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13):208-209.

[5]窦颖.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社区健康教育的护理干预效果分析[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4):69-71.

[6]刘玉新.延续性护理在社区(农村)老年糖尿病患者中临床疗效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20,23(14):178-180.

[7]任文敏,刘良红,张扬,等.社区延续护理对老年糖尿病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评价[J].中国现代医生,2020,58(06):185-188.

[8]杜华.老年糖尿病患者社区护理干预的效果分析 [J].中国社区医师,2019,35(12):145-146.

[9]康林丽.延续性护理干预应用于老年糖尿病合并高血压患者中的效果分析[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9,(04):164-16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