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应急背景下消防战勤保障体系建设研究
王健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王健,. 大应急背景下消防战勤保障体系建设研究[J]. 电力研究,2024.4. DOI:10.12721/ccn.2024.157432.
摘要:
消防救援队伍承担着地震、洪涝灾害、火灾等各种灾害事故处置任务,建立科学规范高效运行的战勤保障体系,对提升队伍跨区域、长时间作战,高效处置灾害事故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现代消防救援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对战勤保障有了更高的要求,适应新形势发展需要,切实提高战勤保障队伍的战斗能力,有效整合社会和救援队伍资源,为消防救援队伍完成灭火抢险救援任务提供有力保障成为当务之急。
关键词: 大应急;战勤保障;消防
DOI:10.12721/ccn.2024.157432
基金资助:

1消防战勤保障的特点

1.1战勤保障突发性。随着“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要不断深入,消防救援队伍面对的灾害事故类型越来越多,火灾形势越来越复杂。这些事故的发生都具有多样性和不可预见性,这就使的消防救援队伍每次执行任务都是临时的且紧迫的,且事态发展难以预测,时间长短未知,这使得战勤保障在“量”的方面难以把握。因此,必须根据任务变化和形势变化,不断调整保障措施,迅速作出反应,以高效完成保障任务。

1.2战勤保障难预测性。由于各类灾害事故发生的时间、地点不确定,既可能发生在繁华的城市中心也可能发生在偏僻的乡村,既可能发生在河流湖泊也可能发生在草原森林,既可能发生在地震现场也可能发生在矿井救援现场等等。不同时间、不同地点、不同类型的灾害事故救援,所需要的战勤保障方式和内容都有所不同,这就大大增加了战勤保障工作的复杂性和不可预见性。

1.3战勤保障难度大。现在各类灾害事故出现多样性和复杂性,烟气毒害、混合爆炸等极易导致消防员在瞬间遭遇意外,消防救援人员面临极大的体能消耗和装备器材损耗,战勤保障部门必须在最短时间内,以最高效的速度为一线作战人员提供坚实的安全防护、体力保持、后援支持、技战术运用以及战斗意志力和信心方面的保障与支持。此外,灭火和抢险救援任务涉及多部门协同配合,增加了组织指挥的复杂性。

2消防战勤保障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

2.1联勤联动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消防救援队伍虽然在政府的统一领导下,与部分单位签订了社会联勤联动协议,建立了一定的联动联勤机制,但仍然存在联勤联动的机制还不顺畅,信息共享不够全面,政府资源整合不够充分的问题。在执行灭火抢险救援保障任务上,与社会单位相关保障还具有一定的被动性,不能很好地建立起一整套完善、细致的协调和联络制度,同步保障效果并不理想。尤其面临重特大灾害事故处置时,现有装备机制无法满足实战需求。导致救援力量结构不尽合理、运行不够顺畅,不能实行整体联动,难以形成救援合力。

2.2战勤保障建设基础有待进一步提高。战勤保障基础尚处于较为薄弱环节,战勤保障物资储备存在局限性、保障装备未配备到位、物资储备缺乏科学性、管理制度不完善、无法满足备战和作战需求等问题。多数战勤保障单位没结合当地经济、产业结构和重大危险源等重要因素做出科学论证与评估,致使消防救援队伍各类战备物资的储存与配备上同地方经济的发展需求不相一致,保障能力滞后,也未根据区域重大危险源分布规律和实战需求,制定科学合理的保障物资储备计划,使得存储物资缺少实用性针对性,不能达到物尽其用的效果。

2.3战勤保障训练机制有待进一步补充。消防救援队伍战勤保障流程主要是以预先制定的战勤保障预案为主,鉴于保障过程中缺少科学的保障模拟演练和基础性训练,轻视实战化和协同化训练,导致大多数战勤保障预案与灭火救援预案衔接不紧,未依据灾害层级划分等重要因素切实制定战勤保障响应方案。

