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FPFD)是临床常见病,是指因盆腔支持结构缺陷、损伤、退化或功能障碍等引起的疾病,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常见类型有盆腔器官脱垂(POP)、性功能障碍(SD)、尿失禁(UI)、大便失禁(FI)等[1]。研究发现,妊娠和分娩可造成直接的肌源性损伤,是引起FPFD的主要因素,无论是阴道分娩或剖宫产均可引起盆底功能受损,FPFD给产妇带来的困扰和危害较大,故给予产妇盆底康复护理尤为重要[2]。盆底康复护理可通过指导产妇练习一系列综合、科学、系统的康复措施而促使产妇盆底肌肌力增强,以此改善产妇盆底功能。该护理虽效果显著,但其实施时机仍存在较大争议。本研究即探讨了不同时机盆底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和护患关系的影响,详细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22.1~2023.1期间在我院分娩的150例产妇,随机将其分为2组,即对照组(75例,年龄25~45岁,平均30.87±4.01岁)和研究组(75例,年龄25~45岁,平均31.02±4.63岁)。两组产妇基线资料无差异(P>0.05),能进行组间对比。本次研究纳入的所有产妇均存在不同程度盆底肌功能受损,并且均同意参与此次研究。
1.2方法
两组均采取盆底康复护理,对照组在产后半年到一年开展,研究组在产后42d到3个月开展,具体措施:(1)康复评估:对产妇进行康复评估,评估其盆底肌肌力、肛门和括约肌功能、盆底神经功能状况等,完成专科查体,并完成尿失禁诱发实验、尿流动力学检查、尿垫实验等检查,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盆底康复护理措施;(2)健康教育:对产妇进行系统、全面的健康教育,向其讲解产后盆底功能下降原因、FPFD发生原因、常见类型、危害性、预防方法、盆底康复的重要性、康复措施、注意事项等,耐心解答产妇提出的疑问,使其认知度提升,主动参与到盆底康复中;(3)康复护理措施:盆底肌训练,指导产妇进行肛提肌训练,协助产妇取平卧位,在平卧位下弯曲膝盖,指导产妇深呼吸,将臀部肌肉收紧,紧闭尿道、阴道、肛门向上提肛,持续收缩盆底肌不低于3s,尽量控制在5s左右,收缩后松弛2~6s,5~10min/次,2~3次/d;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遵医嘱给予产妇生物反馈联合电刺激治疗,选取神经肌肉刺激治疗仪进行治疗,产妇取仰卧截石位,在其阴道内置入清洁电极,全面评估产妇盆底状况,根据评估结果确定治疗方案,治疗方案:会阴收缩、电刺激、I类肌肉强直收缩训练、II类纤维初级训练、会阴肌肉控制功能训练、尿急-功能性的训练、整体盆底肌肉增强训练等,每次选择两种方案,30min/次,2次/周。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盆底功能、护患关系。盆底功能用盆底肌肌力评价,采用指检法测定,0~Ⅴ级,0级最弱,Ⅴ级最佳,Ⅲ级以上为及格。护患关系通过产妇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满意度用我科自制表调查,主要分为非常满意、较满意和不满意三项,总满意率=非常满意率+较满意率。
1.4统计学方法
使用SPSS22.0软件,采用χ2检验,P<0.05为数据有差异。
2 结果
2.1两组护理前后盆底肌肌力对比
盆底肌肌力: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详见表1:
表1两组护理前后盆底肌肌力对比[n(%)]
2.2两组护理满意度对比
总满意率:研究组更高(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n(%)]
3讨论
产妇在妊娠期由于子宫增大、重力作用对盆底肌肉的慢性牵拉和压迫,造成不同程度的软组织损伤,同时妊娠期松弛素激素释放可促使盆底组织的胶原代谢改变,使得盆底支持结构减弱,分娩时胎头压迫盆底,盆底肌肉拉伸和扩张,使盆底发生结缔组织间分离,加之分娩时腹部肌肉松弛、阴道腔扩大、阴道壁松弛以及器械助产、难产等机械性损伤等导致盆底功能损伤,进而诱发FPFD,FPFD严重降低了产妇的生活质量,也可导致产妇出现抑郁、焦虑等情绪障碍,故需加强产妇的护理[3]。以往采取的常规护理虽应用时间长,但其仅重视基础护理,改善产妇盆底功能的效果欠佳,需联合其他护理。
盆底康复护理是指综合应用康复技术,改善、重建、恢复产妇在妊娠和分娩中受到的盆底功能损伤,预防与干预FPFD的护理。产后盆底康复护理可促进产妇受损的肌肉和神经恢复,改善远期盆底状况,降低因解剖改变引起的FPFD机会。盆底康复护理虽可有效改善产妇盆底功能,但康复开展时机的不同,效果也不同。临床实践发现,盆底康复护理开展的越早,产妇盆底功能恢复的就越好,现临床上认为盆底康复护理开展的最佳时机为产后42d到产后3个月内[4]。本研究选取了共150例产妇,随机分组后分别在不同时机开展了康复护理,结果显示,盆底肌肌力:研究组改善更明显(P<0.05),总满意率:研究组更高(P<0.05),可见与产后半年到一年相比,产后42d到产后3个月开展盆底康复护理效果更佳。
综上所述,产后42d到产后3个月开展盆底康复护理效果显著,可促使产妇盆底功能得到有效改善,并利于增进护患关系。
参考文献:
[1]邱世文.不同时机实施盆底康复护理对产后盆底功能恢复影响分析[J].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000(05):146-147.
[2]周春.不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时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尿失禁的影响[J].中外医学研究, 2020, 18(016):3.
[3]彭慧星,秦少珠.不同产后盆底康复治疗时机对产后盆底功能障碍患者盆底功能及尿失禁的影响[J].中国医药科学, 2021,11(014):89-92.
[4]耿慧枫,周奋翮,庄薇.不同盆底肌训练开始时间对高龄初产妇产后盆底功能的影响[J].河北医药, 2022,044(16):2443-24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