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
李宁 杨喆 魏起龙 田银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李宁 杨喆 魏起龙 田银波,. 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J]. 现代康复医学,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023.
摘要:
目的:探讨膝关节损伤使用早期康复介入的效果。方法:选择5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研究组使用早期康复介入+常规护理,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对比组间差异。结果:对比康复优良率发现研究组更高,对比干预后HSS评分发现研究组更高,WHOQOL-BREF评分的对比为研究组更高,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HSS评分为P>0.05。结论:膝关节损伤使用早期康复介入的效果理想。
关键词: 早期康复介入;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
DOI:10.12721/ccn.2024.157023
基金资助:

膝关节损伤在临床上常见,发生率高,疾病发生后,严重影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导致患者生活质量下降。因此,除了给予患者实施及时治疗外,还需要做好预防,开展早期康复介入,对促进患者康复效果提升[1],至关重要。本组实验选择54例患者,探讨膝关节损伤使用早期康复介入的效果。

1 资料和方法

1.1资料

选择54例膝关节损伤患者,选取自2021年4月至2023年5月,随机数字表法分组后,均27例。研究组:男女是15/12,年龄22-44(29.26±1.33)岁,对照组:男女是14/13,年龄21-45(29.25±1.32)岁。性别和年龄无显著差异(P>0.05)。

1.2方法

对照组使用常规护理,指导患者保持良好心态,为患者制定健康膳食计划,要求患者适当摄入促骨骼恢复食物,避免吃刺激性食物等。

研究组使用早期康复介入+常规护理,其中早期康复介入的操作是:(1)在术后1-2d,对患者生命体征进行细致观察,参考患者康复状况,制定对应康复训练计划,给予患者实施睡眠护理、生活护理以及心理护理等。针对股四头肌训练、直腿抬高训练等运动进行专业指导,在股四头肌训练过程中,要求患者紧绷腿部肌肉,保持15秒,根据个体情况,将适当的训练强度设定。在直腿抬高训练过程中,缓慢抬高患者患肢并控制40°角度。(2)完成手术后第3-4d,开展专业指导,指导患者实施膝关节屈伸锻炼。(3)完成手术后的第7d,针对行走和站立训练开展详细康复指导。协助患者站立5至10分钟,在此期间,密切观察患者表情以及站立时不适感,及时调整。此外,在进行行走训练时,也需要详细指导,确保步态和姿势正确,包括正确脚部放置、步幅控制、膝关节适当负荷,帮助患者建立正确的行走习惯。

1.3观察指标

对比康复优良率、HSS评分(膝关节功能评分量表)、WHOQOL-BREF评分(世界卫生组织生存质量测定量表简表)。

优秀:膝关节活动范围超过90°;良好:60°至90°之间;较差:低于60°。康复优良率=优秀率+良好率。

1.4数据检验

采用SPSS 25.0软件,χ2检验和t检验,结果以率(%)和[x̄±s]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比康复优良率发现研究组更高,对比干预后HSS评分发现研究组更高,WHOQOL-BREF评分的对比为研究组更高,P<0.05;对比两组干预前HSS评分为P>0.05。

表1 比较两组康复优良率(%)

截图1744006620.png

表2 比较两组干预前后HSS评分(分)

截图1744006631.png

表3 对比两组WHOQOL-BREF评分(分)

截图1744006643.png

3 讨论

膝关节的损伤率在临床上关注很多,分析原因,主要是膝关节骨性关节炎,对于中老年人来说,容易导致活动障碍出现。在近几年来,膝关节损伤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因为患病,患者生活质量显著下降。因此,在患者的康复训练期间,采用早期康复介入方法,可以对患者治疗效果进行更有效提升。

本文采用分阶段康复指导,根据患者恢复情况进行相应训练。根据患者术后第1天、第2~3天、1周后情况,针对性指导其康复治疗。在患者的康复训练中,无论开展膝关节屈伸锻炼还是行走、站立练习,均可以明显提升患者早日康复效果。在患者的干预过程中,通过进行有组织、有计划的康复活动,可以对患者的疾病的认知进行增强,促进患者自我管理意识提升,促进患者对疾病进行正确对待。运用健康教育和功能锻炼,可以帮助患者更好控制病情,获得良好治疗效果。在术后,患者担心手术效果未能达到预期,因此,给予患者实施早期康复介入治疗中,需要开展心理辅导,疏导患者不良情绪,可以促使患者积极配合介入治疗。分析得出,在早期康复介入治疗阶段,集中关注患者负性情绪缓解。首先,密切观察患者表情、言辞和行为,对患者是否存在负面情绪进行识别。同时,与患者家属良好沟通,引导患者家属在言语和行动上向患者提供积极言语支持[2]。给予患者提供家庭支持,可以促进患者家属在心理上极大支持患者的康复过程。针对患者的负性情绪,深入了解根本发生原因,例如手术后的疼痛、功能障碍或者对手术效果的担忧等因素,通过开放性沟通患者,可以对患者的心理状况进行更全面了解[3],促进患者使用的康复计划有针对性。在给予患者实施早期康复介入治疗的同时,指导患者对作息时间进行合理安排。通过规律作息,促进患者生理和心理的平衡,帮助患者积极应对康复训练,促进患者身体的康复。若患者存在睡眠障碍,实施特定干预,例如制定良好的睡眠习惯、提供舒适的睡眠环境,还要注意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和饮料等[4],将患者的睡眠质量提升。在康复训练方面,开展被动锻炼,促进患者关节的灵活性,改善患者功能。同时,给予患者实施全面关怀,开展生活护理、心理护理、饮食护理等,意义重大。心理护理方面,通过心理支持、心理咨询等手段[5],促进患者在康复过程中的情绪波动减小,饮食护理中,进行相应指导,通过营养补充,提供身体所需养分,促进患者有效修复受损组织和软骨[6]

本组实验得出:(1)康复优良率对比:研究组更高,提示早期康复介入可以将膝关节损伤患者康复水平提升。P<0.05,提示这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干预后HSS评分对比:研究组更高,提示早期康复介入可以积极影响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恢复。P<0.05,提示这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3)WHOQOL-BREF评分对比:研究组更高,提示早期康复介入可以显著正面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P<0.05,提示这一差异有统计学意义。(4)干预前HSS评分对比:两组对比结果P>0.05,提示在治疗开始前,两组患者的膝关节功能水平并没有显著差异。

总结得出,膝关节损伤使用早期康复介入的效果理想,患者康复优良率更高,膝关节功能改善,生活质量提升。

参考文献:

[1]马海涛,朱立宁,杨乾滋等.早期康复介入对膝关节损伤治疗效果的影响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2022,38(25):160-162.

[2]门丹丹.早期康复护理干预在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护理中临床效果[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1,21(11):146-147.

[3]张立音,邹文燕.早期康复护理在膝关节损伤患者中的应用价值[J].医学食疗与健康,2021,19(02):87-88.

[4]宋扬,张苏燕. 快速康复外科护理应用于急性膝关节损伤手术患者的效果[J]. 中国民康医学,2023,35(16):187-189.

[5]孙伦伦. 康复训练在膝关节损伤三联症患者膝关节镜下交叉韧带重建术后的应用效果[J]. 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23,8(9):137-139.

[6]盖洪霞. 膝关节损伤关节镜术后的早期康复护理效果观察[J]. 中国伤残医学,2021,29(19):51-52.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