脑外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路径与效果评估
骆帝丞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骆帝丞,. 脑外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路径与效果评估[J]. 现代康复医学,2024.3. DOI:10.12721/ccn.2024.157026.
摘要:
目的 探究脑外伤患者早期康复治疗的临床路径与效果评估。方法 此次纳入本院接受治疗的脑外伤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时间在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之间,总人数为72例,通过治疗方式差异分为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前组行早期康复治疗,后组行常规治疗。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ADL评分以及临床疗效。结果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和ADL评分差异不显著,统计学意义无效(P>0.05);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NIHSS评分、ADL评分和临床疗效均比对照组更优,经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有效(P<0.05)。结论 对脑外伤患者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疗效显著,其不但能改善患者神经功能,同时还能提升其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关键词: 脑外伤;早期康复治疗;神经功能
DOI:10.12721/ccn.2024.157026
基金资助:

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作用导致的脑部损伤,通常包括颅骨骨折、脑挫伤、出血和脑部功能障碍等。该病主要由摔跤、车祸、工伤、游泳溺水等各种意外事故引起。不同程度的脑外伤可能导致从轻微头痛、晕眩到严重的意识丧失和神经系统功能障碍等一系列症状[1]。脑外伤根据损伤的程度通常被分为轻、中、重度,轻度脑外伤一般不会导致长期后遗症,中度脑外伤会导致患者出现一段时间的意识丧失和头痛等症状,重度脑外伤会导致患者出现昏迷、神经系统功能受损等症状。针对脑外伤的预防,需要加强公众的安全意识,特别是在交通事故、工伤、儿童玩耍安全等方面。同时,相关部门也应加强相关法规和政策的制定和执行,提高社会环境和交通设施的安全性[2]。亦可通过大力加强健康教育,普及急救知识,提高大众对脑外伤的防范意识和急救技能,不仅如此,还应加强高危人群的防护措施,如运动员、建筑工人、机动车司机等,在其从事高风险工作和活动时提供相应的安全防护装备和人身保护措施,以降低意外伤害的发生率。现阶段,临床对于脑外伤患者的早期救治和康复治疗至关重要。早期评估和干预对于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且充分的休息、合理的营养、药物治疗以及康复训练等均是脑外伤患者早期治疗中的重要环节。早期康复治疗是针对各种健康问题或疾病早期阶段进行的一种全面性康复治疗,旨在最大程度地减少疾病对患者身体和心理功能的影响,促进患者尽快实现康复,并最大限度地恢复其日常生活能力和社会功能。相关研究表明[3],患者早期进行康复训练,对于其生理功能的改善以及神经功能的修复有着积极的影响。本研究对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入院治疗的36例患者进行了早期康复治疗,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具体情况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研究纳入的脑外伤患者均于2022年11月至2023年11月入院接受治疗,男女人数共计72例,依据治疗方式差异分为两组,即观察组(36例)与对照组(36例),观察组包括20例男性患者和16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在12-61岁,年龄平均值为(35.76±11.88)岁;实施早期康复治疗;对照组包括19例男性患者和17例女性患者,年龄区间在13-62岁,年龄平均值为(36.24±12.05)岁;实施常规治疗。通过对比两组一般资料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可比度较高。所有患者主要因车祸、坠落、打击等受伤,人数分别为40例、9例、23例;通过相关检查,证实损伤部位存在脑内血肿、基底节区挫裂伤、广泛脑挫裂伤,人数分别为64例、3例、5例。

