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干预
黄莉 雍波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黄莉 雍波,. 术中低体温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及护理干预[J]. 现代康复医学,2023.10. DOI:10.12721/ccn.2023.157096.
摘要:
目的:探讨术中低体温对术后病人麻醉后恢复的影响,探讨有效的护理干预方法。方法:选择我院2020年1月-2021年1月全麻开放手术66例,采用计算机随机分组,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在手术过程中保持体温34.5℃~35.8℃,观察组采用术后保温的方法。对两组病人的麻醉恢复状况进行比较。结果:两组病人的排尿量、拔管时间无明显差别(P>0.05),但观察组与对照组相比,引流速度、苏醒时间明显缩短(P<0.05)。结论:病人在麻醉恢复的过程中,低体温对病人的病情有很大的影响,所以在手术过程中要做好保暖的护理工作,从而为病人术后的康复提供保障。
关键词: 护理干预;麻醉恢复期;低体温;护理
DOI:10.12721/ccn.2023.157096
基金资助:

在手术过程中,儿童手术、老年手术、大型手术、长期手术等都会导致体温过低。术中降低体温会引起术后交感神经张力的升高,从而影响外周血管的收缩功能,使外周血管的循环阻力增大,血液粘稠度升高。有资料表明,术后低体温的病人,死亡率要比一般的病人高得多。近年来,对术中低体温麻醉恢复效果的研究日益受到重视。本文探讨了术中低体温对病人在麻醉恢复过程中的作用,并提出相应的护理措施。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研究选取2020年1月~2021年1月在我院进行全麻开放手术的病人66例,采用计算机随机抽样方法,将病人分为观察组33例和对照组33例。对照组中患者男17例,女16例,年龄在32岁至48岁,平均年龄为(34.07±2.43)岁;观察组中患者男19例,女14例,年龄在30岁至50岁,平均年龄为(35.16±3.17)岁。两组患者的基础资料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对照组为普通外科手术,手术时体温为34.5℃~35.8℃。观察组24例病人在术中做好保暖工作,加强护理措施,通过及时保暖,提高手术室内的温度,使用加热液体等护理方法,输液时使用电子液体加温仪加热,使体温在33℃~36℃,冲洗液用水温箱加热至37℃,手术期间体温维持在35.7℃至36.5℃。全部病例均采用全麻联合静脉吸入。麻醉前使用的药物包括0.01毫克/千克阿托品和0.2毫克安定。麻醉诱发:咪唑安定0.15-0.2毫克,硫贲妥钠1-2毫克/千克,芬太尼3毫克/千克,维库溴铵0.1毫克/千克。术中继续使用异氟烷,间断静脉注射维库溴铵,2h后口服咪唑安定5mg。在21-24℃的环境下进行手术。

1.3观察指标

观察并记录病人刚进手术室时、术中冲洗后、术后2个小时的肛温、血压和心率。术后观察患者术后至拔管的时间,清醒的时间,尿量,腹腔内渗出物的引流情况。

2结果

2.1研究显示

术后对照组患者的尿量(44.26±6.65)ml/h、拔管时间(20.65±7.87)min均与观察组尿量(46.22±7.43)ml/h、拔管时间(18.87±7.21)min不存在组间差异(t=1.013,t=0.761,P>0.05),而观察组引流量(11.41±9.30)ml以及完全清醒时间(47.44±7.65)min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引流量(11.41±9.30)ml以及完全清醒时间(48.44±7.65)min(t=3.688,t=10.207,P<0.05)。

3讨论

低体温是手术中常见的症状,主要包括压疮、呼吸循环障碍等,直接影响麻醉和手术的进行,继而影响麻醉的恢复。低体温对病人有多方面的影响,包括代谢、颅脑灌注、术中低氧血症、脏器功能等,持续低体温度会导致呼吸循环和代谢紊乱。很多因素都会导致外科病人的体温发生改变,造成低体温的主要因素有:①输注过多的低体温液体;②术中暴露时间较长,切口较大,术后热损失较大;③手术室内环境较冷,生理盐水不加温;④全身麻醉和肌肉松弛后,体内产热降低,对体温调节的保护性作用受到抑制。这些因素都会造成手术过程中的热量散失,从而影响病人的体温。已有研究显示,在低体温状态下,NE在机体内的含量会增加,但在低体温状态下,NE的含量却没有改变,这可能是由于NE所致。低体温会导致血液粘度增加,外周循环阻力增大,这也是导致血压升高的原因之一。震颤和躁动会引起氧耗量的升高,从而使心跳加快。体温过低会导致血小板的数目和功能受到抑制,在复温4小时后仍不能恢复。

本研究中,在常规的术中温度防控护理下,改良前的再次气管插管和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分别为0.98%和2.54%,改良后的拔管时间和苏醒时间明显缩短,病人的自主呼吸也更快,这说明术中低体温对病人的手术恢复有很大的影响,只要能控制好低体温,病人就能受益。但需要指出的是,手术前服用水电解质等措施的效果还需要进一步观察,而且也不是每个人都适合,比如糖尿病,服用水电解质会引起血糖上升,从而增加心脑血管事件的发生。低体温能使机体各器官的代谢率下降,对机体起到一定的保护作用;在手术过程中,低体温会对人体的免疫系统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从而导致凝血机制的紊乱,从而影响到身体的各个系统的功能,从而导致血压下降、心率加快、心脏传导障碍等一系列的并发症。术中低体温可引起心肌氧耗量及功的增加,加重心脏负荷,损伤心脏功能,诱发突发事件;同时也会导致患者术后出现大量出血,苏醒时间延长,并发症增加,手术中注意保暖,可以防止出现上述情况以及肢体发麻、发冷等症状。

总之,术中温度的下降对病人的麻醉恢复有很大的影响,术中要注意监测病人的体温,适当地给输液和冲洗液加温,使病人的温度一直在一定的范围之内,以最大限度地减轻麻醉恢复带来的影响,从而为病人术后的回复情况起到积极作用。

参考文献

[1]万盈峰;魏小龙;刘婷.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干预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J].麻醉安全与质控,2021(11)

[2]逯岩.体温护理对麻醉恢复室术后患者恢复情况的影响研究[J].中国农村卫生,2020(22)

[3]李淑芸.麻醉体温变化对麻醉后苏醒效果和拔管时间的影响[J].中国社区医师,2021(18)

[4]郭珺璐;郭珺玲.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对全身麻醉患者苏醒期躁动的影响[J].国际护理学杂志,2020(15)

[5]林阿梅;曾燕云.麻醉苏醒护理联合保温护理对全身麻醉患者术中应激、苏醒躁动期的干预效果[J].中外医学研究,2020(21)

[6]林字;蒋珏;吕翔.不同保温措施对头颈肿瘤手术后麻醉复苏的影响[J].中国口腔颌面外科杂志,2020(04)

[7]谢骏;孙新平.术中保暖对手术患者生命体征和麻醉恢复期的效果影响[J].江西医药,2021(09)

[8]万盈峰;魏小龙;刘婷.麻醉复苏护理结合综合保温干预对老年全身麻醉患者苏醒质量的影响[J].麻醉安全与质控,2021(10)

[9]刘君;彭文君;周丽冰;骆良文;罗小平.输尿管软镜钬激光碎石术中温度控制对患者麻醉恢复期的影响[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20(0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