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究
杨玉峰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杨玉峰,. 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策略探究[J]. 中国音乐学报,2022.3. DOI:10.12721/ccn.2022.157030.
摘要:
合唱训练在高中音乐教育中占有重要地位,是高中音乐教育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文章针对高中音乐教 学中开展合唱训练的策略进行探究,分析合唱训练的意义,指出合唱训练存在的问题,从应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积极 性、增强音乐认知、融入动作教学、重视基础训练四个方面阐述合唱训练的策略,以期能有效提升学生的音乐素养。
关键词: 高中教育音乐教学合唱训练教学策略
DOI:10.12721/ccn.2022.157030
基金资助:

前言:高中新课改的实施,使音乐教育在教学目标和方向上都 获得了更为科学的指导,以往的课程教学在工作重心上过度 偏重于对学生进行音乐理论知识的教学,对学生音乐技能培 养、审美能力发展等缺乏关注。面对以往教学工作的不足, 为进一步优化高中音乐教育的教学方法,提升教学的全面 性,让学生在音乐方面的综合素质和能力获得有效提高,笔 者依据自身在音乐教学上的研究,探讨了如下几项改进合唱 教学方法的策略。

一、应用多媒体技术调动学生积极性

合唱训练,能够增强师生之间的互动,丰富课堂 教学内容,有效满足学生的多样化学习需求,提高学 生的音乐学习能力和演唱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 设备辅助教学,丰富教学形式,创新教学内容,调动学 生的学习积极性,让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音乐的魅 力,了解到音乐教学的意义,从而能够放松心情,提高 审美能力。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合唱的片 段,让学生先进行欣赏,然后分析合唱的技巧,并且跟 随视频一起合唱,投入到作品中,找到共鸣之处。 例如,在教学《祖国颂》《同一首歌》等歌曲时,教 师先利用多媒体播放混合合唱和童声合唱,吸引学生 的注意力。然后让学生进行探讨,两首歌曲的不同点 体现在什么地方,让学生参与到学习中来,促进学生 对作品的深入了解,更好地在合唱中体现出作品的意 境。教师还可以让学生进行长吟朗诵,通过气息训练 让学生掌握循环呼吸的方法,更好地在合唱中体现出作品的意境。

二、增强学生对音乐的认知,提升音乐素养

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自身要不断学习,提高音乐 素养,为学生提供高质量的教学内容。在合唱训练中, 教师要注重培养学生的音乐认知,让学生了解作品的 创作背景、情感内涵以及风格特点,可以让学生先欣 赏作品,然后对作品进行分析,考验学生对作品的欣 赏能力,这样能够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例如,在教学合唱作品《赞歌》时,教师先让学生 欣赏歌曲,然后围绕作品的创作背景设计一些相关的 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作答,接下来为学生讲解歌曲体 现的民族风格,让学生对蒙古族文化习俗有一定的了 解。教师还可以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舞蹈史诗《东 方红》的视频,使学生对歌曲内容理解得更为深刻,对 音乐的认知能力和音乐素养得到提升。 

三、改变传统的合唱教学模式

在以往传统的合唱教学活动中,教师通常喜欢采用自己 进行歌曲讲解,然后通过教师领唱,学生跟唱的方式进行教 学,进而让学生在掌握了基本演唱模式后,一遍一遍进行反 复训练来提升合唱效果。这样的教学模式中学生始终被动地 被约束到音乐学习上,学生的自由受到很大束缚,很多学生 对一遍一遍的反复演唱也会感到烦躁厌倦,所以很难取得理 想的合唱教学效果。本文认为,教师可以调整以往传统的教 学方法,让学生先观看合唱视频,如逃跑计划的现场演唱视 频,厦门六中合唱团演唱的 MV 视频等,使得学生先通过体 验,了解到这首歌曲被演绎的最佳的,最理想的音乐艺术效 果是怎样的,使得学生先形成歌曲演唱效果的心理标准和预 期,在此基础上,教师再向学生讲解歌曲内容、演唱技巧, 以及演唱中各个声部的配合等等,然后教师可以采用卡拉 OK 教学法,使用视频多媒体设备和大屏幕播放这首歌曲的 背景音乐,让学生跟随屏幕上的进度进行跟唱,教师可以个 别观察学生的演唱效果,对唱法上发现明显问题的学生,给 予个别指导,对演唱特别优秀的学生,也可以给予其单独演 唱、把正确唱法展示表演给大家的机会。这样通过以有伴奏 而无人声的跟唱训练,使得所有学生先了解整首歌曲的演唱 技巧,然后再分开声部进行训练,让男生一组,女生一组, 各自进行各自声部的训练,最后,再把学生组合起来,进行 正式的合唱虚拟表演,教师可以采用手机作为录制工具,录 下学生的合唱视频,然后在大屏幕上播放,一边播放,一 边讲解学生在合唱上存在的问题和不足,让其对比观察本班 的合唱和优秀合唱团的合唱在歌曲演绎上存在哪些差距,这 样学生在明确合唱要求基础上,通过不断对比训练,缩小差 距,其合唱水平可以获得迅速发展和提高。

