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增生在老年男性群体中高发,临床多通过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PKRP)进行干预,从而达到控制病情进展的目的。但是手术刺激、创伤、心理应激等因素影响,致使患者术后发生膀胱痉挛的风险增加。为促进患者康复,需要选择适宜的镇痛方案。腕踝针镇痛作为中医疗法的一种,能够调节血液流变学、改善局部微循环、减轻炎性因子刺激,从而缓解疼痛感[1]。研究评定PKRP术治疗老年患者后,采取腕踝针镇痛方案的所得效果,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纳入PKRP术治疗的老年患者70例,以2023年1月至2024年2月为研究日期。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组,每组35例。参照组中:年龄为62~85(74.30±3.92)岁。试验组中:年龄为61~86(74.29±3.73)岁。两组基础资料无统计价值,P>0.05。所有患者均同意本次研究。
1.2方法
参照组:采取静脉自控镇痛泵达到镇痛的目的。予以患者舒芬太尼(国药集团工业有限公司廊坊分公司;国药准字H20203712;1ml:50ug)2.5μg,联合4μg托烷司琼(瑞阳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60460;5mg)。将二者混合170毫升的0.9%氯化钠注射液中。在给药过程中,每小时为2ml,最多应用三天。对于镇痛效果不明显的患者,采取手动按压应用镇痛药物的方式,每次0.5ml。两次手动按压的时间应大于15min。
试验组:在镇痛泵镇痛过程中,联合腕踝针镇痛方案。结合患者的具体表现,选择适宜穴位。针刺跟腱内缘与内踝之间、外踝与内踝上横三指的环踝位置等。单次治疗在术后1h内。然后在术后1d、术后2h的下午3至5时开展针刺。消毒局部皮肤,按照与皮肤维持15°的角度进针。进入皮下2cm左右,平放针体,再利用医用胶布将其固定。留针时间为2小时。
1.3观察指标
(1)膀胱痉挛程度。从尿意感、下腹疼痛、膀胱内液溢出等维度进行评价。评分为0~3分,代表轻度,分数为4-6分,证明为中度。分数为7-10分,证明为重度。(2)康复效果。记录两组膀胱冲洗维持时间。以视觉模拟评分法测定患者术后3d的疼痛情况,最高10分,最低0分。评分高,说明患者痛感明显。对两组术后3d的血红蛋白水平进行检测。
1.4统计学方法
以SPSS26.0软件作为数据处理工具。通过t检验、X2检验。P<0.05,价值存在。
2结果
2.1膀胱痉挛程度
试验组膀胱痉挛发生率低,严重程度轻,P<0.05。(见表1)
表1:膀胱痉挛程度[n(%)]
2.2康复效果
康复效果显示,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膀胱冲洗维持时间更短,并且该组的术后3d血红蛋白水平高于参照组,疼痛评分较参照组低,P<0.05。(见表2)
表2:康复效果(x̄±s)
3讨论
PKRP术后以常规镇痛进行干预,虽然能够减轻患者的膀胱痉挛程度,缓解其疼痛感,但是有一定的局限性。中医认为,PKPP术后所致膀胱痉挛可归为“腹痛”“血尿”范畴,以膀胱为病所[2]。在手术影响下,膀胱损伤,致使气机受阻、瘀血阻滞。而在膀胱无法正常开合的情况下,易增加膀胱痉挛发生风险。腕踝针属浅刺疗法作为针灸方案的一种,具有通经活络的作用。
针刺过程中,针尖刺腕、踝部皮肤的相关穴位,利于疏通膀胱经络的气血。与其他针刺方法相比,腕踝针的无痛优势更为明显,并且见效迅速,操作较为简单。在留针过程中,对针体进行妥善固定,能够提高手术部位的镇痛效果。此种针刺形式可对脊髓节段分布、中枢神经进行有效调节[3]。此外,长时间的留针可延长镇痛时间,减轻患者膀胱痉挛程度。本研究指出,与参照组相比,试验组的膀胱痉挛程度较轻,并且该组的膀胱冲洗维持时间比参照组短,观察两组的术后3d血红蛋白水平,提示试验组数值大于参照组,而在术后3d疼痛评分方面,试验组分数值低于参照组,P<0.05。究其原因,腕踝针将电刺激疗法作为前提,与生物进化、中医经络、耳针等理论结合,在腕踝部位选穴、进针,可达到长时间留针的目的,进而强化镇痛效果,加快患者康复速度。
综上所述,腕踝针镇痛方案的应用,在减轻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程度方面作用显著,有利于提高其康复效果。
参考文献:
[1]郭松,李军文,周娟,等.腕踝针镇痛在老年患者经尿道前列腺等离子电切术后康复中的应用[J].护理实践与研究,2023,20(06):789-793.
[2]魏会聪,赵琴,李婵,等.腕踝针联合静脉自控镇痛对胸外科手术后疼痛程度、炎症疼痛介质及应激激素表达的影响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23,22(04):400-403.
[3]方华,戴红霞,曾漫琳,等.腕踝针防治前列腺电切术后膀胱痉挛的效果研究[J].护理管理杂志,2022,22(09):682-6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