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新教育背景下,教育教学已从单纯的知识传授转向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重视。因此,在小学数学教育中,要重视对学生的创造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让他们拥有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为他们今后的学习和发展奠定良好的基础。小学数学教师要不断地更新自己的教育观念,采取更先进的教学方式和方式,营造出一种活跃、开放的课堂气氛,让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思维能力得到充分的发挥。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引导学生从多个角度、多个层面去探索数学知识,鼓励他们提出自己的疑问并进行思考,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创新思维,进而提升小学生数学学习的质量和效果。
一、数学创新思维的内涵
数学创新思维能够帮助人们在已有的知识和理论基础上,发现新的数学问题、新的数学方法和新的数学结论。这种发现可以挑战现有的认知,为数学领域带来新的突破。数学创新思维鼓励人们从不同的角度、层面和维度去审视数学问题,从而提出新的见解和解决方案。这些新见解可能改变人们对数学问题的认识,推动数学理论的发展。数学创新思维有助于发掘数学对象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通过揭示这些新规律,数学家可以更好地理解数学现象,为数学研究和应用提供新的理论依据。数学创新思维体现在创新性地解决数学问题的方式上。人们可以通过发明新的数学方法和技术来解决久悬未决的数学难题,从而为数学领域带来新的研究方法和手段。数学创新思维有助于构建全新的数学理论体系。这些新理论可以丰富数学的内涵,拓展数学的应用领域,并为其他学科的发展提供理论支持。数学创新思维关注如何运用数学知识和方法解决现实生活中的新问题。这有助于数学在实际应用中发挥更大的作用,为社会发展和科技进步做出贡献。
二、培养学生数学创新思维的有效策略
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有一定的技巧。数学教师在课堂要根据教学需要,善于灵活应用教学方式,不断创新。
(一)设置问题情境,激发思维的灵活性
有兴趣的问题往往更能引发学生的思考。教师在教学时,对于枯燥的数学问题,要精心设计,力求形象生动。或是创设有趣的情境,或是设置悬念,或是联系学生们感兴趣的问题,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通过问题的设置,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活学生思维,使学生的思维更加灵动。不同的问题促使学生打破固化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培养了学生自主思考、主动探究、发现并解决问题的能力。经常这样训练,能激发学生思维的灵活性,不断调整思路,对待不同的问题。
(二)设置隐含条件,关注遗漏细节,培养数学思维的严谨性
数学语言的严谨性是数学学科严谨性的重要体现。解决数学问题,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和严密的数学思维。解读数学问题要把握关键的字句,还要从整体上分析题目给定的条件和需要解决的问题,从已知的条件和所求的问题之间找到联系。尤其要关注题目中隐含的条件,关注题目中的细节问题。学生读题细心,思维缜密,问题思考得全面、通透,解决起来就更加容易。
(三)设置生活化的问题,探讨数学思维的深刻性
数学问题的生活化是当下比较时髦的话题。用所学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问题,体现数学的实用性、工具性,是数学学科的价值得以体现。数学思维的深刻性是和直观性相对的。数学思维是抽象思维,同时又具有严密的逻辑性和思想的深刻性。教师在教学中,要在书本知识和生活之间架起桥梁,寻找联系点和契合点,把晦涩的、深刻的数学问题形象化、生活化。教师在思维广度和深度上对学生进行综合训练,提升学生看待问题的能力。教师要培养小学生从多角度思考问题,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要拓宽学生的思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学生思维想象,使他们更具有“战斗力”。在教学中,教师鼓励学生尝试用不同的方法作答,并说出自己的思路,让学生真正意义上理解问题,做到思路明晰,思维畅通。
(四)独立思考,另辟蹊径,倡导批判精神
学生独立思考,解决问题,是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体现;学生另辟蹊径,思考问题,寻找解决方案,是学生体现思维个性、善于思考、不盲从的表现。教师在教学时要尊重学生的每一个有价值的提问,引导学生理性思考。要求学生大胆尝试,善于提出不同问题,敢于批判。例如教师要改变观念,打破师道尊严的格局,在探索数学规律时,追求形式和结构上的美感。这种美感包括简单美、对称美等。数学家在研究过程中,会努力寻找具有美感的数学模型和解决方案。
(五)用实践操作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能力
实践是创新的源头。通过丰富的实践,创新更有活力。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尽可能多地安排一些实践活动,让学生通过动手操作产生学习兴趣,保持专注力,获取知识,获得灵感。创新意识有所加强,创新能力会不断提升,解决问题的能力在不断加强。
(六)善于分析、归纳,收获创新成果
学生有了创新意识还不够,还要学会分析,善于归纳,把平时积累的经验总结,收获创新成果。学生在总结的过程中也许会发现先前的错误之处,也许会又有新发现、新的创新。在掌握了切割、增补的方法后,我们根据长方形面积公式推导出三角形面积计算公式、梯形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同样我们还可以根据长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推导出圆面积计算公式。通过分析,透彻地理解公式的计算依据,也有助于学生更牢固地识记、运用、创新。
三、结语
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需要不断学习和提升,创新教学方法,拓展教学思路,从多个角度和层面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使思维活力持续迸发,创新能力得到有效培养。在新课程的环境下,教师要将创新思维能力作为对小学生进行培养的重点,让学生能够自主学习,激发学生的潜能,从根本上让学生的数学素养和思维能力发生变化。
参考文献:
[1]朱韩英,朱海军.新课程背景下培养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策略[J].才智,2019(2).
[2]黄海娇.小学数学教学如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J].新课程,2020(16):191.
[3]苏莉宁.新课程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及提高[J].数学学习与研究,2018(10):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