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
郝晴 刘雪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郝晴 刘雪,. 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观察[J]. 现代康复医学,2022.9. DOI:10.12721/ccn.2022.157092.
摘要:
目的:探讨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偏瘫患者运动功能恢复的疗效。方法:对照实验的方法,选择医院康复科2022年1月-2022年4月接诊的40例符合实验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使用Fuger-Merger评定量表(FMA)评估了患者的上肢运动功能;Jebsen手功能评分评估患者手部动作的灵活性和完成情况;Barthe指数(bi)评估患者的日常活动。结果:改良Ashworth评分(mas)、Fuger-Merger评分(FMA)、Jebsen手功能评分和Barthel评分(bi)实验组受训后均明显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常规康复训练与镜像治疗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康复效果。结论:脑卒中偏瘫病人可以增强镜像神经元的兴奋性,激活脑部记忆中某些区域运动皮层。大量重复的镜像练习可以导致相应条件的形成反射,加速形成常规运动反射弧。可促进上肢功能及手部功能的恢复,缓解上肢痉挛,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损害。
关键词: 镜像疗法;脑卒中;上肢偏瘫;康复锻炼
DOI:10.12721/ccn.2022.157092
基金资助:

1前言

脑卒中偏瘫是当下世界重大疾病之一,危及人类健康和生命。近年来,随着全球人口增长、预期寿命延长、医疗水平提高等因素,与脑卒中相关的死亡率逐步下降。脑卒中偏瘫患者的残疾率逐年提高,给全球带来更大负担。脑卒中患者可能有各种功能障碍,其中偏瘫后运动功能是后遗症最多、最严重的。脑卒中偏瘫人镜像疗法首先由Ramachandran等人提出,首先用于治疗截肢疼痛患者,然后作为脑卒中偏瘫和脑卒中偏瘫患者肢体康复的参考。有一定疗效。但是,对于脑卒中患者来说,长期的康复,医院短期治疗远不够。所以,需要找到一个能够满足脑卒中患者长期康复需求的康复方法。尤其在医疗资源有限的情况下,将镜像疗法其应用到幻肢痛患者、脑卒中偏瘫患者等患者的功能锻炼中。在患者正确接受医护人员的康复策略的基础上,患者可以在家中开展自我康复活动,大大节约了医疗资源。

2研究对象

这项研究对象为选择临沂市某医院康复科2022年1月-2022年4月接诊的40例符合实验条件的脑卒中偏瘫患者。对于其中20名脑卒中患者视为对照组,另外20名视为实验组。共40位患者被纳入样本。

3研究方法

3.1  对照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

这批患者出院后,他们的护士会把健康教育手册带到康复医学实践中。病人出院后,研究人员将根据出院病人的联系记录,在一周内结束出院(医院从2021年9月起使用One - Guard监测系统,可以获得病人信息)。对于离开医院半个月零一个月的患者进行了电话跟踪,随后记录在跟踪记录中,对患者或其家属进行解答。并根据《健康教育令》等病人指导性文件对康复治疗相关知识及日常防护等一系列常规、健康教育方法进行常规康复训练(如体位摆放、各关节被动活动,肌力、肌耐力训练,手功能训练,对指及抓握训练,日常生活能力训练,平衡与协调训练,物理因子治疗,中国传统康复治疗等)。

3.2  实验组采用常规康复训练介入镜像疗法

实验组利用镜像疗法康复模式,指导病人根据观察组的常规康复指令继续接受康复培训。

(1)干预前:研究人员要求实验组病人在出院前进行镜像疗法康复训练,并进行统一指导。将镜像疗法练习方案分发给该小组,并告知每个病人及其家人环境和设备的准备情况,如安静的环境、充足的光线和准备站立镜原则上是上肢镜子与上肢和手处于同一水平,健康的肢体放置于前镜中,脑卒中偏瘫侧的肢体放置于镜后,手机可以在视野之间使用,条件允许的话,可以使用大屏幕平板。

(2)干预中:每次30分钟,每天1次,每周5日(周一至周五),共进行4周。干预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小组聊天中播放镜像疗法康复练习视频,使患者能够学习和模仿康复训练;第二步是维持一个安静的环境,使康复小组成员能够对病人进行1至5次同步监测,以便进行康复训练。

4研究结果

4.1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FMA上肢部分评分比较

在康复治疗后,发现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FMA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4.2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Jebsen量表评分比较

在康复治疗后,发现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Jebsen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4.3 干预前后两组患者BI量表评分比较

康复治疗后,发现治疗前后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评分均高于治疗前,且实验组的BI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

5研究结论

大部分常规康复练习都需要一定程度地自主锻炼能力,但对于脑卒中恢复期患者、早期脑卒中偏瘫患者而言,这是一项艰巨的工作。镜像疗法是基于视觉刺激的方式,利用平面镜像投影原理将图像从非受影响的一边复制到受到影响的一边,让患者想象受到影响的一边运动。这种实用新型具有操作简单、成本低廉等特点。脑卒中偏瘫病人可以增强镜像神经元的兴奋性,激活脑部记忆中某些区域运动皮层。大量重复的镜像练习可以导致相应条件的形成反射,加速形成常规运动反射弧。可促进上肢功能及手部功能的恢复,缓解上肢痉挛,降低脑卒中偏瘫患者神经功能损害,改善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改良Ashworth评分(mas)、Fuger-Merger评分(FMA)、Jebsen手功能评分和Barthel评分(bi)在观察组受训后均明显优于观察组。结果显示,常规康复训练与镜像治疗相结合,有效提升了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黄芹,龚亚萍,姚鹏云.镜像疗法联合心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卒中患者康复护理中的应用[J].贵州医药,2021,45(12):2015-2016.

[2]彭娟,胥方元.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肢体功能康复的研究进展[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20,32(03):359-363.

[3]王磊,李珉星,吴蓉蓉,缪兆彬.镜像疗法对脑卒中后下肢功能障碍的康复疗效分析[J].中国临床医学,2021,28(01):121-124.

[4]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神经康复学组,中华医学会神经病学分会脑血管病学组.中国脑卒中早期康复治疗指南[J].中华神经科杂志,2020,50:405-412.

[5]阳运秋,唐纯志,崔韶阳,等.靳三针结合镜像疗法对脑卒中上肢功能障碍患者脑功能效应的影响[J].中医杂志,2019,60:640-679.

作者简介:

郝晴(1999.08.20-),女,汉族,山东省临沂市人,主要从事康复治疗学临床研究

刘雪(1992.10-),指导教师,女,汉族,山东省新泰市人,研究生,主要从事康复治疗学教育研究和临床研究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