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运动康复锻炼联合物理治疗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影响
万山山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万山山,. 早期运动康复锻炼联合物理治疗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影响[J]. 现代康复医学,2023.12. DOI:10.12721/ccn.2023.157117.
摘要:
目的:讨论在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治疗中应用联合康复疗法(早期运动康复锻炼+物理治疗)的临床效果。方法:选取2022年—2023年在本院就医的老年下肢骨折患者68例,随机分组为2组,对照组(34例)仅用早期运动康复锻炼治疗,研究组(34例)采用联合康复疗法(早期运动康复锻炼+物理治疗)。比较两组患者干预后的下肢运动功能(FMA量表)、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结果:与对照组的康复效果相比,观察组患者的FMA下肢功能评分更高,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更早,均有统计差异(P<0.05)。结论: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应用联合康复疗法,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运动功能,促进患者康复。
关键词: 老年下肢骨折早期运动康复锻炼物理治疗
DOI:10.12721/ccn.2023.157117
基金资助:

随着全球老龄化趋势的加剧,老年下肢骨折的发病率也在逐渐增加,老年人下肢骨折不仅会导致疼痛、功能障碍,还可能引发严重的并发症,如深静脉血栓形成、肺栓塞等[1]。运动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是目前常用的康复手段之一,通过促进骨折愈合、增强肌肉力量和改善关节活动度,可以有效提高患者的运动功能[2]。本研究旨在探讨联合康复疗法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具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本院在2022年—2023年收治的68例老年下肢骨折患者,随机抽样分为2组,对照组(34例,男18例,女16例,年龄62~75岁,平均69.56±4.35岁)采用早期运动康复锻炼治疗,研究组(34例,男19例,女15例,年龄61~76岁,平均69.01±4.28岁)采用联合康复疗法(早期运动康复锻炼+物理治疗)。两组的基线资料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过伦理委员会审查同意。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早期运动康复锻炼治疗,具体措施如下: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针对性的早期运动康复锻炼方案,包括①踝关节背伸和跖屈运动,每组练习30~60次,每次练习5~10min;②股四头肌运动包括直腿抬高(每天2~3组,每组20~30次,每个动作保持15秒)、屈髋屈膝(每天2~3组,每组30~50个)、股四头肌等长收缩锻炼(每次锻炼保持30秒)。③骨折手术后第2~4周开始进行下床康复锻炼,指导患者在器材辅助下步行锻炼,活动量以患者的耐受度为准;④术后第5周开始增加负重锻炼,可从屈膝、压腿活动到独立负重行走等,每次练习持续15~20min,每天练习2~3次;⑤术后8周可以增加慢跑、游泳、爬楼梯等日常活动。

研究组:在早期运动康复锻炼治疗的基础上,联合应用物理治疗方法,包括:①热敷法:在术后48小时内用温热的盐水打湿毛巾,对局部进行热敷,帮助活血化瘀,起消肿止痛效果;②按摩:对患者的足三里穴、三阴交穴等穴位进行按压揉捏,直到患者感到酸胀为止;③红外线疗法:通过照射红外线进行治疗,每天治疗1次,每次照射时长30min;④电流刺激法:以患者能忍受的电流量进行电流刺激,每天1次,每次20min。

两组均进行为期4周的康复治疗。

1.3 疗效标准

比较两组患者干预4周后的下肢运动功能(FMA量表,总分最高34分)、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

1.4 统计学方法

在SPSS25.0软件中,计量资料的比较用t检验和(x̄±s)表示,计数资料的比较采用χ2检验和(%)表示,(P<0.05)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比较两组的运动功能

观察组患者的FMA下肢评分(26.25±2.13分)高于对照组(20.14±2.03分),(t=12.108,P=0.001)存在统计差异。

2.2比较两组的骨折康复相关指标

观察组的下床活动时间(30.21±3.87天)短于对照组(48.97±4.56天),(t=18.290,P=0.001)存在统计差异。

观察组的骨折愈合时间(79.98±5.78天)短于对照组(89.26±5.79天),(t=6.614,P=0.001)存在统计差异。

3. 讨论

由于老年人的骨密度减少和肌肉力量下降,因此他们更容易出现骨折,且骨折后的康复过程更为缓慢。在这样的背景下,早期运动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的联合康复疗法被认为是一种有效的康复方式,可以帮助老年下肢骨折患者更快地康复。

在本研究中,观察组患者的FMA下肢功能评分比对照组更高,下床活动时间和骨折愈合时间比对照组更早(P<0.05)。适当地运动可以增加骨折部位的血液循环,促进营养物质的输送,加速骨折愈合的过程[3]。此外,运动还可以增加骨密度,减少骨质疏松的风险,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有着积极的影响。物理治疗通过按摩、热敷、推拿等手段,可以帮助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减轻疼痛并加速康复[4]

综上所述,早期运动康复锻炼和物理治疗的联合康复疗法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的康复效果是显著的,不仅可以促进肌肉力量和关节灵活性的恢复,也可以加快骨折的愈合过程,同时还可以减轻疼痛并提高生活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锦,邬慧萍,蒋彩霞.下肢骨折老年患者术后日常生活能力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黑龙江医学,2022,47(13):1616-1618.

[2]曹会超,李鹏.早期运动康复锻炼联合物理治疗对老年下肢骨折患者康复效果影响[J].贵州医药,2022,47(03):357-358.

[3]俞莉.早期康复护理联合关节康复器锻炼对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康复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20,33(12):153-155.

[4]刘庆庆,彭伶丽.2021年美国物理治疗协会(APTA)《老年髋部骨折物理治疗管理指南》解读[J].实用老年医学,2022,36(07):752-756.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