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 引言
随着风力发电行业的快速发展,风机基础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成为业界广泛关注的议题。风机基础预应力锚栓施工技术在风力发电项目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在此背景下,研究和应用风机基础预应力锚栓施工技术成为提高风机基础工程质量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风机基础预应力锚栓施工技术是一种通过预应力锚栓来固定风机基础,提高其承载能力和抗震性能的施工方法[1]。该技术的应用可实现风机基础的稳定连接和更高的安全性,应对风机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横向和纵向载荷,同时提高基础的抗震性能,减少地震和风载引起的影响。本研究旨在通过深入分析风机基础预应力锚栓施工技术的流程及要点,探讨其在风力发电项目中的应用。
1 预应力锚栓式风机基础
预应力锚栓式风机基础是一种特殊的基础结构,用于增强风机基础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该结构采用预应力锚栓来固定风机基础,使其能够承受风机的重量和运行时产生的振动负荷。预应力锚栓式风机基础的主要构成包括混凝土基础、预应力锚栓和锚固装置[2]。在基础施工过程中要根据风机的尺寸和重量进行设计和布置锚栓孔位。随后通过在孔内安装预应力锚栓,并使用专用的锚固装置将其拉力预应力化,确保锚栓与基础之间的紧密连接。预应力锚栓的拉力可以通过专用设备进行施加,常用的方法包括液压拉力机和液压扳手。拉力施加后,锚栓会保持一定的预应力,使其能够提供稳定的支撑和抗拉能力。通过采用预应力锚栓式风机基础,可以有效地增强风机基础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提高风机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2 风机基础预应力锚栓组件关键技术
2.1 锚栓材料选择
预应力锚栓通常采用高强度螺纹钢材作为材料。这些材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包括高强度、高延展性和耐久性,能够承受静荷载、动荷载和震荡载荷。常用的材料包括HRB400级钢材或更高级别,因其具备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等要求。
2.2 锚栓布置方式
锚栓的布置方式对于基础的稳定性和抗震性能至关重要。可采用环形或径向布置的方式。环形布置将锚栓均匀分布于风机基础的周围,形成一个闭合的强固圈,能够提供较好的整体稳定性。径向布置将锚栓沿径向均匀分布,有助于增强基础的抗震和抗倾覆能力。
2.3 锚栓固定方式
锚栓的固定方式包括承固和预应力。承固是指在锚栓和基础孔间填充耐久性良好的填料,如环氧树脂砂浆,通过固化以形成紧密连接。预应力是指通过专用设备施加拉力,使锚栓与基础形成预应力连接,增加基础的抗拉能力。预应力锚栓可以提高基础的整体稳定性和抗倾覆能力,尤其在强风和地震等荷载作用下表现出更好的性能。
2.4 锚栓端部形式
锚栓的端部通常采用螺纹连接形式,以便与风机设备的锚具或连接部件进行紧固。螺纹连接必须具备足够的强度和密封性,在长时间运行过程中保持稳定的连接。针对不同风机设备的要求,螺纹连接的类型、规格和紧固力矩等参数需要进行精确的设计和选择。
2.5 锚栓热处理工艺
锚栓热处理工艺是风机基础预应力锚栓组件的关键技术之一,它对锚栓的材料性能和强度起着重要的影响。锚栓的热处理过程涉及到加热和保持温度的控制。可采用高温炉或电阻炉来加热锚栓至适当的温度。具体的加热温度和保持时间根据钢材和热处理要求进行设定,确保钢材的晶粒细化和组织均匀化。锚栓的热处理工艺包括回火和淬火两种主要方法。回火是指在高温下保持一定时间,然后缓慢冷却的过程,以减轻锚栓材料的应力和硬度,提高其韧性和强度。淬火是指将加热至适当温度的锚栓迅速冷却,使其组织发生相变,产生强度更高的马氏体组织。在锚栓完成淬火或回火后,需要进行适当的冷却和回火过程,以稳定锚栓的结构和性能。冷却通常通过空冷或水冷等方式进行,保证锚栓的快速冷却和固化。