四、融入动作教学,增强合唱的表现力

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作品内容并且表达出作 品的内涵,教师可以在合唱训练中加入相应的动作, 增强音乐的表现力,提升合唱水平。在教学中,教师首 先选择难度适中的歌曲,避免因演唱难度高而导致学 生掌握不好,丧失自信心。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喜好 有一定的了解,尽量选择学生感兴趣的歌曲进行训 练,这样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使学生积极地参 与到训练中,将音乐节奏与肢体动作完美结合,彰显 作品的表现力以及音乐的魅力。 例如,在《蟋蟀与蜘蛛》合唱教学中,采用拟人化 的方式对内容进行剖析,并且给内容设计一些肢体动 作,在唱到:“叫人火冒三丈”的时候,可以用双手叉腰 的动作展示情感,从而增强合唱的效果。在合唱中增加 动作,可以让学生对作品内容有更深入的了解,也有 助于学生表达自己的情感,从而达到更完美的效果。

五、重视基础训练,提高合唱水平

学生在合唱训练中要想达到良好的效果,必须要 具备扎实的基本功,这样才能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演 唱,从而提高自身的演唱水平,为将来的音乐学习和 欣赏奠定良好的基础。首先要做好呼吸训练,在开始 训练之前,教师要带领学生做放松动作,让学生保持 站立的姿势做呼吸练习,感受气息的上升和下沉,增 强气息的平衡性,让学生学会用丹田气发声,这样能 够使气息更稳,避免出现上气不接下气的现象,对气 息进行调控是学生要掌握的基础能力,也是训练中的 关键,呼吸训练能为歌曲演唱打好基础。此外,对于音 准训练中的重点,教师可以通过使用钢琴等乐器辅助 教学,让学生对音准有一定的概念,从而能够在合唱 保证高水平的音准,防止影响到合唱的效果。 

六、引导学生正确把握合唱作品的情感

对于合唱的教学,教师不仅要对学生做好歌曲歌唱技巧 方面的指导教学,组织学生做好训练,还要注意让学生正确 理解和把握歌曲中蕴含的情感。学生只有正确地理解了歌曲 情感,才能以正确的方向去演绎情感,才能在演唱表演上声 情并茂,对歌曲内容做出精彩的演绎。这要求教师对歌曲的 创作背景、主题、创作思想、作者创作风格等都要进行深入 细致的讲解,并对歌曲在音乐史上的地位和影响、经典演绎 版本等给予介绍,这样学生才能通过对歌曲内容的学习,全 面把握歌曲主旨,更好地把握作品的情感,从而在合唱演唱 上做出正确的演绎。

结语:综上所述,合唱作为一种高雅的声乐表演艺术形 式 ,对培养学生审美情趣、提升学生的艺术素养有着 不可忽视的作用。由此可见,合唱训练是非常有必要 的,可以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 意识,同时还能陶冶学生情操,让学生在紧张的学习 中享受到音乐的宁静和美好,使学生能够带着激情投 入到学习中,全面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个人品德、价 值观、团队合作精神。 

参考文献:

[1]梁焱.高中音乐教学中的合唱训练策略刍论[J].成才之路,2021(22):122-123.

[2]刘媛青.探究高中音乐合唱教学的优化策略[J].教育艺术,2021(07):49.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