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
项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项丹,. 小学语文情境教学模式的创新与实践[J]. 教师教育与创新,2024.7. DOI:10.12721/ccn.2024.157403.
摘要: 新课标为小学语文教学指明方向,强调核心素养培育。教师需导之以行,激其志趣,更需洞悉学情。课堂上,教师应巧借生活点滴,创设生动情境,激发学生探索欲,促其主动学习。同时,融合智慧教学工具,营造真实学习场景,丰富情感体验,让学生成为课堂真正的主角,共绘语文学习新篇章。
关键词: 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情境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4.157403
基金资助:

语文,教育之基,新课标引领变革风潮。教师们勇立潮头,革新教学策略,拥抱新观念,匠心独运于多元趣味教学之中。情境教学法如春风化雨,让学生身临其境,文字间抽象概念跃然心上,学习之路因之而平坦宽广。此法不仅激活了课堂,更点燃了学生求知的火焰,主动学习蔚然成风,教学质量显著提升,共绘教育新篇章。

一、情境教学的内涵

情境教学,作为一种创新的教学策略,深植于现代教学活动之中。在这一模式下,教师秉持“学生为中心”的核心理念,巧妙运用多样化手段,构建出一系列蕴含丰富情感色彩的情境场景。这些情境不仅为学生搭建了连接知识与情感的桥梁,更让他们在身临其境的体验中,获得深刻的情感体验、启迪思考与扎实的知识积累,极大地丰富了他们的学习体验。创设情境,作为情境教学的灵魂与基石,是教学活动设计与实施的出发点与归宿。它要求教师根据教学目标,精心打造既贴近学生生活又富含教育意义的环境氛围,如模拟的人际互动、启迪思考的探究空间、沉浸式的阅读天地以及活泼生动的活动场景等。这些具象化的情境,不仅使抽象的知识概念变得直观易懂,更激发了学生内在的学习动力,促使他们从被动接受转变为主动探索。通过情境教学,教师不仅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认知能力,帮助他们在具体的情境中深化理解、巩固记忆,还能促进他们知识体系的系统建构与拓展。更为重要的是,这一过程还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育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使他们在掌握知识的同时,学会思考、学会创新、学会合作,为终身发展奠定坚实的基础。因此,情境教学不仅是教学方法的革新,更是教育理念的飞跃,它引领着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与教育目标的深度实现。

二、小学语文情境教学策略

(一)聚焦自然之境,构建生活化教学情境

部编版小学语文教材以其丰富的人文底蕴、艺术熏陶、科技探索、自然之美及历史传承,为学生构建了一个多元而复杂的知识世界。然而,鉴于学生个体间学习经验与生活阅历的差异,他们在语文学习过程中难免会遇到挑战。为此,教师在阅读教学、写作教学与识字教学中,应敏锐捕捉学生生活经验的闪光点,巧妙融入生活情境,让学生在真实感悟中提升观察力与思考力。鼓励学生亲近自然,成为教师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积累素材的重要途径。正如王国礼先生所言,观察是认知世界的钥匙,对小学生观察能力的培养尤为关键。教师可预先设定观察任务,如在学习三年级下册《荷花》一课时,先让学生走进自然,亲身体验荷花的芬芳、色彩与形态之美,并记录下所见所感。课堂上,通过对比课文中的细腻描绘,引导学生分析语言之美,同时激发学生的创造力,鼓励他们运用拟人、比喻等修辞手法,分享自己观察到的独特荷花景象。这样的互动不仅加深了学生对课文的理解,更激发了他们的想象力与表达能力,使他们在想象情境中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更深层次的体验与成长。

(二)深挖教材内容,创设趣味盎然的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教学的广阔舞台上,构建生动有趣、多元融合的教学情境,是教师激发学生兴趣、深化知识理解的关键。依据教学主题、教材内容与既定目标,教师应匠心独运,设计一系列趣味横生、贴近学生生活的教学情境。这些情境如同桥梁,连接着抽象知识与学生的情感世界,让语言学习变得亲切而生动。问题情境,以其独特的魅力,激发学生的探索欲和求知欲,引导他们主动思考,深入文本。而游戏情境,则以其活泼的形式,为课堂增添无限乐趣,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集中注意力,积极参与学习过程。选择合适的情境,如同点亮一盏明灯,照亮学生求知的道路,帮助他们更精准地把握知识的精髓。

对于记叙文教学,尤其是虚构类作品,如部编版三年级上册的《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教师可以通过创设悬疑情境,激发学生的好奇心与想象力。利用胡萝卜卡片这一创意教具,教师巧妙地将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比作风筝线、晾晒尿片的绳索等,不仅形象生动,更激发了学生的无限遐想。随后,通过提出问题“胡萝卜的胡须还能是别的东西吗?”引导学生展开想象,参与互动,将更多富有创意的比喻“粘贴”在胡萝卜先生的长胡子上。这样的教学方式,不仅使课堂氛围活跃起来,更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深刻理解文本,拓宽思维边界。

(三)实物融入课堂,打造直观教学情境

在小学语文课堂上,实物演示成为了一种高效的教学策略,它能够直观地将课文内容展现在学生眼前,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并提升了课堂的教学效率。

以部编版一年级上册《乌鸦喝水》为例,教师巧妙地运用实物创设情境,将抽象的故事情节变得生动具体。教学伊始,教师以启发式问题或生动的乌鸦口渴场景引入,迅速吸引学生的注意力。随后,通过模拟课文场景,利用小瓶、纸板乌鸦嘴模型及小石子等实物,生动再现了乌鸦喝水的全过程。学生们亲眼目睹水位随石子增加而上升,直至乌鸦成功喝到水,这一过程不仅让他们深刻理解了课文的中心思想,还激发了他们探索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实物演示的方式,让学习变得有趣而直观,学生在参与和观察中深化了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同时也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力。更重要的是,这种教学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促使他们更加主动地投入到课堂学习中,为实现课程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时也促进了学生身心的健康发展。

三、结语

新课标下,小学语文情境教学需紧扣学生学情与需求,创新模式,强化互动学习与实践,以全面培养学生语言能力、思维、文化理解与创造力。探索情境教学的创新对策,对提升教学质量、促进学生核心素养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值得深入研究和推广。

参考文献:

[1]李美玲.用“情境”点亮低年级小学语文课堂[J].小学生(中旬刊),2023(12).

[2]苏丹.简析情境教学法在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应用策略[J].天天爱科学(教育前沿),
2023(1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