3 风机基础预应力锚栓施工技术分析
3.1 工程概况
某区100MW风电场工程32台单机容量是2.0MW,基础结构为锚栓式钢筋混凝土结构。工程施工在国家及电力行业要求的质量标准下进行。
3.2 施工设备情况
本工程吊装机具包括50T汽车吊一辆,Φ20钢丝绳四根;焊接设备包括15kw发电机一台,电焊机一台,焊条两箱;安装设备为50扳手一把;调平装置为一套数显精密水准仪;锚杆校正设备为吊线锤一个,经纬仪一套。
3.3 施工保障条件
(1)有详细的施工设计和规划方案,包括基础结构设计、锚栓布置和固定方式等。这将确保施工按照正确的技术要求进行,满足工程的质量标准。
(2)具备相应的工程施工资质,并获得相关的许可证和批准文件,确保可以合法地进行风机基础预应力锚栓工程的施工。
(3)有经验丰富的施工人员和技术团队,包括工程师、技术员和施工人员等。他们应具备相关的技术知识和技能,能够熟练地操作设备和实施施工计划。
(4)合适的施工设备和工具。这些设备和工具应符合安全标准,并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以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5)有适当的质量控制和检测设备,用于监测和验证施工过程中的质量和安全性能。
(6)施工过程中有完善的安全管理措施,如安全防护设施、施工现场人员的安全培训和安全操作规程等,保障施工过程中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
3.4 主要人员权限分配
(1)施工负责人:负责整个施工过程的组织和协调;制定施工计划和方案,并确保按照要求进行施工;对施工现场进行监督和管理,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与其他部门和相关方面进行沟通和协调。
(2)技术员:负责施工技术指导和技术问题解决;对施工图纸和规范进行解读和理解;组织和协调技术检测和测试工作;提供技术支持和咨询。
(3)质检员:进行施工质量检查和评估,确保施工符合质量标准;对施工材料和设备进行检验和验收;对施工过程进行抽样检查和记录,确保施工质量可控;提出质量改进建议并跟踪实施情况。
(4)安全员:负责施工现场的安全管理与监督;制定并实施施工安全规程和措施;进行安全风险评估和隐患排查;组织安全教育培训,并确保施工人员遵守安全规定。
3.5 施工技术分析
(1)清点锚栓组合件:对于锚栓组合件,仔细清点数量,并确认其规格和质量是否符合要求。记录相关数据和信息,以备施工使用。
(2)清扫场地并存放材料:在施工现场进行彻底的清扫,清除杂物和障碍物,确保施工区域干净整洁。同时,将所需的材料按照规定的存放区域摆放整齐,方便施工使用。
(3)留置预埋件:按照设计图纸和规定位置,将预埋件固定在基础结构上,并确保其嵌入深度和位置的准确性。使用相关设备和工具进行固定和校准。
(4)安装下锚板:将下锚板按照要求固定在预埋件上,确保其与预埋件的连接牢固。通过水平仪和调整工具,调整下锚板的水平度,确保其平整度符合要求。
(5)下锚板中心和风机基础中心对准:通过测量和对准,确保下锚板的中心与风机基础中心对准。使用丝绳和垂直仪等设备进行测量和校准,保证精度和准确性。
(6)控制好下锚板水平度:调整螺栓和调整工具,控制下锚板的水平度。使用水平仪和调整工具进行检测和校准,保证下锚板没有倾斜和歪曲。
(7)装配定位锚栓:根据设计要求,在下锚板上装配定位锚栓。保证定位锚栓的垂直度和稳定性,使其能够正确定位和固定其他部分的锚栓。
(8)用吊车将锚板吊起到指定位置:使用吊车或起重机等起重设备,将下锚板平稳吊起到指定的位置。让吊装过程稳定、安全,将下锚板悬挂在预埋件上,并保持准确的位置。
(9)装配锚栓:结合设计要求和规范,将锚栓依次安装到下锚板上。通过扭矩扳手或其他紧固工具,让锚栓的安装紧固力和扭矩符合要求。
