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台河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
徐相斌 王建华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徐相斌 王建华,. 七台河市主要农业气象灾害特征分析[J]. 农业研究进展,2024.5. DOI:10.12721/ccn.2024.157048.
摘要: 七台河市气象灾害较多,本文主要分析发生频次较多对农业生产危害较大的旱涝和大风灾害。旱、涝3年左右发生一次,春旱较为严重。大风多发生在春秋季节。
关键词: 大风;旱涝;气象灾害
DOI:10.12721/ccn.2024.157048
基金资助:

1气候基本特征

七台河地处中纬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降水各季分布不均。冬季漫长干燥寒冷,夏季短而温热多雨,春、秋两季气候多变,春季回暖快,风力大而且少雨干旱,秋季降温快,来霜早。历年平均气温为4.5度,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16.6℃,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2.2℃,历年极端最低气温-36.3℃,历年极端最高气温37.4℃。历年平均降水量为571.0毫米,年内分布极不均匀,一月份6.6毫米,占全年降水量0.1%,六至八月降水量占全年降水量的58%,七月份最多116.8毫米,占全年降水量20.4%,雨热同季,昼夜温差大,日照时数2192.7小时,10度活动积温2762℃。

2主要气象灾害及次生灾害

暴雨、暴雪、大风、冰雹、干旱、雷电、寒潮、洪涝、泥石流、城市内涝等。七台河是我省重点泥石流易发区域,也是全国重点的采煤沉陷区之一。茄子河区宏伟镇部分村屯以山地、丘陵地形为主,植被和地质条件差,是我市泥石流主要易发区域。新兴区是我市重点的城市采煤沉陷区和城市内涝区。

3主要农业气象灾害

内涝、持续无有效降水造成的阶段性干旱、强对流天气出现的短时强降水和冰雹、春秋季大风、阶段性的低温冷害、初霜冻对贪青晚熟农作物危害等。本文选取几个典型的每年都发生的气象灾害特征加以分析。

3.1内涝

产生内涝主要有两种:连雨天气和短时强降雨。统计1994-2021年气象资料,降水偏多年份占32%,年最大降水出现在2020年817.2mm。春季降水偏多年份占39%,最大降水量165.1mm,出现在2017年。夏季降水偏多占28%,最大降水量526.1mm,出现在2002年。秋季降水偏多占25%,最大降水量229.5mm,出现在2012年。3年左右出现一次内涝。

暴雨是24小时降雨量大于50mm的天气现象,近十年出现3次,分别是2012年9月18日68.6mm,2016年8月30日51.9mm,2018年8月4日78.9mm。1小时降雨量30mm以上的短时强降雨天气,近十年出现2次,分别是2013年6月30日和2017年8月6日。强降雨天气过程大于80mm,近十年出现6次。我市暴雨发生在6-9月,主要集中在盛夏。我市是低山丘陵地形,暴雨和短时强降雨会造成低洼地内涝、洪涝,山区和半山区易发生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农田容易出现渍涝和冲毁,影响农作物生长,甚至绝产。    

3.2干旱

春旱主要是冬季降雪偏少,随着气温升高,春风又比较大,土壤表层失墒严重,透雨又来得比较晚,就容易造成播种-出苗阶段大面积干旱。春旱对农作物影响比较大。近十年3-11月最长连续无降水日数15天以上有15次,每年都有,最长为47天。主要发生在3-4月,春旱发生几率很高。统计1994-2021年气象资料,降水偏少年份占36%,年最少降水出现在2005年372.2mm。春季降水偏少年份占32%,最小降水量32.4mm,出现在1996年。夏季降水偏少占32%,最小降水量195.2mm,出现在2021年。秋季降水偏少占32%,最小降水量46.9mm,出现在2015年。3年出现一次干旱。    

3.3大风

极大风速≥17.0m/s定义为大风,平均每年出现大风13天,5月和10月是大风分布的两个极值中心,日极大风速曾出现过26.7m/s,相当于10级大风。大风多发生在春秋季,4月和11月最多。7-8级占比84%,9级13%,10级3%。春季大风对水稻育秧棚、蔬菜大棚等设施农业危害较大。秋季大风易造成农作物倒伏等。

随着人类活动增多,工业化进程加快,全球变暖趋势明显,发生春旱几率增加,局地突发对流天气增多,短时强降水增多,气象灾害发生频次增多,灾情加强,对农业生产危害加重,因此很有必要了解认清气象灾害发生规律,加强预测预防,增加粮食产量,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