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产后妇女的变化
1.1 生理变化
首先是生殖系统的改变。子宫复旧:在顺利娩出胎盘后,子宫底大约在脐下一横指,产后第一天略上升至平脐,以后每日下降1-2 cm,至产后10日降至骨盆腔内。子宫的修复是子宫体肌纤维的缩复以及子宫内膜的再生,同时还有子宫血管变化、子宫下段和宫颈复原等。在分娩后大约6个星期,子宫就会慢慢的恢复到孕前的形态;哺乳妇女比未哺乳的妇女子宫复旧快。恶露:主要是指产后从阴道流出的液体,含有血液、坏死的蜕膜组织等。血性恶露持续3-4天,浆液性恶露期为7-10天,2-3个星期后会逐渐转为白色恶露,约持续3周干净;正常情况下,恶露的时间一般在4-6周左右。如果恶露增多,血性恶露持续时间延长并带有臭味,则可能是因为子宫复旧不全或宫腔内残留部分胎盘、胎膜或者合并感染。盆底组织:分娩过程使盆底肌肉和筋膜过度伸展致弹性降低,常伴有盆底肌纤维的部分撕裂,成为导致盆腔器官脱垂的重要原因。
其次乳房的改变,乳汁开始大量分泌。腹部也会发生改变,由于子宫的增大,腹壁皮肤受增大的妊娠子宫影响,部分弹力纤维会被破坏,从而导致不同程度的腹直肌分离,皮肤出现妊娠纹。产后腹壁明显松弛,产妇感觉明显轻松,腹壁紧张度一般要6-8周才能基本恢复。
1.2 心理变化
产妇经历妊娠和分娩后,会因激动、紧张,精神疲惫导致情绪不稳定,尤其在产后3-4天,可表现为轻度抑郁和焦虑。因为过分关心婴儿的健康,家庭关系紧张,对身边的事情没有兴趣;在分娩期间,由于激素水平的降低,社会角色的变化,以及经济、社会等方面的原因,都会影响到产妇的情绪,进而影响到产妇的身体健康,还会影响乳汁的分泌,严重的还会导致心理疾病的发生,对产妇今后的生活造成不利影响。
二、产后康复追踪管理的重要性
产后恢复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进行修养,并且结合科学的产后恢复方法进行调节身体,对于护理方面的追踪管理同样很重要。临床护理主要针对产后女性,而临床护理的质量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整体治疗效果、临床治疗效率以及产妇的满意度。不良护理事件是指临床护理对产妇的疗效及预后产生影响,会导致产妇住院天数增加,甚至引起护理纠纷。为此,应加强后续的护理工作,建立科学、有效的制度,使临床护理工作规范化,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护理质量追踪管理是以产妇为核心、以服务为导向的管理模式。通过对产妇在诊治、护理过程中的实际感受进行分析,对各科室间的配合情况进行评价,从而判断护理的质量与安全性能否满足产妇对高质量的医疗服务。追踪管理是一种从产妇和医生两个视角来思考并辨识护理质量问题,它与传统的护理管理模式相比,更能真实地反映出医院的护理质量与管理水平。研究结果显示,追踪管理方式可明显改善照护品质与水准。追踪式的管理方式已被确认对产妇的满意程度有影响,而且护理差错发生率也明显减少。综上所述,相对于传统的管理方式,追踪式的管理方式更具持续性,且可形成一条动态的照护管理链,提升整体护理品质,提升产妇护理满意度。
产妇分娩期间,助产士一直参与其中,对产妇进行全方位的照顾,是可行的,也是必须的。因此,在护理工作中,应针对不同的产妇,采取不同的护理方法,以寻求更符合产妇需要的优质护理服务方法。追踪管理强调保证护理工作的质量与安全,能有效地防止形式化、应付检查等消极护理现象。追踪管理的方法源于企业,它出现的不良事件作为追踪的目标,对造成这种情况的原因进行调查,并对其进行及时的补救和修正,并进行不断的追踪,以防止这种问题的再次发生。采用追踪管理的方法,将追踪的目标设定为产妇,从产妇进入医院的那一刻起,展开对全流程的护理跟踪管理,以产妇为核心,制定护理流程,确定护理重点,实时了解问题,分析原因,提升服务质量。针对不同人群的特点,采取不同的干预措施,可提高责任护理的针对性与可行性。在随访期间,密切注意产妇的心理状态,及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从而提高产妇的顺应性。研究发现,以追踪管理的方式进行产妇分娩后之护理品质合格率与满意度,与传统方式进行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总而言之,在持续提升产科服务品质的过程中,若能借由追踪管理的方式,来提升其服务品质与提升产妇对服务契合度,效果比较理想。
