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锻炼的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
潘文颖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潘文颖,. 早期康复锻炼的社区护理干预对老年脑梗死患者的影响效果观察[J]. 现代康复医学,2023.7. DOI:10.12721/ccn.2023.157062.
摘要:
目的:分析老年脑梗死患者当中采取早期康复锻炼的应用价值。方法:从本医院当中选取老年脑梗死患者70例,抽签法分组分为考察组、参比组,考察组采取早期康复锻炼的社区护理干预,参比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结果:考察组护理满意度相比于参比组更高,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护理前,两组患者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对比,差异性小(P>0.05),护理后,考察组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对比参比组更高,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结论:老年脑梗死患者采取早期康复锻炼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显著,可提高患者的自理能力。
关键词: 社区护理干预认知功能老年脑梗死早期康复锻炼
DOI:10.12721/ccn.2023.157062
基金资助:

脑梗死属于临床相对常见的疾病类型,一般在老年人中发生频率较高,此疾病产生一般为受到多类因素影响,诱发脑部血液循环障碍,使脑组织产生局限性坏死、缺血以及缺氧等情况,诱发患者神经功能受到损害[1]。如产生失语、偏瘫、认知障碍等后遗症,康复属于被国际公认的可提高脑血管病整体治疗效果的办法。大部分患者经过治疗后能够有效存活,但也会遗留相应的功能障碍。例如,语言障碍、肢体功能障碍等,影响患者的身心健康及日常生活。本次针对于我院老年脑梗死患者护理过程中采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的临床价值进行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院内当中2022.1-2023.2期间治疗的老年脑梗死患者70例,采取抽签法分组,每组35例。纳入标准:符合老年脑梗死疾病诊断标准者;排除标准:合并机体代谢系统疾病及语言听力障碍者。参比组:男患者入组20例,女患者共计15例,年龄68-89岁,平均年龄77.92±1.41岁;考察组,男患者入组共21例,女患者共计14例,年龄69-89岁,平均为77.88±1.46岁,分析两组患者基础资料,两组结果比较P>0.05,则分组可行。

1.2方法

参比组采用常规护理,依据主治医师要求向患者提供相关护理内容,并为其进行病情监测,如发现患者产生异常表现应及时向医师告知,协助医生结合处理。定期打开房内窗户通风,并为患者提供良好的治疗环境,为患者及家属进行相关治疗,对其结合疾病知识普及,使其配合度、依从性提高。考察组采取早期康复护理:①与患者主动沟通,表达内心想法及问题,为其结合相应处理,提供问题疏导,给予患者适当安慰及鼓励,使其了解到不良情绪对于疾病恢复产生的影响。并能够采取乐观积极的态度面对治疗,同时,与家属进行沟通,使家属能够对患者表达关心,为其提供家庭温暖,了解家庭支持对于患者的重要意义。②鼓励患者积极参与康复训练当中,早期由于患者肢体功能不佳,结合被动训练为患者采用关节旋转、关节屈伸等被动训练,有利于促进患者耐受力增强。同时,应针对其进行肢体按摩,使身体功能增强,并逐步转变为主动训练。③失语康复训练:早期为患者结合康复训练主要为面肌运动、声带运动,练习发声可通过与人交谈、读书等方式使其语言、肌肉功能尽早恢复。④认知障碍康复护理:针对患者结合注意力训练、定向力训练,为其通过兴趣爱好安排读书,同时,可结合思维训练借助计算物品等引导患者锻炼思维。⑤调查评估:患者住院过程中,通过问卷调查对其生活饮食习惯进行掌握,并将调查结果作为依据为其针对性结合干预方法制定,每日应多食用低脂、低盐以及丰富维生素、纤维素食物。

1.3观察指标

护理研究指标:护理满意度、护理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护理满意度依据满意度评估表评价,分为护理满意、很满意、不满意,护理满意度=(满意+很满意)/总数×100%。认知功能评分总分30分,分数高表示认知能力高。自理能力评分总分100分,分数高表示自理能力强。

1.4统计学方法

早期康复锻炼的社区护理干预效果采用SPSS22.0软件计算,护理满意度采取n,%表示,卡方进行检验,护理前后患者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利用(x̄±s)表示,采取t检验,软件结果对比为P<0.05,则表示具备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考察组、参比组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对比

护理前,考察组、参比组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且差异性小(P>0.05),护理后,考察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对比参比组更高,有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见表1所示:

表1考察组、参比组认知功能及自理能力评分对比(x̄±s;分)

11.png

2.2考察组、参比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考察组护理满意度相比参比组更高,存在统计学对比意义(P<0.05),见表2所示:

表2:考察组、参比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12.png

3. 讨论

脑梗死为神经系统较为常见的危重症,近几年,伴随人口老龄化逐步加剧,使此疾病发病率逐年发展。一般由于脑内动脉突发破裂或闭塞,诱发脑循环障碍引发的急性血管脑病产生。临床表现为恶心、呕吐、呼吸紊乱、体温变化等,具备进展快、发病急的特点,对于此类患者应最大程度的缩短抢救时间,使其抢救成功率提高[2]。由于脑梗死在任何年龄段均可产生,中老年人患有此疾病的风险相对较高,容易影响身心健康[3]。现阶段,临床对于此疾病发生机制进行分析,并将其分为多种类型。主要为脑栓塞、脑血栓,有较高的死亡率及致残率,对于此类患者应注重疾病治疗效果。早期康复护理中通过患者病情维持在基本稳定状态下指导患者结合康复训练,改善其受损脑部区域的蛋白质表达,促进新生突出侧枝发芽,并不断激发其中的潜在状态,形成神经通路构建轴突联系,使其运动功能,神经功能尽早恢复[4]

综述,早期康复锻炼的社区护理干预可促进脑梗死患者积极开展专业化、个性化训练,提高日常生活自理能力。

参考文献:

[1]宋月. 脑梗死患者实施早期康复护理的方法及效果研究[J].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2022,38(08):188-190.

[2]王艳芸,刘萌,陈玲,等. 早期护理干预对急性脑梗死患者神经介入术后康复的影响[J]. 宁夏医学杂志,2022,45(08):752-754.

[3]刘小凤. 路径式早期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及睡眠质量的影响[J]. 世界睡眠医学杂志,2022,10(06):1372-1374.

[4]李梅,李永红. 早期规范化综合护理干预在急性脑梗死后偏瘫患者康复锻炼中的应用探讨[J]. 中外医学研究,2019,17(22):81-8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