纳入标准:①经检查诊断为脑外伤;②生命体征稳定者;③生命体征平稳者;④患者主动参与此次研究,并签订协议;⑤积极沟通者;⑥轻微颅内出血者。

排除标准:①存在严重的颅内压增高者;②不积极配合治疗者;③存在严重的多发创伤;④伴有严重的颅内出血者;⑤精神异常者。

1.2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其层面上行早期康复治疗,主要包含脑神经营养药物的应用、抗血小板聚集、抗凝、高压氧等等,患者生命体征直至稳定时,首先进行体位练习,相关护理人员应用按摩和针灸等方式对患者关节和穴位进行刺激,完成后对其不良体位进行纠正,如内撇、弯曲等,同时帮助患者进行坐位和翻身练习,目的是提高患者身体协调性,举例来说,患者在行坐位练习前,护理人员需要将床头部位抬高,达到30°即可,当患者坐立达到20min,可改变为卧位[4]。其次进行运动练习,患者卧床情况下,为促进自身血液循环,应以肢体被动活动为主。开展离床期练习时,需要对手指进行练习,包括伸直、弯曲,不仅如此,还应进行肘关节伸展、肩胛带活动、前臂旋转、腕关节背伸等。患者在走路练习时,应依据桥式运动进行,目的是提高自身对各个关节的控制能力,如髋关节、踝关节、膝关节等,与此同时,对患者的训练成果予以鼓励;最后进行发音练习,患者如果存在言语不清或者失语状况,可先进行伸舌、喉部开合等练习,同时在发音过程中,先从数字或者单音节进行练习,然后进行单词或者短语练习,以此类推,进行句子练习,多方面引导患者回答问题,由此提高其语言表达能力。

1.3观察指标

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NIHSS和ADL评分。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评定,评定工具为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当评定后的分值高时,表示神经功能缺损严重;与此同时,对两组患者的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定,评定工具为日常生活能力(ADL)评分量表,当评定后的分值高时,表示活动能力强。

观察和统计两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疗效,当NIHSS评分高于75%表示为显效,患者肢体功能恢复良好;当NIHSS评分在25%~75%之间表示为有效,患者肢体功能得到改善;当NIHSS评分低于25%表示无效,患者肢体功能未得到改善。(显效+好转)/总例数×100%=治疗总有效率。

1.4统计学处理

观察的结果由统计学作出处理,工具为SPSS26.0统计软件。所有计量资料和计数资料分别应用(x̄±s)标准差、独立样本t检验;计数资料和组间比较分别由例数和百分比率表示、X2检验。当p小于0.05时,表明统计意义成立。

2结果

2.1对比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ADL评分

如表1所示,治疗前,两组NIHSS和ADL评分经对比不存在较大差异(P>0.05);治疗后,观察组两项评分均比对照组更佳(P<0.05)。

表1两组治疗前后NIHSS和ADL评分对比(x̄±s)

截图1744008399.png

2.2对比两组临床疗效

如表2所示,观察组临床治疗效果(94.44%)明显比对照组(75.00%)更高,经对比统计学意义有效(P<0.05)。

表2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截图1744008408.png

3讨论

脑外伤是指由外力作用于颅骨所致的一类颅脑损伤,根据损伤的性质和程度,其分为闭合性和开放性等两方面。闭合性脑外伤是指头部受到外力影响但未发生颅骨骨折及硬膜外出血等情况,而开放性脑外伤则包括颅骨骨折、硬膜外出血等明显的外伤表现。此外,脑外伤还可根据损伤程度分为轻、中、重度,也可以根据发生机制分为加速伤、减速伤和旋转伤等不同类型。脑外伤的临床表现呈多样性,常见的症状包括意识障碍、头痛、恶心、呕吐、视物模糊、反应迟钝、肢体无力、步态不稳等。其中,意识障碍是脑外伤最常见的表现之一,且是严重程度评估的重要标志。意识障碍可分为嗜睡、昏迷、脑死亡等不同程度,临床上可通过格拉斯哥昏迷评分等方法进行评估。此外,脑外伤还可能伴随着癫痫发作、脑脊液漏出、尿失禁等并发症,对于不同年龄和不同损伤严重程度的患者,其临床表现可能也有所不同。

