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是以前从未在人体中发现的冠状病毒新毒株,其传播途径为高传染性和高隐蔽性,对于新型冠状病毒所致的疾病没有特异治疗的方法,但许多症状是可以处理的。多项研究表明,新冠肺炎患者在治疗期间被隔离、人身自由受到限制,与外界的交流少,负面情绪无法得到排解,焦虑、抑郁的情绪尤为显得突出,因此采取有效的心理干预措施能帮助患者减轻负面情绪,增强患者的心理韧性,对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的疾病恢复有着重要的影响。
1、 对象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21年8月-9月云南瑞丽市方舱医院19名有明显焦虑抑郁情绪的新冠肺炎患者为对象,其中女性11名,男性8名,年龄在20-56周岁。对每例患者编号,根据编号进行备案记录,标准:①确诊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②具备基本的表达能力和理解能力③知情同意并自愿参与。
1.2 研究方法
调查工具 本研究采用社会上利用最广泛的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 和Zung氏抑郁自评量表(SDS)进行评估,量表发放时间选在午休后,没有治疗的时间段,由责任护士当场发放量表、收回并及时核对量表数量确保准确。
预约面谈 在面谈前整理好患者的个人基本资料,确定好地点后由责任护士跟患者预约时间,并告知患者可能出现的突发状况和应急处理方式。在面谈的过程中记录好患者的情绪、面部表情和语言问题,通过提问,耐心倾听、回应、重复话语等沟通技巧,鼓励患者表达自己内心真实的感受和想法。面谈时间每人控制在30min,结束后24h内将记录内容转录成文字表格。
1.3资料分析
本统计结果表明,处于隔离状态中的新冠肺炎确诊患者在心理状态和情绪方面主要表现:紧张烦躁、抑郁不安、容易被激怒等。女性患者相对于男性患者更容易产生焦虑抑郁的情绪。完成心理评估19例,其中焦虑情绪占94.74%,存在抑郁情绪占78.95%,自杀高危风险占10.53%。详见附表。
产生焦虑、抑郁情绪的原因主要与以下3个方面的压力应激源有关①对疾病的未来不确定性②对经济来源收入的担忧③远离熟悉的生活环境,对家人的牵挂。
2心理干预措施 对于绝大多数隔离康复治疗的新冠肺炎患者而言,心理干预的目的是帮助患者解决当下的困难,尽快克服焦虑、恐惧情绪,考虑采用一些简便、短程、易于掌握的心理干预技术,如针对舱内患者开展心理小广播,直播情绪管理小知识、心理小故事和呼吸放松,冥想放松小练习,使隔离患者身心得到放松。而对于我们的研究对象主要采取了以下心理干预措施:
情绪管理,减轻身心压力 采用正念减压技术对大脑进行放松,它的目的是把注意力集中放在某一事物上,采用面对面指导,共干预了5次,每次20-30min。步骤:①行为训练,对于过度焦虑、抑郁的患者,在干预前指导其进行肌肉放松训练,以缓解其紧张情绪,跟随音乐放松身体,然后将注意力集中在身体的每个部位,患者的姿态不限可以是平躺、坐姿或站姿。②控制正念呼吸,让患者平静下来,根据口令进行有节奏的呼吸,尽量抛弃脑海中的杂念,缓慢地将注意力聚集在自我呼吸上。③掌握正念冥想:在安静的环境中,让患者用心体会脑海中因感染出现的负面情绪和压力,并缓慢感受将这些负面情绪和压力释放及去除的过程,促使患者从容面对因感染导致的精神心理问题。④操纵正念内省:通过对身体和心理的内在审视,不刻意排斥负面情绪和压力,但也不刻意对其进行关注。持久的训练让患者的身心得到最有效的平静,逐渐改变常见的消极思考模式,生活变得更加积极和有觉察力。
解决睡眠障碍问题 让患者在睡觉前尽量放松心情,因活动空间受限,可以简单放松训练。放松训练的主要内容为“4-7-8”呼吸法,不需要借助药物和设备,只需要通过3种不同的方式的呼吸调整,便能在60s内进入睡眠状态。方法为3个步骤,首先利用鼻子吸气4s,再憋气7s,然后再呼气8s,做3次循环后就能感受到睡意。
患者关怀与情感支持 做到以病人为中心。通过交流争取患者的支持与协作,多给予患者关心,鼓励,满足患者内心对亲情的需要,使患者能够安心的隔离治疗。
观察结果
研究组患者经过有针对性的心理干预后,不安及恐惧心理明显消除或减少,焦虑抑郁情绪得以改善,能够更加积极乐观的面对疾病,并对专家组的各项治疗均能够很好地配合,患者愿意主动与心理医生交流内心的顾虑,想法,并尝试缓解自身压力的方法。对护士的工作満意度提升,患者与医护人员之间的关系更加和谐,能够理解护士的各项操作,给予积极主动地配合。
3 讨论
通过对隔离区新冠肺炎患者进行心理干预治疗,深切地体会到持续全程心理干预对加快疾病康复治疗具有重要作用。瑞丽市方舱医院能够及时将心理健康干预纳入疫情防控整体部署中,大力支持和配合心理专家小组的工作,即解决了患者的心理问题、稳定了患者情绪、减少了药物不良反应、减少患者并发症以及降低转重症率,又加快了康复进程,控制疫情的心理社会影响。
参考文献
[1]曹维彬 李萍 .心理干预对肿瘤患者情绪的影响[J] .中国健康心理杂志,2011,(12)
[2]滕欢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患者进行心理干扰意义探析[J] .各界,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