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新形势下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
张纯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纯,. 关于新形势下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思考[J]. 医学研究前沿,2024.12. DOI:10.12721/ccn.2024.157114.
摘要:
互联网时代,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快速发展,并被广泛应用于各个行业领域中,有力推动了社会的发展。面对新的发展形势,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应充分认识到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对新形势下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深度的思考研究,改变工作方法,才能充分保障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和效率。本文对新形势下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 信息化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
DOI:10.12721/ccn.2024.157114
基金资助:

医疗事业单位是国家设立的公共事业单位,有着公益属性,加强医疗事业单位建设,才能为人民提供更好的医疗卫生服务。在医疗事业单位建设中,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是其中的重要工作内容,也是判断医疗事业单位运行是否良好的重要指标。在新的发展时期,医疗事业单位还需积极适应时代发展变化,加强医疗事业单位信息化建设,不断通过改革、创新优化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高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才能为社会公众提供更好的医疗服务,进而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1、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特征

1.1复杂性

医疗事业单位有着鲜明的国家隶属性,有着明显的公益性特征,这对医疗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让医疗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也更加复杂、严谨,具体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涉及到多种内容,不仅包括常规的履历、鉴定、考察等资料,医疗事业单位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还要加强内部人事变动、工作纪要等内容管理,如果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复杂性缺乏深刻的认知,实际工作中就很容易出现资料遗漏、书写不规范、存档不完整等多种问题。

1.2系统性

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系统性是其较为突出的属性,这一属性并不会受到医疗事业单位的规模大小、内部组织、管理质量等因素的影响,需要按照相关管理规定,系统性的开展人事档案资料保管、维护等管理工作,且在具体的管理共工作中,需要重点关注医疗事业单位相关资料的完整归档、档案资料分类标准设计、档案移交时间和方式等多种问题,并要充分认识到不同工作之间存在的系统性联系,才能正确认识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进而保证相关工作的顺利进行。如果在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工作流程、执行标准、落实方法设计不够合理,不仅会影响某一环节工作质量,还可能对相应环节的上游、下游管理环节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严重降低整体工作效率。因此,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一定要深刻认识到其内在的系统性、复杂性特征,不能关注局部的工作要求,需要从整体才能拿出发,科学设计管理制度,规范工作流程,保证各项工作有序推进。

1.3信息化

新形势下,信息化技术快速发展,相比传统的人工管理方式,在档案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手段,可以有效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效率和质量,并减少人力、物力消耗,办公自动化、无纸化已经成为各个行业领域的发展趋势,档案管理工作也逐渐加强了对信息化技术的应用。通过引入信息化技术,档案不仅局限于“纸质”形式,同时,电子化档案管理平台的发展中,档案资料的调用读取更加方便,逐渐形成了“机读”的信息化模式。因此,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中,信息化发展成为必然的趋势,相关管理人员可以借助信息化技术,提高管理工作效率,且电子化的档案管理平台还能为检索者、利用者提供更加真实、完整的档案资料,帮助相关人员做出更加准确的判断和决策。

2、新形势下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研究

2.1转变传统的工作理念

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需加强专业知识学习,提升专业素养,面对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发展现状,还应树立新的方案管理工作意识。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的管理者则应当发挥领导带头作用,积极转变工作思路,比如利用通讯视频会议等方式,采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工作方法,宣讲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意义,强化档案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并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带领工作人员学习档案管理专业相关法律法规[1]。对于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人员,不仅要关注自身工作内容,还应从整体的高度审视工作,充分了解相关工作条例与细节要求,不断加深自身对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认知,在工作中积极创新工作方式,以提升人事档案管理工作质量。

2.2促进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

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改革是必然趋势,在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中,医疗事业单位可以引进互联网、大数据、云计算等多种先进技术,结合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实际,开发符合实际应用要求的信息化管理系统,才能更好的发挥信息化技术作用[2]。同时,在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改革中,还应建立完善的数据库体系,实现纸质文件与电子文件的同步存储、共享,也能进一步加深对相关档案资料的开发与利用,进而为医疗事业单位内部的人才选拔、日常考核、薪酬管理等各项工作提供有力的数据支持。此外,为保证人事档案中相关数据信息的安全性,信息化建设中还需采用安全稳定性高的信息化硬件设备,并配备相应的网络安全防御系统,根据不同级别设置查询权限,做好数据信息的保密工作。在人事档案的信息化管理中,一定要重点加强网络安全保障,对访问、传输和存储进行全过程监测,避免发生网络黑客盗窃或病毒攻击事件。

2.3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

在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的信息化假设中,面对信息化改革创新,还需深入研究信息化管理要求,改变传统的管理机制,明确新的管理目标,构建科学、合理的信息化管理机制,确定相关部门的具体职责和权利,保证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流程的规范性,才能保障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更加高效的开展。信息化管理机制的建立需要有完善的基础设施支撑,医疗事业单位应加强先进计算机设备和档案管理软件系统建设,提高软硬件配置水平,并要做好网络安全防护工作,以保证档案资料安全[3]。人事档案管理人员还应加强与网络技术人员的沟通交流,对信息化系统程序进行合理的设计,提升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建设水平。此外,医疗事业单位还需构建合理的绩效考核制度,采取严格的奖惩机制,充分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通过强化监督管理,进一步规范和约束档案管理人员的工作方式,让员工充分认识到自身工作的重要性,才能保障工作效果。

2.4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专业队伍建设

高质量的人才是保障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高效开展的关键,因此,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中,还需加强人事档案管理专业队伍建设,引入更多高水平的专业人才,为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提供充足的人才支持。医疗事业单位应积极引进专业对口人才,或者采取“内部竞聘”方式,挖掘优秀管理人才,以更好的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积极性。同时,医疗事业单位还应提供一定的培训机会,可以定期邀请专家、资深人士举办讲座,或者组织档案管理人员参与各类学习交流活动,督促档案管理人员主动学习和了解专业档案管理知识,才能更好的应对档案管理工作要求。

3、结语

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信息化发展是必然趋势,面对新的发展形势,还需进一步加强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思考研究。在档案管理中,相关人员应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医疗事业单位则需要推动人事档案管理信息化改革,并要建立健全信息化管理机制,加强专业人才队伍建设,才能有效提升医疗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水平。

参考文献:

[1]马宏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优化对策[J].知识经济,2023(1):123-125.

[2]杨春.医疗卫生事业单位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对策分析[J].人才资源开发,2022(20):39-41.

[3]韩婧.新时期下如何做好医院人事档案管理工作[J].中文信息,2022(8):106-10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