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田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研究
潘雪梅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潘雪梅,. 农田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推广应用研究[J]. 中国机械研究,2025.3. DOI:10.12721/ccn.2025.160735.
摘要: 白色污染治理要大力推广机械化作业,提高作业效率,降低生产成本,坚持绿色发展理念,避免造成新的污染和后患,做好残膜回收和再利用,持续改善残膜污染情况,开展机械化、专业化回收的根本出路。为此,本文针对农田残留地膜对新疆环境造成的严重污染,重点介绍新疆残留地膜回收机械研发生产与示范推广情况,分析残地膜回收机械化技术现状和推广应用中的有效对策。
关键词: 农田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推广
DOI:10.12721/ccn.2025.160735
基金资助:

引言:地膜覆盖技术具有增温保墒护根、防冻保湿、调节光照和抑制杂草生长的作用。在农业生产中能显著降低人工成本,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20世纪80年代以后,新疆开始在玉米、打瓜和葫芦种植上大范围推广使用地膜覆盖技术,昌吉州从90年代开始推广应用该项技术,经过几十年的推广运用覆膜播种技术迅速被大多数农民所掌握,并大面积应用。昌吉地区成为使用面积最大、作物品种最多、地膜使用量最多和普及率最高的地区。

1、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的形成与发展

早期的残膜回收主要是靠人工捡拾来实现,传统的人工收膜方式费时费力,要经过用镐头起茬,用耙子搂膜搂茬、集垄、清除等多道工序,劳动强度大、残膜回收率低。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是针对覆膜栽培技术而发展起来的一项配套技术。机械回收残膜可一次完成多项作业,提高劳动生产率和残膜回收率;减少残膜对土壤结构、作物生长发育所造成的不良影响;提高作物单产,保护生态环境,增加农民收入。国家为治理农田“白色污染”,将机械化残膜回收列入“九五”期间农业适用机械化技术攻关项目。

经过一批大专院校、科研院所和农机企业多年的研发,已经形成成熟技术及机具,在新疆得到引进示范推广应用,为解决农田“白色污染”问题提供技术保障。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其关键是在研究不同作物、不同栽培模式、不同土壤类型、不同时期的残膜回收工艺基础上,重点解决农作物种植的残膜回收工艺,包括:膜与土分离、降低伤苗率及播前、收获后残膜回收工艺、茎杆处理等关键技术问题,从而形成发展为成熟的适用技术。

2、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的实际应用

2.11800A1型残膜回收作业机

该机由新疆农科院农机化所研制生产。该产品具有秸秆粉碎后抛送还田、松土、挑膜、脱膜和集膜等功能,同时实现“膜秆分离”与“膜土分离”。机具工作效率高、残膜回收率高,回收当年覆膜总量的87%,可实现残膜的循环利用。一次性完成秸秆粉碎还田、残膜回收等作业,减少机具作业次数和作业费用,达到棉田净土的要求,有效治理土壤的白色污染问题。经过30多年的研究、试验和改进,产品技术逐渐成熟可靠,获8项国家专利,产品技术荣获2010年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科技进步一等奖。产品已进入自治区、兵团系统政府农机购置补贴目录,在全疆各地示范、推广,并远销其他省区。

2.2JMS-2.0型残地膜回收机

该机由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石河子科神股份有限公司研制生产。该产品具有作物收获后一次完成残地膜回收和秸秆粉碎还田两道作业。该机具实现了地膜拣拾装箱和秸秆粉碎还田的长距离联合作业,一次可连续作业0.67hm2以上,可保证地头定点卸膜,简便快速。减少了很多非作业时间,工作效率有保障,在1hm2/h以上。回收率高,使用可靠,采用了发明的直线型弹齿链耙式残膜拣拾机构交错排序进口材料制作的专用残膜拣拾弹齿,残膜回收率在85.9%以上,可靠性高,维护保养便捷。

2.34CM-2.3型多功能残膜回收机

该机由喀什富农农机技术开发有限公司研制生产,适用于玉米、打瓜和葫芦等农田残膜回收作业,可在犁地前或犁地后进行残膜回收作业。通过独特设计的运动部件将废旧地膜中的杂物分离干净,有效降低回收的废旧地膜含杂率、含土率,对废旧地膜收购和加工再生企业创造了有利条件[1]

2.4玉米、打瓜和葫芦残膜打包回收机

该机由福建永顺机械有限公司与新疆天润丰科技发展有限责任公司共同研制开发生产,2019年11月,第七代机型“残膜回收清选打包联合作业机”集秸秆拔除、秸秆粉碎还田、残膜揭膜回收清选和残膜压捆裹膜打包一次完成,作业效果、效率均表现优良。