脑外伤的发病机制是一个综合性的过程,涉及直接损伤、继发性损伤、生物化学过程、神经递质失衡以及局部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等多个方面,其中,直接损伤。当头部受到外力冲击或打击时,颅骨和脑组织可能遭受损伤,导致脑部组织的挫伤、出血或撕裂等情况;继发性损伤。患者出现脑外伤后,极有可能会出现继发性脑水肿、颅内高压、缺氧和缺血等,从而导致更严重的脑损伤发生。生物化学过程。脑外伤极易会导致一系列生物化学过程的异常,包括炎症反应、氧化应激、细胞凋亡等,并且均会对脑部神经组织产生进一步损害[5];神经递质失衡。脑外伤会使神经递质(如多巴胺、谷氨酸等)的异常释放和代谢紊乱,进而影响神经元的正常功能;局部和全身性炎症反应。患者出现脑外伤后,机体会出现局部和全身性炎症反应,炎症细胞和炎性介质的释放极有可能对脑损伤造成影响。

此外,国际上对于脑外伤的诊断标准已有较为严谨的规定,包括临床症状和体征、影像学检查结果以及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等。例如,一些专业的脑外伤评估量表如格拉斯哥昏迷评分、RanchoLosAmigos意识水平量表等被广泛应用于临床实践中,有助于医务人员对脑外伤患者进行全面的评估和跟踪观察。而在影像学方面,CT和MRI等检查可准确显示脑外伤的局部损伤情况,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判断[6]。此外,脑外伤相关的生物学标志物如神经元特异性烯酮类蛋白(NSE)、脑型钠-钾泵α亚基(Na,K-ATPaseα)等也被应用于脑外伤的诊断和预后判断。因此,全面了解和掌握脑外伤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是进行脑外伤救治和前提和基础。

早期康复治疗通常包括功能恢复、医疗护理、康复训练以及心理支持等,针对功能恢复,早期治疗重点关注受伤部位的功能恢复,包括肌肉力量恢复、关节活动恢复等;针对医疗护理,在早期康复阶段,患者通常需要接受专业的医疗护理,包括疼痛管理、伤口护理、预防并发症等;针对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制定个性化的康复训练计划,包括物理治疗、职业治疗、言语治疗等,旨在促进患者身体功能和社会功能的康复;针对心理支持,在早期康复治疗过程中,心理支持至关重要,主要包括心理咨询、家庭支持、社区康复等,上如内容均对患者的康复有着积极的影响。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前,两组患者的NIHSS和ADL评分差异对比不显著(P>0.05),统计学无意义。而治疗后,观察组患者的两项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22、12、2例;对照组显效、有效、无效分别为16、11、9例,相比对照组总满意率(75.00%),观察组明显更优(94.44%),经差异对比,统计学意义成立(P<0.05);由此说明,早期康复治疗不但能减少颅脑损伤患者的残疾率,同时还能对患者的神经和运动功能起到改善作用。

综上所述,针对脑损伤患者,应用早期康复治疗对于其神经功能和运动功能的改善有着重要的意义,且治疗效果显著,值得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卓秀建,凌七招,陈康伟等.综合康复疗法治疗脑外伤合并上肢截肢1例报道[J].赣南医学院学报,2023,43(11):1156-1158.

[2]吴蓓艳,吴琪芬.康复训练联合高压氧治疗脑外伤患儿的临床效果及对神经功能的影响[J].中国妇幼保健,2023,38(14):2589-2592.

[3]赵家峰.脑外伤偏瘫患者早期综合康复治疗的临床研究[J].中国冶金工业医学杂志,2022,39(01):98-99.

[4]李斌琦,王俊丽.高压氧对于重症脑外伤患者康复治疗的临床影响分析[J].实用心脑肺血管病杂志,2021,29(S1):147-149.

[5]郭惠惠,郜伟伟.情绪护理在脑外伤患者心理和情感障碍康复治疗中的应用[J].心理月刊,2021,16(11):111-112+170.

[6]N0VACK TA, BUSH BA, MEYTHALER JM, et al 0utcome after taum atic brain in jiny:pathwa aalysis of contriboution fiompnem orbil, injury swerity, and recovery varisbles[] Axch PhysMed Rheabil, 2019, 826): 300-305.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