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几年来,因受多种因素的影响,我国罹患结直肠癌的人数逐渐增多,发病率呈现出了明显的增高趋势,对我国民众的身体健康以及生命安全构成了直接影响。目前,微创外科技术已在临床中得到了普及,在提高了手术切除率的同时也降低了手术对患者的创伤影响,但基于外科发展的核心是在治疗疾病的同时,尽量减少手术操作对患者的负面影响,避免患者出现严重的应激反应。有必要在结直肠癌的临床治疗中,引入加速康复理念,通过一系列的有效措施来加快患者的康复速度,尽可能地减少手术治疗对患者的负面影响,同时为患者减轻经济负担。
一、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研究背景
加速康复外科是围术期的一种管理型理念,它以循证医学为核心,以跨学科协作为框架,在外科手术的围术期为患者实施多种优化临床措施,以改善患者的生理状态、减轻手术应激反应、加快患者机体康复。目前,以循证医学为核心优化演变而来的围术期诊疗模式逐渐替代了传统的围术期管理办法,快速康复理念就此诞生,减少患者围术期创伤与应激反应是快速康复理念的核心与最终目标[1]。
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临床中的应用成效
(一)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围术期中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学者郭瑞[2]等人的研究深入探讨了为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实施围术期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成效,文中对210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了研究分析,对其实施随机数表法分组处理,将患者分为了对照组与观察组,两组患者各为105例,并由同一组手术团队为两组患者实施了相同的手术治疗,而在观察组的围术期应用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最终发现观察组术后的恢复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而且观察组的炎症反应恢复情况等也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24hNRS评分、术后10d的PSQI评分也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出现不良反应的概率更低(P<0.05)。根据上述结果,得出研究结论:针对接受腹腔镜治疗的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有必要在其围术期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应用此干预措施将更好的刺激患者机体恢复,同时也可以改善患者治疗期间的睡眠质量,减少了患者出现并发症的风险系数[3]。
(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中的麻醉管理的应用情况
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核心为多学科协作,因此该理念涵盖了麻醉、心理、营养等多个学科内容,在学者刘成钢[4]的研究中,分析讨论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的麻醉管理工作对临床治疗工作的影响,研究文章中对120例结直肠癌患者的临床情况进行了分析,并根据随机数表法将所有患者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对观察组实施了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麻醉管理,对比发现,观察组术后3d的白细胞介素、C反应蛋白、免疫功能等均优于对照组(P<0.05),该文章指出,在麻醉管理中,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主要是体现在以下几方面:术中应当尽量使用短效的麻醉药物、限制性输液、预防术中低体温等,手术所造成的创伤将导致患者出现机体免疫反应,如果患者的免疫反应过于强烈,将对免疫状态造成抑制,并影响机体的免疫功能[5]。
(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改善营养状况方面的应用情况
在邹家钰[6]等人的研究中,分析讨论了接受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结直肠癌患者的围术期营养变化,该研究重点以39例结直肠癌切除术患者为研究对象进行观察并设置为观察组,另将37例行结直肠癌根治术的患者为对照组,观察组接受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营养药物治疗,而对照组仅接受传统的围术期营养支持,经观察后发现观察组的营养状态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术后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住院总费用以及感染性并发症发生率则要低于对照组(P<0.05)。该研究认为,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肠内液体营养支持是相对安全的,可在临床治疗中进行应用[7]。
学者刘晓林[8]等人的研究也探讨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营养代谢状况的改善效果,研究认为,接受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干预的观察组,其术后机体营养代谢指标均高于对照组(P<0.05),认为结直肠癌术后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可促进患者术后的康复速度。分析其原因主要是因为,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中,要求缩短患者术前的禁食禁饮时间,避免患者因为饥饿、缺水而影响到生理状态或引起出现血压升高的问题。为确保手术的顺利进行,术前让患者服用一定剂量的葡萄糖口服液,以此来提高患者机体的耐受度,同时采取不灌肠处理,患者应用短效麻醉剂,并做好术中的保暖工作,维持住输液温度,避免患者在术中出现低温症。在术后让患者尽早下床活动、尽早进食,以有效促进患者机体血液的循环,从而能够更好地预防患者出现静脉血栓,加快患者术后康复的速度[9-10]。
