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策略研究
魏晟昊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魏晟昊,. 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策略研究[J]. 现代康复医学,2024.2. DOI:10.12721/ccn.2024.157020.
摘要:
自闭症作为精神类疾病的一种,近年来,自闭症发病率呈几何模式增长,我国进入2020年,自闭症患病率约1/68,其中,以学龄前儿童居多。儿童作为家庭的希望,国家的未来,采取一定措施,对自闭症儿童康复训练,帮助自闭症儿童克服功能障碍,实现自闭症儿童康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自闭症儿童为研究对象,对康复方法与治疗策略进行积极探究,期望对自闭症儿童康复治疗的研究发展有所助益。
关键词: 自闭症儿童康复辅助治疗
DOI:10.12721/ccn.2024.157020
基金资助:

引言

自闭症又称孤独症,由美国临床医学家Lea Kanner首次提出,自闭症通常病发于婴幼儿时期,婴儿半岁时开始表现出自闭症症状,症状会随着年龄增长而趋于平稳,然而患者终生难以治愈。研究发现,自闭症受遗传因素、神经生理学因素、母体孕期与围产期并发症影响,除此之外,家庭环境以及社会压力也会造成儿童自闭症。自闭症儿童会出现社会交往障碍、刻板行为、兴趣局限、智力低下、语言交流障碍等问题,自闭症儿童终生受病痛折磨,并且,给家庭、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因此,探究自闭症的康复治疗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一、自闭症儿童特征表现

(一)行为特征

自闭症儿童存在重复刻板行为、进攻行为、自残行为、自我激励行为。关于重复刻板行为,指的是自闭症儿童对于同一性极其执着,他们拒绝事物的多样性和生活规律发生变化,如喜欢同样的颜色、吃同样的饭菜、物品摆放固定的位置,当出现变化,他们就会非常排斥。关于进攻性行为、自残行为,指的是部分自闭症儿童存在攻击他人或自伤行为,如敲打、咬伤自己或他人。关于自我激励行为,指的是自闭症儿童处于自我封闭状态,拒绝他人的关心和碰触,然而,他们为了寻求感官刺激,摇晃身体、摆弄胳膊。

(二)生理与认知特征

自闭症儿童在生理特征上表现为感觉异常,在认知特征表现为语言交流障碍、社会交往缺陷、智力异常、注意力分散。

关于感觉异常指的是自闭症儿童对于特定的形状、颜色、声音,表现出较高的敏感度。有着敏感的嗅觉和味觉,然而,对于疼痛不敏感。在视觉上,自闭症儿童避免正视。关于语言交流障碍,指的是自闭症儿童语言交流能力较低,他们拥有自己独特的语言方式,运用语言有限,无法使用连贯的句子进行表达。关于社会较为缺陷,指的是自闭症儿童缺乏与社会情感互动,不能同他人建立伙伴关系、依恋关系。关于智力方面,大部分自闭症儿童存在一定的智力障碍,对抽象概括没有概念。然而,存在部分自闭症儿童对某一方面具有天赋。在注意力和记忆力方面,自闭症儿童通常注意力分散,然而有很强的数字记忆、视觉记忆能力。

二、现阶段自闭症儿童治疗途径

(一)行为干预治疗

行为干预治疗对于改善自闭症症状具有良好的效果。应用行为分析疗法基于条件反射理论,采用刺激、反应、强化的方式,用鼓励的方式进行强化,如口头表扬、食物奖励、奖状,帮助自闭症患儿认识正确行为,其中密集干预疗法效果较好。早期的丹佛模式应用于1岁到4岁婴幼儿,对于提升患儿认知能力、生理能力有良好效果。

(二)心理干预治疗

自闭症儿童大多难以控制自身行为,存在较大的情绪波动。心理干预治疗可以给予患儿正确的情绪引导,帮助患儿消除紧张、恐惧的情绪,在治疗干预的过程中,对患儿进行包容和鼓励,耐心解释患儿错误行为的原因,并且予以纠正,医生用患儿建立起良好的情感沟通,应用心理干预治疗手段,能够起到舒缓自闭症儿童情绪的作用。目前,美国心理学家Getstein提出的“人际关系发展干预”理论,提供了相应的训练课程。