(10)验收隐蔽工程:对锚栓的装配、固定和紧固情况进行验收。进行检查和测量,并记录相关数据和信息。
(11)调整锚栓组合件:对锚栓组合件进行调整。调整包括位置、高度和水平度等方面,保证锚栓和基础结构的吻合度和稳定性。
(12)对上锚板校准:使用水平仪和调整工具,让上锚板与下锚板对准,且垂直度和水平度符合要求。
(13)调整完成后用组合成十字形的钢筋加固处理:在上锚板上安装和组合钢筋,形成十字形的加固结构。根据设计要求和规范,选择合适的钢筋规格和数量,并进行精确的加固处理。
(14)混凝土浇筑:在锚栓周围进行混凝土的浇筑,填充基础空隙,并确保混凝土充实、均匀。根据设计要求和施工方案,控制混凝土的浇筑速度和厚度。
(15)钢筋绑扎:在混凝土浇筑后,对基础进行钢筋的绑扎处理。根据设计图纸和规范,使用适当的绑扎方法和工具,将钢筋牢固地固定在基础中。
(16)混凝土养护及表面处理:对浇筑的混凝土进行适当的养护,包括湿养护和覆盖养护等。养护时间根据混凝土的硬化速度和仔细说明进行确定。完成后,对混凝土表面进行处理,使其平整、光滑且符合要求。
3.6 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施工前,严格审核施工图纸和规范。确保施工符合设计要求,并预先识别潜在质量问题。施工中根据施工计划和质量控制计划,对施工过程中的关键节点和重要部位进行质量检验和验收。同时进行工序检查,确保每个工序的施工质量和工艺要求都得到满足。质检中记录施工质量检查结果、问题和整改措施,建立质量档案,并进行有效管理。此外,进行定期进行现场巡检,及时发现并纠正质量问题,确保施工质量的连续性和稳定性。同时对施工人员进行质量知识的交底和培训,确保每个施工人员理解和掌握质量标准和要求。
4 结语
风机基础预应力锚栓施工技术包括清点锚栓组合件、清扫场地、安装下锚板、调整锚栓组合件等多个步骤。为了保证施工质量,施工过程中需注重施工图纸审核工作,并定期进行质量检验验收。通过合理的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可以确保工程符合国家及电力行业的质量标准,从而提高工程的可靠性和持久性。在今后的实际施工中,应该时刻关注施工质量,并不断改进和优化施工流程和质量控制措施,以提高施工效率和质量水平。同时,也需要加强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提高他们的专业技能和质量意识,确保预应力锚栓施工技术得到有效运用。
参考文献:
[1]周翰青.风力发电机组预应力锚栓安装施工技术[J].人民珠江,2022,43(S2):25-29.
[2]周厚冈.风力发电预应力锚栓基础施工技术探讨[J].住宅与房地产,2018,No.513(28):221.
[3]郝双文.风机基础预应力锚栓施工技术研究[J].价值工程,2017,36(19):114-116.
[4]王善义.风机基础预应力锚栓组合件安装技术[J].安装,2022,No.371(12):14-16.
[5]曹斅.风力发电预应力锚栓基础施工技术研究[J].四川建材,2018,44(12):250-251.
[6]宗宏.预应力锚栓式风机基础施工方法[J].建材与装饰,2022,18(20):120-122.
[7]张磊,侯松煜. 预应力锚栓式基础施工要点[J]. 风力发电,2015,0(4):40-43.
[8]王坤.陆上风电场风机基础更换损坏锚栓施工技术探讨[J].山东工业技术,2021(2):102-106.
[9]赵成刚. 老庄科风电场风机预应力锚栓基础施工技术[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9(28):138.
[10]康晓杰.预应力锚栓式风机基础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关键技术[J].安装,2020(3):75-77.
作者简介:
潘德旭(1984-11)男,甘肃平凉人,工程师,主要从事道路,桥梁,隧道,风力发电风等工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