(四)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患者术后化疗方面的应用情况
为了能够有效杀灭病灶微转移灶,降低患者术后肿瘤的复发概率,须为患者实施化疗。基于此,有学者认为可以在结直肠癌术后化疗期间为患者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学者于鹏程[11]对此课题进行了观察研究,最终提出观点: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将有效减轻手术患者在围术期出现应激反应的程度,同时还可以降低患者出现并发症的可能性,在一定程度是有利于患者术后尽早接受化疗的,且有助于提高临床治疗的效果,加快了患者的康复速度。同时应用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还能提高患者对化疗工作的耐受性,能够减轻患者术后的负面情绪、应激反应。另外,由于早期的化疗对患者体内的残留肿瘤组织的灵敏度相对更高,故而可获取较为理想的化疗效果,对降低患者疾病复发率具有理想成效[12]。
学者钟育波[13]同样分析讨论了为PT4期结直肠癌患者实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及化疗的成效,其研究将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与化疗相结合,发现应用此干预模式的患者明显降低了胃肠道功能出现缺失的时间。对患者的生存获益是具有一定的帮助意义的,同时在预防腹膜转移方面也具有一定的指导价值[14]。
(五)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早期下床活动的影响
术后第一天便可以在职业陪护人员的协助下下床活动,下床活动可分阶段、多次进行[15]。在活动下需要对患者的身体情况进行评估,以便确保患者是否合适下床活动,而评估的内容包括以下几点:①患者的意识清晰,血压、血氧等生命体征稳定;②引流管无渗血情况出现;③协助患者在床边静坐5分钟后,无任何不适主诉;④患者可以在床边站立1~3分钟,且能够完成深呼吸与站位练习,患者可以逐渐将自己的躯体挺直,此时需从旁观察,看患者是否存在直立不耐受,若患者无任何不适,则可以协助患者在病房内或病区走廊内行走[16]。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临床医学的不断发展与进步,加速康复外科理念正是舒适化医疗的体现,提高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应用程度才是未来医疗服务的关键,因此在实际治疗中应当大力推广并实施择期手术、尤其是结直肠癌手术的加速康复外科理念。
参考文献:
[1]李学斌.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外科医学领域的临床应用进展[J].继续医学教育,2021,35(06):75-77.
[2]郭瑞,杨丽娜,郑晓艳.加速康复外科在腹腔镜结直肠癌切除术围手术期的应用效果[J].河南医学研究,2021,30(32):6109-6112.
[3] 张莹,李文娟,徐敏,等.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六字诀运动在结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中的应用[J].上海护理, 2023, 23(6):41-46.
[4]刘成钢.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麻醉管理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炎性反应及免疫功能的影响[J].中国肛肠病杂志,2021,41(11):9-11.
[5]贺育华,杨婕,蒋理立.加速康复外科模式下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下床活动现状及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普外基础与临床杂志,2021,28(12):1599-1603.
[6]邹家钰,陈小玉,白■,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下结直肠癌围术期营养药物治疗应用效果[J].中国药业,2021,30(17):95-97.
[7] 侯淑香,陈华,戴凤君,等.加速康复外科理念在结直肠癌患者围术期护理管理中的运用效果分析[J].中国卫生产业, 2022(007):019.
[8]刘晓林,邱晖,彭敏.加速康复外科对糖尿病合并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炎症反应与营养代谢的影响评价[J].糖尿病新世界,2021,24(21):50-53.
[9] 齐琳娜,端木艳丽.加速康复外科理念联合医护一体化模式在结直肠癌根治术中的初步应用[J].河南外科学杂志, 2022(002):028.
[10]吴成四,孙雪峰,张笑石,等.加速康复外科干预对腹腔镜进展期结直肠癌患者术后疗效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报,2021,18(26):100-103+110.
[11]于鹏程,陈德伦,汤阳阳,等.加速康复外科对结直肠癌患者术后早期行CapeOX方案化疗效果的影响[J].局解手术学杂志,2021,30(10):872-876.
[12] 桂普国,孙瑞平.加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对结直肠癌患者预后,免疫水平影响[J].医学临床研究, 2022(001):039.
[13]钟育波,罗兵,林梓阳,等.加速康复外科联合腹腔热灌注化疗在pT4期结直肠癌治疗中的临床研究[J].广州医科大学学报,2021,49(05):34-39.
[14] 侯晴晴.基于加速康复外科理念的多模式镇痛管理在腹腔镜结直肠癌根治术患者中的应用[J].中国肛肠病杂志, 2022(8):59-61.
[15] 肖海敏,付佳,周鲜艳,等.耳穴压豆结合愉悦元素积极刺激干预在结直肠癌术后加速康复中的应用研究[J].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2(018):035.
[16] 杜永御,郑伟文,黄浩浩.术前口服营养补充结合加速康复外科在直肠癌患者中的应用及对术后应激反应影响的疗效分析[J].中外医疗, 2023, 42(6):131-1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