3推进消防救援队伍战勤保障体系建设的措施

3.1依托政府和社会资源,合理规划战勤保障体系。紧贴消防救援队伍“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求,完善各地应急装备物资储备中心建设,加强智能仓储设备、模块化战勤保障车辆、标准化储运模块、智能化投送设备等配备,加大物资储备规模,补齐72小时保障类装备物资,完善储备结构,提升模块化储运、机械化投送,适应“全灾种、大应急”职能拓展,全面推进全要素、全链条、数字化战勤保障体系建设[1]。
3.2建立应急装备物资保障联勤协作机制。一要主动与当地发展改革、财政、粮食物资储备、卫生医疗、民航、铁路、交通等部门进行对接,建立应急装备物资保障联勤协作机制。应急装备物资配送协作机制应与大型物流、商场超市、餐饮、装备生产修理等企业建立,确保优先装卸、分拣、仓储等环节得以落实,从而为应急装备物资的调配、分发、供给提供接力保障。市级、县市区级战勤保障消防站要满足全要素、全链条、立体化的保障能力。定期开展全要素、多部门、跨区域、跨昼夜的联勤保障演练。二要积极向政府请示汇报,加大车辆器材装备的经费投入。消防救援队伍是政府处置社会重大灾害事故的中坚力量,主动依靠政府推动各级政府将消防战勤保障建设纳入政府应急救援体系建设中,将物资储备、战勤保障机构运行、日常维护及相关人员培训等经费纳入地方财政预算,并按一定比例逐年增加,形成长效保障机制。加大战勤保障车辆投入,配齐“六车联保”所需的饮食保障车、宿营车、淋浴车、被服洗涤车、冷藏车、盥洗车等战勤保障车辆,从而优化装备配备,全面推动战勤保障体系建设向纵深发展。
3.3加强消防战勤保障区域体系的建设。构建完善的救援队伍战勤保障机制,首要任务是根据实地状况,编制科学合理的建设规划,制定符合当前发展与长远建设需求的消防战勤保障体系建设标准。对此,应明确营地建设、器材装备、人员配备及保障行动等方面的具体规定。其次,需建立完善的联勤联动机制,推动各级政府将消防战勤保障纳入公共突发事件应急管理体系。制定专门的消防应急社会联勤保障实施方案,明确装备物资种类、供应方式、应急要求及联络办法,形成政府统一协调、消防救援队伍主导和社会单位积极参与的战勤保障格局。再者,完善预警机制,推动地方应急办牵头,组织消防、交通、通信、卫生、环保等联勤联动部门建立应急联动保障网络,建立健全经常性联席会议制度,及时通报应急信息、发布等级预警信号,提前部署物资储备、筹措、调运工作,构建先行保障、主动保障和集中保障相结合的保障体系机制。

3.4依托科学手段,打造信息化战勤保障体系。依托信息化手段,实现战勤管理与灭火抢险救援数据全方位互通互联,是构建信息化战勤保障体系的终极目标。通过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支持,战勤保障能第一时间充分了解一线消防救援队伍的实际需求,根据数据及时整合装备物资。同时根据信息平台构建救援险情数字化模型,通过模拟结果作为指挥决策参考依据来适时调整战勤保障模式,实现从作战到生活全方面物资灵活保障和补给。最终,战勤保障体系的信息化数据能极大帮助消防救援队伍了解各项装备物资的存储与供给情况,以便于对现有资源的充分利用与调配,从根本上提高了消防救援队伍的实际作战能力[2]。

4结束语

加快构建完善的战勤保障体系是“全灾种、大应急”的任务需要,是应对多样化应急救援任务的迫切需要,是打造战斗力新的增长极的客观要求,是筑就现代消防后勤的有利支撑,确保消防救援队伍在应急救援工作中的战斗力,我们必须紧密依托各级党委政府及社会各方的大力支持,科学规划、合理建设,走战勤保障专业化与社会化相融合的发展道路,以提升战勤保障能力为核心,不断强化消防救援队伍的战斗力,为国家社会经济的发展和人民群众的安居乐业提供更大的保障。

参考文献

[1]王建伟,王佩.如何提高消防救援队伍战勤保障大队保障能力[J].消防界(电子版), 2021, 7 (15): 59-61.

[2]吴恢庆.消防救援队伍现代化战勤保障体系的构建策略[J].消防界(电子版), 2021, 7 (19): 46-4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