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法治建设逐步健全,广大人民群众的法律意识日益增强,患者的自我防护能力日益增强。所以,护士必须学习法律,懂得法律,遵守法律。手术室是患者接受医疗救治的一个特别的地方,其护理工作中涉及到的一些法律问题,应该引起广大护士的注意。
1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与增强法律意识的重要性
目前,我国的卫生法规体系正逐渐健全,对护士进行法制教育已成为一门必修课程。例如,利用上午例会、专业进修等时机,为在岗护理人员做一次小型的法制专题讲座。本文主要探讨了手术室护理工作中可能出现的错误、争议及隐患。例如:接驳错误,操作位置错误,在病人体内留下的工具、绷带等。从法律的视角出发,对护理差错和纠纷进行分析,从而让护理人员对学法用法的重要性有更多的了解,同时也让他们知道在新形势下,大家的法律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提升,患者们不但对医疗护理质量、服务态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也在不断地提升他们对医疗消费和自身利益的保护观念。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第4章第26条:“护士的合法权益受到法律的保障,不能受到侵害。”因此,我们在平时的工作中,一方面要使用法律的武器来维护患者的权利,另一方面也要增强自身的保护能力。
2医院护士的法制观念与护士工作质量的关系
2.1医院手术室的法规、操作规范与患者的法制观念
《医院管理条例》、《护士工作规范》是多年的临床实践所形成的一套行之有效的管理办法,是医院管理工作的权威规范,在医院管理工作中应严格遵守。如果发生了医患关系,那么第一个要注意的就是护士有没有按照医嘱去做,那么就要承担相应的责任。新《刑法》第三百三十五条:“因不负责任导致病人死亡或者严重伤害病人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不负责任指的是医护人员在治疗和护理中不遵守法律法规,比如一名医生在治疗和护理中不遵守法律法规,导致将扁桃腺手术病人做成了心脏切除术,而心脏切除术的把病人却做成了扁桃腺手术。这是一个很痛苦的教训,必须经常提醒我们。
2.2消毒隔离制度与法律意识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消毒管理办法》对护理人员在从业过程中应具备相应的消毒常识,要有较强的消毒隔离意识,要有较好的操作规程,符合《消毒管理办法》的要求。对手术室的无菌性操作及无菌性用品的管理非常严格,每日都要进行消毒,确保无菌性用品的保质期。各项消毒、灭菌和监控指标均符合国家卫生部的要求。对于一些特殊的感染性疾病,例如:乙肝表面抗原阳性病人,肺结核病人,艾滋病病人,都要按照传染性疾病的手术来对待,不能有丝毫的疏忽。所用消毒剂种类繁多配方精确。例如:某医院因消毒水浓度过低,导致大量母婴发生感染,不仅要对其进行法律上的补偿,而且对其社会信誉也有一定的影响。
3手术室护理质量管理的违法防范措施
3.1加强专业理论教育,预防手术室内的错误和纠纷
护士的职业操守是护士在工作中必须遵守的行为准则。手术室护士应该拥有自己独特的道德修养和情感,要做到技术娴熟,做事细心,严格遵守规定,严格执行无菌操作,始终坚持“慎独”的原则,注重医护人员之间的团结,将患者的利益看得比什么都重要。这是一种特殊的职业操守,也是一种预防错误和纠纷的重要手段。
3.2严格手术室查对制度,杜绝差错事故
(1)在术前接患者的时候,要仔细检查患者的情况,根据患者的名字,病床号,入院号,性别,年龄,诊断,手术位置,避免出现误诊的情况。做好手术前的准备,做好生化检查,做好皮肤处理等。如有不能做好术前准备,应及时告知所在科室。如果患者在术前出现了皮肤异常,则需要外科医师及病房护士的签字来证实。患者所带的贵重物品,应由患者本人转交至其家人,并请其家人签署收据。手术结束后,在护士长的陪同下,并对科室护士人员说明白,以免引起不必要的麻烦。(2)把术前和术后的东西都列出来。所有的胸腔、腹腔、颅脑等外科手术,都要按照惯例,进行器械清单,并做好记录。主要是由巡回护士、洗手护士在开刀之前进行清点,并在闭合体腔的时候进行数量的统计,以保证身体没有任何异物残留。在医疗纠纷中,有些患者留下了血管夹子、一些患者留下了纱布,有些患者甚至留下了缝线,都是由于未严格遵守检查制度所致。(3)两名医生在手术过程中,严格执行两名护士的核对。在做手术的时候,一定要做好输血、输液、用药等方面的检查。在进行输血的时候,要对输血者和供血者的血型,以及交叉配血试验的结果,要对血液的质量、有效期、血量等进行仔细的检查,要两个人以上一起进行核对,还要认真地填写好自己的输血卡片,还要对输血后的反应进行严密的观察,保证不会出现任何的差错事故。(4)保存手术中留下的样本。术中的病理组织学检查均由消毒后的护理人员保存,术后送至主治医生手中。在手术过程中,如果有摘除的组织,一定要先问医生要不要留下,然后再取走,护士不能自己处置,也不能搞错、丢失,如果有了争执,一定要分清责任。
3.3确保急救设备的完好性达到100%,以保障急诊和重症患者的需求
我们医院的原则是:紧急情况下30分钟就能安排手术,抢救的手术可以立即送到手术室。手术室在人力、手术台和急救用品方面都要时刻准备好,无论在什么时候、什么情况下,都不能对手术患者有丝毫的怠慢,以保证患者的生命安全。不然,就会耽误了抢救的时间,甚至会触犯法律。
3.4.严格执行保护性医疗制度
如果一个人的精神状态不是很好,或者是有一些难治之症的患者,比如癌症患者,在进行手术探查的时候,如果发现患者的病情比较严重,或者是有很大的难度,那么,护士们就应该注意自己的言辞。不能谈论患者的疾病,更不能说出与手术毫无关系的话,否则就会造成患者的反感。保守患者的秘密,尊重患者的个人权利。
新《刑法》、《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等的出台,提高了护士的职业道德,增强了她们的法制观念。护士在工作过程中,若不严格按照规定和程序进行,将会导致护士的工作质量得不到保障,甚至会对患者的人身安全和生命安全带来威胁。因此,每一位护理人员都必须严格遵守规定,在维护患者权益的同时,也要维护自己的权益。遵守法律,努力工作,以促进人们的健康。
参考文献
[1]蒋悦;高秀娟.浅谈精神科护理纠纷原因及处理对策[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20(33)
[2]杜波.从《医疗纠纷预防和处理条例》浅析护理纠纷的防范措施[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20(A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