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短波广播接收信号干扰问题探讨
黄靖玲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靖玲,. 中短波广播接收信号干扰问题探讨[J]. 信号处理与图像分析,2022.11. DOI:10.12721/ccn.2022.157144.
摘要: 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科学技术水平的日益完善,使人民群众越来越注重精神的需求,精神世界的塑造,与此同时也使得文化生活越来越多样化,所以在这样的需求和推动之下,为了得到越来越多听众的认可,广播电台也将目光放到了节目质量的提升上,并希望借助接收质量的提高,信号稳定性的增强,来保证节目实际的播出效果。与此同时,也可以借助于其他媒体技术的高度融合,来更好的助力于我国中短波广播行业的发展,进而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有效解决,来避免外部信号以及无用信号的干扰。基于此,本文以中短波广播接收信号的干扰因素为切入点,来进一步分析提高中短波广播接收信号质量的相关措施,希望能为我国在该领域提供一些有建设性的意见。
关键词: 中短波广播;接收信号;干扰问题;探讨
DOI:10.12721/ccn.2022.157144
基金资助:

前言:对于广播电视节目来说,在接收信号的过程中,一旦出现了干扰问题,就会影响实际的播出质量和效果。而广播节目所传递的信息,就是以声音来获得听众的认可,进而通过声音的传递,使听众能更好地理解相关的信息[1]。特别是在当前的时代背景下,我国的广播行业应在立足于新时代发展特性的基础上,更好地满足社会大众的不同口味,进而通过信号质量的提高,来拉近与人民群众之间的距离。但是在实际的生活中,充斥着各种手机信号及网络信号,而这些无疑会对中短波广播信号的接收产生一定的不利影响,进而在此基础上给广播节目的播出造成了一定的不便,所以广播行业要想能够在这样的大环境下,依然拥有很好的市场,就需要积极解决中短波广播接收信号的干扰问题,进而在科学技术的强大加持下,来更好地丰富人们的业余生活[2-3]

1. 中短波广播接收信号的干扰因素

1.1广播电视混信干扰的干扰频率

在传输中短波广播信号的过程中,会非常容易受到电视信号的干扰,进而在此基础上出现了广播电视混信干扰信号的问题。具体来说,从广播电视混信干扰信号自身来看,其的覆盖率是非常高的,所以不管是中频还是镜像频,以及副波道干扰频,邻近频等频率范围,都可以实现有效覆盖,而这也体现了其分布广的特点。而在上述所说的干扰信号频率中,邻近频的干扰信号是最强的,因为其是在立足于客户端接收机性能以及交调干扰的基础上,所产生的。而除了邻近频以外,镜像频和中频的信号干扰能力也是非常突出的。总体来说,不管是客户端接收机选择性,还是其输入的动态范围,都与广播电视混信干扰信号的频率分布有着较大的关联性。所以对于这一领域来说,只有明确广播电视混信干扰信号所产生的干扰频率范围,才能有效地解决干扰信号的影响。

1.2同频干扰信号

在中短波广播信号传输的过程中,有时还会受到同频信号的干扰,而在其的干扰下,电台的广播信号会无法实现正常接收。现阶段,地波覆盖标准是我国对中波广播频率指配所采取的主要方式。但是由于地球大气层电离层的影响,导致电台广播夜间的接收效果并不好。而在短波广播的信号传输上,自行指配频率是其主要采用的方式,而且也因如此,使得短波广播的信号在实际的传输过程中,更容易受到同频信号的干扰。总体来说,在信号接收的过程中,应积极解决来自电离层的影响,进而借此来确保夜间的信号的接收效果。

1.3混信干扰

对于中短波广播来说,欲由的信号频率是其受到混信干扰以及接收混信干扰时最为突出的表现,而在此过程中既会有差拍声的产生,还会混进一些有干扰台的节目信号,而追根溯源,主要是由于两个发射机载频之间存在差频,从而导致混信干扰问题的产生。

