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导言
合理的利用现有的电源可以对我国社会的发展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因此,对我国电力系统的设计进行改进,利用现有的大数据和智能化的技术等来对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进行完善,不断优化电力系统设计,这样不仅可以提高电力系统设计时的工作效率,还可以减少员工在工作时的出错率。而且我国的电力系统已经经历了从手工到简单的自动化设备,再到可以实现中心智能控制的现阶段,我国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技术已经日益成熟。因此,对现有自动化技术的优化也必不可少。
2电力系统自动化的特点
第一,实时和精确。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的特点在于获取的数据信息较为及时,而且自动化技术相较于传统电力系统而言,可以保证数据的精确性,为电力系统的设计提供更为可靠的数据。第二,对电力系统进行综合调节的功能。对电力系统采用自动化技术还可以实现对大量控件的协调工作,通过综合调节功能,可以将系统内部的电能分配到每一个发电机组中,从而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调节功能。第三,提高系统的工作效率。由于自动化技术的应用,采取了互联网信息传输的优点,所以电力系统的数据传输能力较强,可以实现瞬间采集数据的功能,而且所采集的数据正确率较高。同时,自动化技术对减轻现有电力工作人员的工作强度也是非常有利的,也可以免因人为原因造成设备故障等,有效地提高了电力系统的工作效率。
3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价值
第一,推动电力工程信息化发展。电力自动化技术是以计算机网络和信息技术作为出发点,对于电力工程运行及电力能源输送进行智能化管控的现代化技术成果。相关人员可以综合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力工程运行过程中的各种信息进行收集和处理,确保能够通过后台的计算以及评估数据的反馈,实时了解电力工程系统运行的状况。同时,相关人员可以通过调用某一阶段内电力工程运行的数据,对后续的电力工程运行状态以及可能发生的故障提前进行预测。
第二,电力工程的维修工作流程得到简化。管理人员利用电力自动化技术对于电力工程的运行数据和信息进行实时搜集,并结合大数据、云计算等技术对数据背后的价值规律进行挖掘。同时,可以结合数据库技术在后台组建有关电力工程运行的数据库,及时进行数据的归类和分档处理,保障各类故障能够及时与正常状态以及实时运行的电力工程数据信息进行对比,确定出现故障的具体位置。这种做法相较于传统的人工故障排除方法,可以快速帮助管理人员在第一时间定位电力工程出现故障的具体位置,相关人员可以结合数据反馈确定出现故障的相关设备,第一时间到达故障位置并及时进行处理。电力工程的维修工作流程在数据信息的加持下得到了明显简化,维修工作效率大幅提高,电力工程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也得到了保障。
4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
4.1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
在我国电力工程建设发展过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数据收集和分析能力优势逐渐凸显,尤其是在电网调度中的应用效果十分明显。电网调度的自动化技术综合运用了电气自动化和信息通信技术,相关人员可以通过运用自动化和电气监控综合技术对当地分布的电网系统运行及电力能源使用数据进行收集,将其进行分析,并将分析结果利用通信技术上传到对接部门。部门接收方可以通过整理分析电力的使用状况数据对于电网调度结构进行合理调整,确保整个电力工程处于安全稳定的运行状态。相较于传统的电网调度工作模式,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使得整个工作过程的安全性能明显增强,技术故障延迟导致的安全隐患也能够有效规避,凭借智能数据的采集和大数据、云计算等分析手段,能够形成符合当地经济发展需求及电力能源使用的最优电网调度结构,并且持续提高我国电力系统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4.2实时仿真系统技术
随着我国电能使用的增多,我国现有电力系统必须进行改进,才能满足人们使用时的需要,考虑到现有电力系统的各子系统在运行时是配合使用的,所以为了保证电力系统的稳定运行,使电力系统在运行过程中不出现技术问题等,使用“实时仿真系统”必不可少,因为现有的实施仿真系统可以对电子系统内部可能发生的问题进行预测,才能保证系统的正常工作。实时仿真系统对电力系统自动化而言,其优点不仅在于为电力系统的工作提供了大量的实测数据,它还可以实现对不同电力系统的试验分析,通过对比实验结果为相关设计人员对电力系统的优化提供依据。而且三维仿真系统可以结合现有的地理空间数据,以此来实现数据的统一管理以及交互操作。三维仿真系统还具有强大的图形表达性能,这将为电力系统的施工和维修工作提供一定的便利。而且利用虚拟仿真系统对实现电力设施的建设工作也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通过利用仿真系统内部的逻辑资源,再结合GIS地理信息定位等技术来实现电网设施和电网传输的组织与优化工作,而且当线路出现故障时,通过地理信息定位也可以对维修工作提供技术支持。为了保证仿真系统技术的实现,还有对相关的电力工作人员进行技能的培训与考核,通过让工作人员模拟和操作电网的相关技巧,以此来提高工作人员的业务技能;通过规范工作人员的操作,也可以避免其犯下基础错误,为完善电力系统的设计提供帮助,而且工作人员专业水平的提高,也可以增加电力系统的现有价值。
4.3自动化监控系统
在我国电力工程运行中,电力自动化技术和信息技术结合产生了全新的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相关人员可以借助这一监控系统进行电力工程的全过程监控,不仅能够对电气设备的运行状况实时进行搜集和了解,还能够帮助相关人员第一时间发现故障的具体位置,并且能够及时采取针对性措施解决问题,维护我国电力工程的安全稳定运行。目前,在我国电气工程建设过程中,电气自动化监控系统在区主站、站端和网络端的应用已较为频繁,区主站的自动化电力控制中心主要提供信息服务,并且自动化监控系统能够进行分区监控,业主可以通过登录系统获得当下电力系统的运行状况以及相关数据信息。站端分布的自动化监控系统主要是对于各项数据信息自动进行搜集以及分析,并在得出最终分析结果之后,借助服务器上传到系统中,为监控系统运行提供精准的数据信息支持。网络客户端的监控系统则主要分布在电力的使用终端,用户完全可以通过智能手机和计算机登录相应的系统,查看个人的电力使用状况。
结束语
总之,电力自动化技术在我国电力工程中的应用是我国电力行业现代化、智能化发展的必然要求,也是保障国内生产、生活电力能源需求得到满足的基础条件。目前,在我国电力工程运行,电力自动化技术已经在自动化监控系统、电力调度等环节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今后,我国电力部门需要持续探索电力自动化技术在电力工程中的应用范围,并积极配合电力自动化技术的创新,确保我国的电力工程能够在现代化电力自动技术的影响下,持续向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任浩然,徐云鹏.自动化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J].集成电路应用,2021,38(01):140-141.
[2]谢历冰.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中国科技信息,2020,(17):45-46.
[3]王卓辉.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分析[J].电力设备管理,2020,(07):130-131+137.
[4]韩文丽.探讨电力工程中的电力自动化技术应用[J].电子元器件与信息技术,2020,4(05):132-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