(三)感觉统合训练

自闭症儿童由于感觉统合系统失调,对刺激存在反应不足或过剩的问题。因此,可进行感觉统合训练,刺激触觉、前庭以及本体觉,训练自闭症患者粗大以及精细运动技能,刺激神经系统部分通路,帮助患儿确立自主性,发展脑功能。感觉统合训练具备游戏的特性,主要训练项目包括荡秋千、蹦蹦床、平衡木、滑板,因此,治疗方式易于患儿接受,同时,在对患儿运动知觉和认知功能治疗上,具有良好的效果。

(四)医学治疗

关于医学治疗通常采取药物疗法。现阶段,医学上还没有根治自闭症的药物,仅仅只能起到抗抑郁、抑制中枢兴奋的作用,减少患儿自伤行为。例如,维生素D、利培酮、乙酰胆碱酶抑制剂,除此之外,中医针灸也可以进行辅助治疗。不过,这些药物仅仅起到缓解症状的效果,同时,药物本身也会产生一定的副作用,甚至会对患儿造成二次伤害。

三、自闭症儿童辅助康复策略

(一)支持性康复环境构建

自闭症儿童康复需要构建良好生态环境,如以植物景观为基础,通过植物的物态性、季节性对于人的感官实现良性刺激,降低患儿面对外界环境的压力感和不舒适感。关于支持性康复环境构建,可以采取自然环境与治疗手段相结合的方式。第一,营造合适的生态环境,可以采取控制温度环境、创造舒适的风环境、营造安静的声环境等措施。第二,划分景观空间。可采取自然式和规则式布局,还原自然景观环境。第三,建造治疗区,如动物治疗区、园艺体验园、冥想休闲区、统感器械游戏训练区。通过多样化的景观功能区,提高患儿自我恢复能力,加强自闭症康复疗效。

(二)音乐疗法

音乐治疗模式对于患儿认知能力、情绪控制、社会交流能力的提升具有明显作用.采用音乐疗法的具体策略包括,第一,聆听法。让患儿聆听过滤好的音乐,音乐类型可以针对患儿的病情特点进行选择,如节奏强烈的正性曲音乐、旋律优美的中性曲音乐、起伏较小的负性曲音乐,利用音乐有效刺激患儿大脑皮层。第二,再造法。即引导患儿学习唱歌,进而让患儿参与到团体活动中。如利用《小动物怎么走》,让患儿模仿动物走路姿势,提供患儿展示平台,引导患儿积极表现自己。第三,即兴法。即引导患儿随心所欲的演奏,或是一对一治疗,或是集体治疗,帮助患儿融入到周围环境中,改善患儿人际交往障碍。

(三)沙盘游戏法

沙盘游戏作为“非语言”疗法,即治疗方法无需语言,给予自闭症儿童提供开阔的场地、沙子、水、玩具,让患儿在专属于自己的自由空间中发挥想象力,将自己内心的想法利用沙盘进行表现,充分尊重患儿的意愿,激发患儿自我治愈潜能。采用沙盘游戏法,虽然,对于年龄较小的患儿而言,存在不能灵活应用玩具的情况,因此,存在较多的重复行为。然而,由于起大脑神经系统结构可塑性较强,随着操作沙盘次数的递增,想象力得到激发,有助于消除恐惧心理,打开内心封闭的世界,进而将游戏中获得信任转移到生活中。对于治疗师而言,要给患儿提供好开放的游戏空间,在游戏过程中,要尝试与患儿积极沟通交流,对患儿沙画作品进行拍照,分析患儿内心深处问题,为患儿康复提供可能。

结语

自闭症儿童沉默寡言封闭自身情感,治疗师需要有更多的耐心和爱心。现阶段,自闭症的医学治疗仅在急性期开展,后期需要极长的时间进行康复训练。关于自闭症儿童治疗途径,本文提出行为干预治疗、心理干预治疗、感觉统合训练以及医学治疗,而关于自闭症儿童辅助康复策略,可采取支持性康复环境构建、音乐疗法、沙盘游戏法等策略。相信随着治疗技术的发展,康复治疗也会实现新的突破。

参考文献

[1]沈兰玲.沙盘游戏疗法结合关键反应训练对缓解自闭症儿童负性情绪的效果[J].慢性病学杂志,2023,24(11):1684-1687.

[2]熊淑萍,李文炜,王坚.自闭症儿童康复路径国内外研究现状[J].中国健康心理学杂志,2022,30(12):1902-1908.

[3]王媚雪,翟洪磊.基于沉浸理论的自闭症儿童体感游戏交互设计[J].包装工程,2021,42(16):85-9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