三、产后妇女的护理
3.1 一般性护理
产后产妇通常需要足够的睡眠,并且在一个良好的环境中生活。生活环境不仅要求安静、整齐,而且要求通风良好,室内温度要控制在合适的范围(冬天20~22摄氏度,夏天22~24摄氏度);让产妇和宝宝待在一个空气流通的房间内,保持衣服、床单、被套的干爽、整齐。要有规律的作息,饮食要合理、均衡,并有营养,要有规律的进行身体检查,这有助于母婴的身心健康。
3.2 生理护理
大部分的产妇在分娩后的前三天会出现伤口水肿,并且在活动时产生疼痛。这时,需要对阴道伤口处的各种不正常现象进行细致而全面的观察,例如有无出血、渗出、有无水肿等。如果发现异常,一定要及时就医,并且要在医生的指导下采取有针对性的治疗措施,每日用消毒溶液擦拭外阴,同时要注意保持乳房的干燥和干净,必要时抗炎治疗。初哺时,可将乳晕及乳头用温水擦拭;在喂奶之前,可以对乳房进行轻柔的按摩,以促进乳汁分泌,从而产生一种反射作用。另外,在分娩后,乳房的质量和尺寸都会有所提高。所以,要选择适合自己的胸罩。为了保证乳腺导管的通畅,材质以棉质为主,保证舒适。
3.3 运动护理
对于产后的女性来说,尽早进行合适的运动和身体训练是非常重要的。它不仅能促进子宫复旧、防止并发症的发生,同时对恢复肌肉的张力、防止乳房下垂也有一定的帮助。此方法可有效防止产后肥胖。
3.4 心理护理
要缓解产妇对胎儿健康问题、体形不能恢复等问题所产生的巨大压力,需要产妇及其家人等各方的共同配合。对孕妇本身来说,她们可以主动学习有关孕产的知识,尽量多参加周边的健康活动,主动与有经验的人进行交流,从正面的经验中进行学习,同时还可以观看更多与产前、产后护理相关的节目。对家人而言,在为产妇营造一个融洽、温馨气氛的同时,也要适时地给予正确的引导,以积极地调整自己的心态。如果需要,可向相关专业人士请教,或者与其一同参与社区举办的各类活动,以保持良好的情绪。
3.5家人参与护理
由于缺乏经验,产妇可能会因害怕疼痛而出现强烈的紧张和焦虑,这会对产后恢复产生影响。产程中的护理对产妇的生产效果及产妇的态度有很大的影响。传统的产房照顾以产科护士为主,只提供必需的医学介入,对产妇的身心状态关注甚少。随著民众的健康观念不断提升,对于护理品质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很多产妇都可以由家庭成员来照顾。在产后保健方面,家庭的介入开始兴起。该模式将居家照护与产房照护有机地融合在一起,给予产妇科学、规范化的照护服务,并保证产妇能获得来自家属的慰藉与鼓舞,以调整其消极情绪。在分娩的整个过程中,家庭成员都会参加分娩,家庭成员陪伴在身边,让产妇感觉到家人的关怀,同时也能满足产妇的心理需要,充分发挥产妇的积极性,从而达到更好的康复效果。
四、结束语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比以前有了显著提高。对产妇的产后康复和追踪管理的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但现有的产后康复治疗仍局限于住院治疗,出院后的康复治疗和保健缺乏相应的指导,很难为母亲和婴儿提供多层次、全面的护理。因此,有必要在全社会普及医院的职责、职能和服务理念,不断扩大医院的服务范围,为母亲们提供细致周到的服务,确保她们在最短的时间内快速康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