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背景
改革开放后,中国的产业结构、社会结构快速转变,中国人口老龄化快速到来。老年人数量增长,养老服务需求激增。在我国人民需求、政策支持的条件下,社区养老初步建立于2012年“十二五”规划,在2015年政策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养老服务行业后,中国的社区养老服务在实践中快速发展。本文阐述了中国社区养老服务的供需现状、及其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了中国养老服务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
二、中国社区养老现状
(一)中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
社区养老是家庭养老与机构养老的有机结合(陈杰等,2022)。随着人口老龄化问题的日渐凸显,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已成为解决城市养老的有效途径,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应从政府职能和社区功能出发,探索新型治理模式(吕娜,2021)。从社区养老模式角度来看,不同学者提出了不同的发展方向。从已有文献来看,学者们主要从数字技术背景和社区功能两方面进行研究。在数字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学者们提出智慧养老和互联网+养老等模式,如,刘弈(2021)提出在以数字化为基础的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迅速发展的背景下,数字化技术是新型养老模式发展的重要技术保障,贾妍等(2022)进一步提出利用大数据驱动建立"端-网-云"的架构模式。在从社区功能角度考虑方面,陈杰等(2022)提出"物业+养老"的深入应与物业企业有效融入社区治理的实践有机结合,向"社区+物业+养老服务"方向进行模式升级,黄建(2022)提出以社区为平台的社区嵌入式养老,这是一种通过"结构"和"关系"全面导入,推动外部资源、功能和运作方式与社区老人养老诉求科学组合和系统链接,进而为老年人提供功能性设施、适配性服务和情感性支持的新型养老服务模式。
(二)中国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提供合适的养老服务是推进我国养老工作的首要任务,要想提供合适的养老服务必然要清楚中国社会的养老服务需求。我国学者研究养老需求的侧重点不同,其选取的影响养老需求因素也有一定的差异。已有学者的研究根据研究区域性质不同大体可以分为三大类,即研究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乡村养老服务需求的以及不同区域的养老需求。其中第一类研究较多,剩余两类较少。
1、城乡社区养老服务需求
王琼(2016)以全国性的城市为范围进行研究,采用Logitech模型来研究哪些因素影响了社区居家养⽼服务需求。其中特别的一个影响因素是传统⽂化因素,如崇尚节俭和为⼦⼥着想等因素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老年人对于居家养老服务的需求。但这仅仅是针对一年的研究,而张冲等(2022)则是利用纵贯数据分析社区养老服务需求的变迁,同样利用logit模型来进行研究发现即使养老服务需每年都有变化,但医疗保健服务需求从未下降,生活照料服务需求其变化趋势最为明显。黄启原等(2021)利用logistic回归分析方法进行探究发现全国社区养老依旧是医疗保健、生活照顾及精神慰藉需求较大,但我国社区服务供给不足,存在供不应求的问题。
2、乡村养老服务需求
刘小春(2020)收集了江西省农村关于养老需求的数据,使用WRSR 综合评价法和Logistic 回归模型,研究发现农村居民对养老服务需求最强烈的也是医疗护理和生活照料。李子倩(2022)基于河南省邓州市汲滩镇的实地调研同样发现生活照料、医疗保健需求较为强烈。
3、不同区域的养老需求
顾珊等(2022)以武汉市为例,从城市区域差异的角度出发,首先利用描述统计、交叉分析方法发现了不同区域间老年人群体是有差异,然后又采用了logistic 回归分析方法,发现武汉市新城区和风景区所需服务各不相同,因此可根据不同的区域特点更好的实现养老服务资源的配置。
三、当前社区养老服务的困境及对策
(一)社区养老服务现存的问题
从文化和家庭层面思考,社区居家养老认可度较低。一方面,目前老人受中国传统影响看重家庭归属感,大多数老人及子女都依附家庭养老,老机构养老意愿较低。另一方面社区养老服务宣传有限,乡村的老人相比城市的老人接收的普及信息少,加上农村社区养老服务圈建立不完善,也导致了部分老年人对社区居家养老的认可度较低。
从社区养老服务供需的层面思考,目前社区养老服务主要的缺陷有:(1)我国社区养老专业人才不足,复合型人才数量匮乏。养老产品涉及的技术人员不了解老年人的需求,即供给与需求存在偏差,智慧社区需要更多高技术复合型人才推动发展(王思玥,2022)。(2)社区养老缺少全面的评价与监管机制,也缺乏对有关工作人员的奖惩机制,老人对服务质量和问题进行反馈和建议的渠道不流畅,特别是疫情之下,信息差更为明显。(3)社区权责不统一,社区工作人员精力和时间较分散,服务质量下降 (李学斌,2008)。(4)资金来源单一且不稳定,阻碍社区养老服务的发展(刘茹等,2020)。
从设施建设层面思考,社区养老服务设施使用率差异较大,存在一些设施使用率较低的情况,并且设施使用也应考虑到行动受限老人的使用率(戴晓玲,2020)。
(二)对策建议
根据以上总结的现阶段社区养老服务问题,有关学者提出了对策建议。
(1)加强社区养老宣传力度。社区工作人员应掌握基本政策常识,积极开展知识普及和养老政策宣传会,鼓励老年人与家里人参与,提升社区养老认可度。广纳资金,优化环境;目前存在社区养老设施老旧、工作人员薪资低等问题,而在物质方面是吸引人才的第一步,因此必须加大资金投入(王思玥,2022)。(2)完善社区养老运行机制,规范其服务管理,引进人才,形成专业化程度较高的社区养老助老服务体系。并且加强社区老年服务网络建设,让养老服务反馈信息通道通畅(李学斌,2008)。(3)关注设施实效和供给精细化。关注刚需人群,行动受限的老人对环境设施问题更为敏感(戴晓玲,2020)。
四、结论
中国社区养老服务模式随着社会发展在不断革新,城乡、各地区对于养老服务的需求存在差异,但对生活照料、医疗保健的养老需求均存在供不应求的情况。中国社区养老在质量与可及性方面仍面临挑战,仍需要进一步的研究与实践来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