2.提高中短波广播接收信号质量的措施

2.1改善同频干扰对中短波接收带来的影响

要想积极避免中波受到同频信号的干扰,就需要把目光集聚到发射方面上,从而通过对同步广播形式的有效采取,来避免此类问题的发生。具体来说,借助对用中波同步广播的有效利用,可以在相同节目播出的过程中,大幅度降低同频射频的保护率。与此同时,在接收远距离微弱信号时,可以借助定向天线以及在接收机内设置磁性天线的方式,来最大程度地削弱接受过程中同频信号的干扰,以在此基础上确保远距离中波信号的接收质量,进而确保当地中波信号的收听效果。而要想避免短波受到同频信号的干扰,大多数情况下会借助发射机功率,以及定向天线等方式,来得以实现。

2.2对噪音干扰所采取的处理措施

在接收广播信号的过程中,噪音也会对接收效果带来非常不利的影响,甚至在进行短波信号的接收时,噪音干扰会导致节目无法正常收听。而通常情况下,噪音主要分为两大类,一类是人为噪音,另一类则为外部噪声。而人为噪音主要是各种电器设备所发出的噪声,而外部噪声,主要是指雷电这样的自然噪声。我们都知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噪音是无处不在的,是无法彻底的消除的,所以只能借助相关的手段来对其进行实际的限制,进而通过对噪音干扰的积极改善,来确保接收信号的质量。对于人为噪音来说,其最为普遍的形式就是连续性宽频带噪声以及周期性频带噪声等。以周期性频带噪声来说,其所产生的干扰波,会严重影响低频段到高频段中波广播的接受质量。而通常会借助在开关接点两端并联RC 电路的方式,来对所产生脉冲电流进行有效吸收。除此之外,对于高压输电线来说,不管是电晕噪声还是火花的放电噪声,都会带来一定的干扰和影响。特别是中长波接收的过程中会非常容易受到连续性电晕噪声的影响,所以为了避免该现象的发生,就应在选择接收场地时远离高压输电线路。

2.3电波传播干扰的处理

对于中波电波在传输过程中所面对的干扰问题,除了同频台天波信号的干扰以外,还会受到电离层交叉调制的影响。而不管是电离层季节还是太阳黑子活动周期以及昼夜,都会影响短波的稳定性,再加上短波信号,在传播的过程中面对的距离也比较远,因此其受到的干扰情况要更为严重。因此,相关人员还需要对电波传播干扰进行有效处理,进而通过测定工作的有效开展以及对电波传播特性的深入了解,来有效解决电波传播干扰的问题。

2.4改善接收方所带来的干扰

有时在接收机性能指标以及干扰信号强弱等因素的影响下,会给接收方带来一定的干扰问题。而有些时候信号传播的过程中会出现一定的混乱现象,而这种情况的发生很有可能是接收器本身出现了问题,从而导致其不能正常使用。除此之外,如果接收机的电路出现相关的故障,也会增强干扰信号,进而在此基础上使得接收问题的不断出现。所以要想更好地增强接收的实际效果,还需改善接收方所带来的干扰,比如:增加接收机高放电路的动态范围或者借助陷波器来对特定的干扰频率进行滤除。不仅如此,为了避免接收方产生干扰,提高接收的实际效果,还可以通过高频衰减器的安装,来得以实现。

3.结语

综上所述,在科学技术的加持下,可以更好地解决中短波广播在信号接收方面所存在的干扰问题,从而通过对相关问题的深入分析和积极探索,来最大程度地避免干扰问题的产生,以确保信号的接收质量和效果。

参考文献

[1]薛啸.关于中短波广播接收信号干扰问题的探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6(9).

[2]张利娟.中短波广播发射台电磁干扰问题的控制方式解读[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9).

[3]高飞.中短波广播系统中存在的信号接收问题以及改进方法[J].中国新通信,2016(11).

[4]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的应用研究[J]. 马珑宸.  西部广播电视. 2021(13)

[5]论调频广播及中短波广播监测技术的应用[J]. 艾山江·艾合提.  卫星电视与宽带多媒体. 2020(04)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