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
李岩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岩,.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康复护理效果分析[J]. 现代康复医学,2023.6. DOI:10.12721/ccn.2023.157056.
摘要:
目的:分析康复护理在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中应用价值。 方法:选取截至2023年 8月近一年内我院收治的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102例,依不同护理方法平均分为两组,各51例,分别行常规护理和综合康复护理,对比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行综合康复护理的试验组肢体康复评估(Fugl-Meyer)、生活能力评定指数(Barthel)的评分均优于参照组,P<0.05;对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进行评估,即生活能力、机体功能、心理状态、社会功能评分,试验组改善程度强于参照组,P<0.05.。 结论:康复护理应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临床治疗中对患者肢体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升有积极意义,值得应用。
关键词: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康复护理;肢体功能;生活质量
DOI:10.12721/ccn.2023.157056
基金资助:

急性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急、病情重、致死率高等特点,患病后导致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日常生活受严重影响[1]。对于该病患者实施多方面康复护理,对患者病情改善、重拾生活信心有重要意义[2]。为进一步探讨康复护理的效果,选取102例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研究,反馈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基本资料

102例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为2022年8月-2023年8月期间收治,将患者随机分为两组,行常规护理的为参照组,51例,年龄57-86岁,男女各 29例,22 例,均龄(60.39±4.61)岁。行康复护理进行干预的为试验组,51例,年龄56-86岁,均龄(62.72±4.89)岁。两组患者临床资料无明显差异,P>0.05,可比较。所有患者对本次研究知情并签同意书。

1.2方法

1.2.1参照组 该组患者行常规护理,即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日常服药、饮食,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对于偏瘫患者,做好褥疮、肺炎等预防护理,帮助患者定期翻身、叩背等。

1.2.2试验组 该组患者行康复护理,即对患者进行综合性的康复指导,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心理康复指导。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受疾病影响,肢体功能、生活质量受到较大影响,心理承受较大打击。对此护理人员一定要做好患者的心理指导,主动与患者交流,了解他们的心声,耐心解答患者的疑惑,缓解患者内心的焦灼和恐惧。对于治疗缺乏信心患者,可以向患者分享以往治疗成功案例,向其讲解经过有效治疗身体能达到的理想状态,帮助患者以更为乐观、从容的心态面对治疗。2)语言能力的恢复护理。根据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患病后常见的语言功能障碍问题,护理人员可开展文字、表情、肢体动作等多种方式训练,帮助患者进行舌头锻炼,练习听语指图、听语指字,简单发声等,帮助患者最大可能恢复语言能力。3)吞咽功能恢复护理。由于缺血性卒中对大脑局部功能造成损伤,可能导致患者的吞咽功能出现障碍,无法自行进食,这不仅对患者的日常生活造成影响,更会对患者的心理造成极大打击。护理人员还应对患者开展吞咽功能的恢复训练,日常可进行鼓腮、张嘴、伸舌、吞咽和咀嚼等基本动作的训练,在初期可进行适当的进食练习,从流食到普通食物,不断提升患者的吞咽功能,帮助患者尽早实现康复。4)日常功能锻炼。缺血性脑卒中发生后,患者肢体功能受影响,多存在长期卧床的情况,可能诱发褥疮、肺炎、深静脉血栓等不良症状,对此护理人员可指导患者适当开展功能训练。5)生活功能训练。主要对患者四肢协调功能进行锻炼,可对日常的习练、穿衣、吃饭等生活内容进行联系,帮助患者提升自理能力同时,还能增强对抗疾病的信心,提升治疗积极性。

1.3观察指标

对患者护理后的肢体康复情况和Fugl-Meyer 分数、Barthel 指数进行统计,评估护理效果。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6.0软件进行数据统计,计量资料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表示,分别有t值和卡方值检验,P<0.0.5,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Fugl-Meyer、Barthel 指数对比

经数据统计,试验组患者Fugl-Meyer、Barthel 指数均优于参照组,P<0.05,具体数据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Fugl-Meyer、Barthel 指数对比(x̄±s)55.png

2.2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

对两组患者护理后生活能力、心理状态、社会功能以及机体功能改善情况进行评估,试验组各项指标评分高于对参照,P<0.05,说明康复护理对患者身体恢复优于常规护理,具体数据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对比(x̄±s)56.png3讨论

中老年是急性缺血性脑卒中主要发病群体,由于患者免疫力低,一旦发病,会对身体造成较大损伤,使语言功能、吞咽功能、行走功能等出现损伤[3],影响日常生活。常规护理措施较为单一,无法满足患者恢复自理能力的急切需求,而康复护理从患者心理、身体等多方面进行综合康复干预,作为一种新型护理方式,可以帮助患者在早期进行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脑补血液流通,改善病情,更为重要的是帮助患者改善生活质量,重拾生活信心。本次研究中,行康复护理患者Fugl-Meye评分r、Barthel 指数均得到显著改善,且患者生活质量评分也明显高于参照组,P<0.05.

总之,康复护理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的肢体功能、生活质量改善有积极意义,值得应用。

【参考文献】

[1]周颖.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影响[J].齐 鲁护理杂志,2018,24(5):22-23. 

[2]吴美霞.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对其肢体 运动功能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8,12(21): 139-140.

[3]陈连华.临床护理路径用于急性缺血性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效果 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实用医药,2018,13(35):157-158.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