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财务会计电算化主要关注过去和现在的财务状况,其目的在于确保财务信息的准确性和合规性。相比之下,管理会计电算化着眼于未来,通过提供预测、规划和控制等功能,可帮助管理层制定决策。尽管两者都利用了先进的信息技术,但在工作重点、方法体系和信息载体等方面存在本质的区别。
1.财务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会计电算化的区别
1.1工作重点不同
一般而言,企业财务会计的工作比较集中且复杂,既包括企业固定资产与货币资金的核算,还要对企业税务、贷款等税收业务进行对账监督,向与企业有经济利害关系的团体与个人提供企业的整体经营状况。企业财务会计是企业内各项经济活动数据的采集者,服务的主要目标是向外部提供合法且可靠的企业财务信息。管理会计主要关注企业的内部财务报表与不同部门间的财务对比,分析企业经营过程中遇到的诸多财务问题,并对企业的未来整体发展战略以及对企业在发展中遇到的可能状况进行预测研究。管理会计主要负责认真分析企业财务数据,向企业管理层提供详细的企业财务管理服务与预测。
1.2方法体系不同
企业会计电算化是利用计算机等现代信息技术辅助会计对企业财务进行高效管理。在计算机的帮助下,企业财务会计在日常生产活动中对企业经济活动进行详细核算。财务会计在工作中遵循单一的财务处理准则,处理日常账目,对企业财务进行核算汇总,无法及时对企业生产发展策略进行有效反馈。企业财务会计在实际工作中需严格遵守行业准则,工作中需严格遵守法律法规,执行会计行业的统一标准。管理会计在工作方法上灵活多变,面对不同的财务问题,采取的方法多种多样,更注重数据的综合分析和解释,多采用更为动态和灵活的数据处理方法,如敏捷的数据挖掘技术和实时分析,以适应快速变化的管理需求,这使得其能够提供更广泛的决策支持,包括成本控制、价格策略、预算编制、业绩评估等多个方面,这使得管理会计电算化在支持企业战略和运营决策方面的应用较为深入[1]。
1.3信息载体不同
随着社会的发展,虽然财务会计与管理会计两者都逐渐以计算机为主要工具对企业账务进行管理,但是两者间的信息载体依然存在差异。财务会计在企业日常生产活动中的信息载体大多是具有统一格式的账簿报表系统,在向企业上级与外界汇总的报告中往往形式单一,最终在报表上反映的是企业过去生产中已经产生的各种经济业务。管理会计在实际工作中面对的主要是企业内部各种经济报告,对这些不定期的信息进行筛选与汇总,并利用已有的会计管理资料对企业发展进行预测与规划。管理会计在工作中的报表种类更加丰富,最终表现形式更加灵活。
2.财务会计电算化向管理会计电算化的转型策略
2.1促进会计管理人才转型
改革开放后,在市场经济的大环境影响下,企业往往面临着严苛的竞争与稍纵即逝的机会。为了继续保持企业在本行业中已经占据的份额,进一步体现企业自身的核心竞争力,企业应当积极关注管理会计专业相关人才。不但要在社会上聘用高素质管理会计人才,还要在企业内主动营造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电算化转型的环境,引导财务会计在工作意识上的转型。在企业内为管理会计提供更加适合的计算机平台与交流系统,引入市场上标准化的企业财务管理软件。让企业管理层深刻理解管理会计对企业发展的实际意义,适当设置一些鼓励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考核,并在企业内宣传管理会计在工作上的优势与心得。展示财务会计电算化向管理会计电算化转型的发展前景,提高财务会计主动转型的积极性。
2.2增强各部门间信息沟通
随着企业的发展与扩张,企业下属部门的数量也会同步增加,企业各部门间的职责与权力逐步细化,这使得企业生产管理过程中各部门的沟通与协调复杂程度持续提升,容易导致部门间信息沟通不畅,进而引发资源浪费、项目延误等问题。因此,企业应该加强内部各部门间的交流,让各部门间通力合作,简化部门间财务对账流程。比如可以鼓励管理会计主动与各部门沟通谈判,授权管理会计部门设立一个直属于企业管理层的信息交流平台,以管理会计为主体,尽量减少各部门间的沟通成本,提高部门间财务对账工作的水平,进而更好助力企业健康运营与发展[2]。
2.3健全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制度
企业若想要长久良好发展,健全又合适的企业管理制度往往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尤其是在企业财务会计电算化向管理会计电算化的转型过程中。在完成转型后,企业会计的工作内容与工作重心会发生重大变化,相关的岗位职责权限也随之产生根本性转变。企业在面对财务会计电算化向管理会计电算化的长期转型中,应当基于企业自身的发展现状,逐步构建并完善企业相关的财务管理规则,如清晰透明的财务管理制度、权责分明的实际管理方法、完善的企业内部会计晋升制度等。优化会计电算化的工作流程,定期优化管理会计的计算机管理系统,确保企业管理会计可以用这些软件产生更多实际价值。企业管理层也应当对企业财务信息进行整体把控与监督,进一步对企业内会计档案进行整理与管理,严格遵守不同岗位职责分配制度,区分企业规章制度与企业实际生产活动中的区别。此外,企业在财务会计电算化向管理会计电算化的转型过程中,也要重视企业自身数据的安全与保护,避免企业的重要数据在转型过程中出现泄露、遗失等问题。
2.4关注会计电算化未来发展方向
随着互联网信息技术的不断进步,企业可以及时在市场上找到具有更完备功能的会计管理软件,企业需要对这些能够提高工作效率的软件进行针对性利用,并将其整合到企业风险管理系统中。具体应定期升级维护会计财务系统,采用标准化财务软件提高平台的整体稳定性与可靠性,并关注新一代财务分析软件,明确会计电算化在转型完成后使用软件的重点与难点,进一步增强企业内部各部门间的信息交换质量。多关注不同企业间已有的财务管理经验,对企业的管理会计制度进行进一步完善,引导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的转变。此外,还应简化企业财务管理工作,提高会计电算系统的稳定性,加强管理会计人才的培养水平[3]。
结束语:展望未来,财务会计电算化与管理会计电算化的界限将进一步模糊,两者的融合是大势所趋,企业需要采取积极策略,适应这一变化,以充分利用技术发展带来的机遇。在推进企业财务会计向管理会计转型的过程中,企业既需要维护好自己的内部数据,也要重视国家相关法律法规,并积极运用人工智能、大数据等技术,持续优化财务工作流程,只有这样方可更好在复杂多变的商业环境中保持企业竞争优势。
参考文献:
[1]篯明兴.财务会计电算化向管理会计电算化转型的策略分析[J].财经界,2023,(01):126-128.
[2]焦文燕.财务会计电算化走向管理会计电算化的研究[J].全国流通经济,2021,(02):178-180.
[3]叶钟敏.财务会计电算化向管理会计电算化转型的对策研究[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9,(19):124-125.
作者简介:
高亮(1989.05.02),男,汉族,河南新乡人,本科,会计师,研究方向:会计电算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