3、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的推广措施

3.1加大机械研发力度

加大对新型残膜回收机械研发力度,鼓励残膜回收机械的研发,加强兵地融合,联合攻关,起点要高,针对当年新铺地膜的残膜回收,新型残膜回收机具应达到适用性强、回收率高、作业效率高、地膜与杂物有效分离、并能把回收的残膜打成捆,便于运输和储存的要求,有利于秋后残膜回收工作的评估和回收的残膜再利用。另外,农机部门要坚持以技术支撑为动力,按照“减量化、资源化再利用”的循环经济理念,进一步加大新型回收机械的研发力度,筛选并推广适合新疆使用的新型回收残膜再利用机械,在全区强力推进机械化回收残膜,实现循环农业模式下的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再利用[2]

3.2示范推广机械化回收

示范推广机械化回收。建议地方政府对于采用残膜回收作业的农户要优先给予作业补贴,对于承担了国家农业清洁生产示范项目的县(市)自治区财政专项资金给予项目资金补贴,全面推广废旧标准膜机械回收工作。推广部门作为架起农机户与企业桥梁作用的中介机构,规划和建立区、地、县三级标准膜使用与残膜回收示范区,辐射带动周边区域,积极组织召开各级残膜回收机具示范推广现场演示会、经验交流会及技术培训等。充分利用各类新闻媒体,向社会各界和农民大力宣传推介先进实用的残膜回收机型,为研发和生产适应标准膜回收的残膜机企业搭建宣传平台[3]

3.3开展机械研发联合攻关

开展机械研发联合攻关。由农机部门牵头,联合农机科研部门、各地农机合作社开展科研攻关,根据各地不同作物类型、土壤特点、耕作习惯和气候差异等,尽快研制定型一批能实现膜秆有效分离、残膜打包打捆等经济实用机械。研发适用于南北疆10~30cm不同耕作环境的残膜回收机械。发布一批回收率高、作业效率高、故障率低、价格适中、技术成熟和广大群众认可的地膜回收机械。各级政府加大资金和政策扶持力度,促进农用地膜无害化处理技术研发。首先,加快研制推广可降解农用地膜,提高可降解农用地膜性能,使其能够满足农业生产要求,减少农田残膜对环境和生态的污染。其次,在避免二次污染的前提下,加大农田残膜回收再利用的技术研发力度,提高农田残膜回收利用的经济价值,拓宽回收利用领域,同时加快推进农田残膜回收利用体系建设,采用“政府倡导和补贴扶持,龙头企业带动,农民积极参与,市场规范化运作”的发展模式,加快推动促进农田残膜循环再利用。

3.4加强站企合作

加强站企合作需要各级农机推广机构深入农村一线,向农机手、合作社、服务组织,甚至是农民了解市场需求,向基层农机推广人员(机构)了解技术需求,广泛开展调研,将农业生产需求、市场需求、技术需求及时反馈给企业,为企业研发提供基础数据支撑,促进机具研发和改进,提高适应性。同时,建议由有基础的农机合作社或企业牵头,以提高地膜回收洁净度、提高作业效率等为突破方向,联合科研机构、农机推广部门开展机械研发攻关,加快回收机械研发和改进速度,筛选并发布适合新疆不同地域特点和不同农作物种植模式的废旧地膜回收机械,加快推广应用。另外,加大对种植大户和新型农业合作组织购置废旧地膜回收机械设备的补贴力度,对机械的作业费给予补贴,支持研发企业不断改进作业效率和回收率,不断降低回收成本,提高废旧地膜回收效率。

结语:总而言之,在农业结构调整的大环境下,为保护农田土壤,实现地膜覆盖技术条件下土壤的良性循环,为更大范围推广使用覆膜栽培技术提供广阔的空间,促进农业的可持续发展。我们农机部门和制造企业应该积极和农业部门配合,尽快研制开发利于大农业发展和需要的农业机械,满足对废旧地膜回收的要求,在现有技术环境下,发展以机械化回收为主、辅以人工捡拾是治理农田废旧地膜污染的趋势,完成大面积残膜的回收任务。

参考文献:

[1]万尹妍.农田残膜回收机械化技术推广难点及应用发展研究[J].河北农机,2023,(19):43-45.

[2]热比亚·艾米都.伊州区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应用与推广[J].农机使用与维修,2021,(04):75-76.

[3]马占新,高云亮.新疆昌吉地区农田残膜机械化回收技术应用与推广[J].农业机械,2021,(02):103-10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