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理护理在红皮病型银屑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
陈莉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陈莉,. 心理护理在红皮病型银屑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及对生活质量的影响[J]. 现代康复医学,2022.7. DOI:10.12721/ccn.2022.157073.
摘要:
目的:探讨红皮病型银屑病在心理护理开展期间对护理效果及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诊的8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组抽得40例,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组研究对象在常规疾病护理中强化开展心理护理干预,后组研究对象则以常规护理为主要护理路径,就两组分别干预后的不良情绪得分、生活质量得分展开对比。结果:两组研究对象于本科室护理工作开展前,焦虑感、抑郁感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续干预得出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均在护理前,生活质量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续干预得出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为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强化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进一步降低其不良情绪,使之疾病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关键词: 红皮病型银屑病心理护理护理效果不良情绪生活质量
DOI:10.12721/ccn.2022.157073
基金资助:

前言

银屑病也称为牛皮癣,是临床上十分常见的慢性皮肤疾病 。红皮病型银屑病是指寻常型银屑病发展至严重程度后,引发的疾病类型,治疗难度和护理难度更大。患者在疾病治疗中,消耗了大量的时间和金钱,所获得的回报较小,对其生理、心理带来严重影响。为此,将开展心理护理用于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疾病治疗中,并观察应用效果,现将方法与结果汇报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20年12月-2021年12月收诊的80例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作为观察对象,随机抽签法分为两组,各组抽得40例,分别设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前组研究对象男性例数、女性例数为21例、19例,年龄范围33-76岁,平均(45.26±3.66)岁;后组研究对象男性例数、女性例数为19例、21例,年龄范围35-76岁,平均(45.56±3.49)岁;两组患者基线资料水平均具可比性(P>0.05)。

1.2方法

对照组开展常规护理干预:患者疾病治疗期间,为之采取常规隔离措施进行护理,限制病房的探视人数,定期对患者所处环境进行消毒,时刻关注其疾病治疗中的皮肤变化,以及体温变化。在与患者沟通期间,需注重语言的合理性,采用有效的交流方式,为患者提供较为全面的康复病例,用于强化其治疗信心。

观察组在上述基础上开展心理护理:对于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而言,减轻或消除其焦虑、绝望的情绪,是治疗疾病的良药。在开展各项护理工作时,护理人员需突显自身耐心,认真倾听患者主诉,并从中得出患者心态变化,给予心理疏导。在行为方面,注重操作时各动作的轻柔镇定,充分保护患者隐私,拉近与之距离,提供更多正能量,帮助患者建立乐观心态。

1.3观察指标

(1)不良情绪对比:将两组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护理前后的焦虑、抑郁情绪进行对比,用于说明不良情绪的改善效果,分别选用SAS、SDS量表作分值评价,前量表中线分值为50分,后量表中线分值为53分,当患者测得分值超出中线时,则提示存在严重焦虑、抑郁情绪。

(2)生活质量对比:将健康调查简表用于本次生活质量评分,量表总分为100分,分别对两组研究对象护理前后变化展开对比,得分越高提示患者生活质量水平越佳。

1.4统计学方法

观察指标取SPSS21.0软件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数据以(x̄±s)表示,行t检验,计数数据以%表示,行x2检验,P<0.05为数据间差异存在显著意义。

2 结果

2.1 不良情绪对比

两组研究对象于本科室护理工作开展前,焦虑感、抑郁感评分均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续干预得出观察组得分均低于对照组(P<0.05)。由表1所示。

表1 不良情绪对比(x̄±s,分)

截图1743990169.png

截图1743990181.png

2.2生活质量对比

两组均在护理前,生活质量分值无显著性差异(P>0.05);后续干预得出观察组生活质量得分高于对照组(P<0.05)。由表2所示。

表2 生活质量对比(x̄±s,分)

截图1743990202.png3讨论

红皮病型银屑病是银屑病中十分少见但非常严重的一种。引发此种疾病的原因,与患者处于寻常型银屑病时,用药不当或停药过快存在联系。会导致患者全身70%及以上的皮肤出现暗红色或潮红色,表面伴随大量的皮样鳞屑脱落[2]。同时,会使患者出现感染和发热等临床症状。在长时间的用药治疗中,患者会存在不同程度的脏器衰竭。

由于患者饱受病痛折磨,使之情绪十分负面。不仅降低了自身形象,还常因疾病治愈无望,而陷入绝望状态。为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开展心理护理工作,能改善患者存在的焦虑、抑郁情绪[3]。通过对其心理状态进行深入分析,能了解患者不良情绪的出处,便于为之制定干预措施。并借助良好的护理病案,提高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进而改善护理效果。就上述研究结果显示,将心理护理用于观察组研究对象,该组患者护理后不良情绪及生活质量均得到明显改善,进一步突出了心理护理应用的有效性。

综上所述,为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强化开展心理护理干预,能进一步降低其不良情绪,使之疾病治疗后生活质量得到提升。

参考文献

[1]孔燕.探讨综合护理干预对红皮病型银屑病患者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皮肤病与性病,2019,41(05):689-691.

[2]张春花,王利珠,谈国琴.整体护理对红皮病型银屑病的干预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8,9(22):146-148.

[3]刘春霞.心理护理在红皮病型银屑病护理中的护理效果观察[J].中国医药指南,2018,16(18):20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