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人文关怀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分析
董伟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董伟茹,. 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人文关怀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运动功能及心理弹性的影响分析[J]. 现代康复医学,2023.2. DOI:10.12721/ccn.2023.157016.
摘要:
目的 分析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人文关怀的价值。方法 以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为观察对象,从中抽取50例纳入此次研究,研究起止时间:2021-10至2022-10,并依据随机法行分组处理,一组设为对照组,一组设为观察组,分别开展常规护理、早期康复训练+人文关怀,对比不同的护理效果。结果 运动功能评分,护理前对比(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而护理后对比(p<0.05),两组差异明显,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高;心理弹性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高。结论 对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人文关怀的价值显著,值得推广。
关键词: 早期康复训练;人文关怀;脑卒中;偏瘫
DOI:10.12721/ccn.2023.157016
基金资助:

脑卒中是神经系统多见病症,以中老年人多见,虽然经现代诊疗技术可以最大程度抑制病情的发展,但是因该病症的后遗症较多,导致患者发病后的生存质量不高。就后遗症而言,偏瘫最为明显,因此,为了提升患者的生存质量,应充分考虑患者的后遗症,辅以科学的康复护理训练[1]。基于此,本文以我院脑卒中偏瘫患者为例,分析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人文关怀的干预价值。

1一般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自我院收治的脑卒中后偏瘫患者中抽取此次研究对象,共计50例,均于2021-10至2022-10入院,并将其按照随机法分成两组,设置组别为对照组、观察组。

对照组:患者男13例,女12例,年龄范围:52岁-77岁,平均(65.22±2.45)岁;其中脑出血者10例,脑梗死者15例。

观察组:患者男、女各有12例与13例,年龄范围:51岁-75岁,平均(65.33±2.31)岁;其中脑出血者11例,脑梗死者14例。

上述资料对比(p>0.05),无明显差异。

1.2方法

对症治疗:抗凝、抗血小板聚集、脑神经营养支持等。

对照组:在对症治疗基础上,辅以常规护理:(1)病情评估、监测生命体征(2)做好环境清洁及消毒处理,维持适宜的室内温湿度(3)口头教育,使患者明确脑卒中偏瘫的相关内容以及诊疗流程,同时明确治疗的流程、注意事项、自我护理技巧等,并鼓励患者在生命体征平稳后,尝试运动,循序渐进,促进血液流通;运动过程中,由家属陪护,避免跌倒等(4)出院:叮嘱患者坚持锻炼。

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人文关怀:(1)健康教育:将康复训练的必要性告知患者及家属,提升认知,并向患者及家属讲述康复锻炼的技巧以及原则,获取积极的配合,如患者及家属理解能力不佳,可以通过视频的方式生动展示教育内容,并展示康复锻炼的每一个动作要点和步骤,确保患者可以深刻理解[2-3](2)早期康复训练:卧床期间,通过变换体位、功能位良肢摆放、坐起等训练为主,并辅以肢体按摩、被动四肢活动等,促进血液流通,避免关节僵硬、肌肉萎缩;待患者能够完全坐起后,鼓励患者尝试自行起居护理,包括:洗漱、吃饭、穿衣等,并尝试上肢屈曲、伸展等活动,逐渐根据耐受性增加活动次数和幅度,待患者耐受性有所提升,且无不适感后,可尝试从坐立到床旁站立,以患者能够长期站立、保持平衡为宜,并逐渐尝试开展缓慢行走等,该过程需要有专人陪护,避免跌倒,或借助拐杖、扶墙等行走,逐渐增加行走距离和时间,待患者肢体功能有所改善后,可以尝试上下楼梯训练,并进行自主如厕等,整个锻炼过程中,健肢需要辅以患肢,促进肢体功能恢复(3)人文关怀:主动与患者交流,重视患者的临床需求,尽力满足。多安抚患者的情绪,分享成功案例,叮嘱家属多陪伴,提升患者的身心舒适性[4]

1.3观察指标

运动功能评分:利用FMA量表评估,满分100分,得分越高越好。

心理弹性评分:利用心理韧性量表CD-RISC评估,内容涉及:坚韧、乐观以及自强,共25个条目,分值0-4分,得分越高越好。

1.4统计学分析

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25.0对本文研究数据进行处理分析,计量资料接受t检验,当处理结果显示p<0.05,即对比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 运动功能评分

详见下表一所示,运动功能评分,护理前对比(p>0.05),两组无显著差异,而护理后对比(p<0.05),两组差异明显,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高。

表一  运动功能评分(x̄±s)20.png

2.2 心理弹性评分

如下表二所示,心理弹性评分,护理前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对比差异明显(p<0.05),其中观察组的评分更高。

表二  心理弹性评分(x̄±s)21.png

3讨论

近年来老龄化趋势的发展,明显提升了脑卒中等脑血管疾病的发生率,随着医疗水平的提升,脑卒中的治疗效果明显提升,但因后遗症较多,导致患者的生存质量不佳,因此,在对症治疗的基础上,应该围绕后遗症,对患者实施康复锻炼干预,然而常规的护理内容单一,缺乏针对性,同时也缺少专业的康复锻炼指导,导致预后不佳,而早期康复训练不仅提倡对患者进行不同阶段的康复锻炼,还提倡尽早实施康复锻炼,以促进机体的尽快康复,并辅以人文关怀关注患者的身心舒适度,提升患者的诊疗体验,获取较高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脑卒中后偏瘫患者实施早期康复训练联合人文关怀护理可以提升患者的运动能力,改善心理状态,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高妍亓,田晨雨,马继萍.早期肢体功能训练结合穴位针灸在脑卒中伴偏瘫患者康复中的应用效果[J].中西医结合护理(中英文),2022,9(01):61-64.

[2]谢洁梅.脑卒中偏瘫患者早期康复护理效果及SAS与SDS评分研究[J].智慧健康,2022,8(25):228-231.

[3]臧丽丽,曲竞,王笑丰等.神经肌肉电刺激治疗仪联合早期康复训练治疗脑卒中偏瘫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22,17(18):184-186.

[4]倪丽娜,江萍,曹英华等.对脑卒中患者实施人文关怀护理的研究进展[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9,19(63):57-5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