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实践能有效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和实际应用能力。通过参与地理调查和研究项目,锻炼学生调查设计、数据分析和论证能力,培养其科学思维和独立思考能力。利用多媒体技术和虚拟实境设备学习地理,能为学生提供真实的互动体验,提升学生的观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一、地理实践力的内涵分析
(一)地理调查研究能力
地理调查研究能力,指学生在地理学科学习中能熟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技能,调查和研究地理问题。学生要具备以下技能和能力:熟练掌握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和理论,了解地理学科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能制订科学的调查和研究计划,包括确定研究目的、选择研究方法和工具、设计研究方案等。能运用各种调查和研究方法,包括实地调查、问卷调查、统计分析、图表制作等,收集和整理相关数据和信息。能对收集到的数据和信息进行分析和解释,提出科学的结论和建议,并用图表、报告等形式进行表达。同时,还应具备团队合作和沟通能力,能与学生和教师进行有效的合作和交流,共同完成地理调查和研究任务。
(二)地理问题解决能力
地理问题解决能力,指学生能运用所学地理知识和技能,分析、解决和评价实际生活中的地理问题。学生具体要具备以下几个方面的能力:①获取地理信息的能力。通过地图、卫星图像、统计数据、实地调查等方式获取与地理问题相关的信息。②问题分析能力。学生能从问题的成因、影响、解决方案等方面对相关地理问题进行分析。③综合能力。将获取的地理信息与问题分析相结合,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价,制订出最适合的解决方案。④沟通能力。能有效与他人沟通,表达自己的想法,听取他人的意见和建议。⑤创新能力。具备创新思维和创新能力,能从不同角度思考问题,提出创新性的解决方案。
二、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培养价值分析
短期来看,地理实践力属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体现了高中地理学科育人价值。教师采取有效路径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提升学生高中地理行动意识与行动能力,可使学生依托更加真实的地理情境理解和解决地理问题,同时加强学生综合思维与区域认知,进一步建立人地协调观,使其地理学科核心素养得到进一步发展,促进高中地理学科育人。长期来说,地理实践力是与实践息息相关的一种能力,对学生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的综合实践具有促进意义。教师通过科学施策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提高学生在地理学科进行综合实践的能力,促使学生积累更加丰富的实践经验和方法,可使学生在之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自觉地迁移运用地理实践方法,提高其他方面的综合实践能力。此外,通过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培养,可以使学生在高中时期形成良好实践习惯,发挥习惯持续影响作用,使学生在未来学习和生活中积极实践,实现学以致用。
三、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
(一)教学中融入生活元素
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生活即教育”的理念得到了越来越多教育工作者的关注。知识来源于生活,在教学过程中,高中地理教师要鼓励学生去探索,从而缩短他们与地理知识之间的距离。为此,教师可以将生活元素融入高中地理课堂,通过创造生活化的情境引导学生回顾自己的生活经历,并据此思考如何解决问题,探索事物发展的规律。这种方式不但可以让理解和记忆地理知识变得相对简单,还有利于学生提升地理实践力。
例如,在教授《自然灾害》时,为了让学生对自然灾害形成正确的认识,明白“人类所处的自然环境有时会发生异常变化,并对生命和财产安全构成危害,形成自然灾害”,且“对于多数自然灾害,我们无法阻止其发生,但可以通过防灾减灾手段减轻自然灾害的影响”,将生活元素融入地理教学,引导学生分析生活中的现象解决地理问题,可以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地理知识。教师要积极挖掘生活中的地理元素,以丰富课堂教学内容,帮助学生理解地理知识,构建科学的知识框架,同时有效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和学科核心素养。
(二)利用合理问题培养学生地理实践思维
思维也对学生地理实践力有着促进意义,思维是人用头脑进行逻辑推导的能力和过程,培养学生地理实践思维,就是培养他们用头脑对地理实践活动展开逻辑推导的能力,有助于其发展地理实践力。教师可以在高中地理教学中,利用合理问题培养学生地理实践思维,进而借助思维对学生地理实践力的促进意义,达到培养学生地理实践力的最终目的。那么,如何使问题具有合理性?一方面,教师应在备课时全面评估教材内容和学情;另一方面,教师应建立循序渐进意识,使问题具有递进性。
例如,在讲解《地貌的观察》教学内容时,教师首先可评估教材,找准重点与难点。其次,教师可评估学情,确定学生对本课重点与难点接受程度。最后,教师可基于教材与学情评估成果,以实践为导向,预设简单、一般、复杂三个等级的问题。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序提出问题,引领学生思考,使其地理实践思维得到发展,为进一步培养其地理实践力打下基础。
四、结语
综上所述,地理实践力主要是指学生在学习地理知识时,结合已学知识,领悟地理思想与研究方法,并在此基础上完成各种与地理有关的学习任务的能力。培养学生的地理实践力可以更好地提高学生的地理综合素养,但是在一些高中地理教师的课堂上,实践活动只是起到辅助作用,学生对地理知识的理解和记忆并不深刻,他们不能很好地掌握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知识,教师应当致力创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组织更加丰富、多元的地理实践活动,让学生拥有良好的学习体验,更好地发展各方面能力。
参考文献:
[1]李星明.高中地理核心素养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研究[J].文渊(高中版),2020(10):636
[2]周怡.高中地理实践力培养路径[J].中学政史地(高中文综),2022(10):67.
[3]吴天奎.高中地理教学中地理实践力的培养策略探究[J].高考,2022(34):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