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音乐是学生学习音乐的基础,教师在小学音乐教学过程中对学生的节奏进行训练,可以营造良好的音乐课堂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对音乐知识学习的兴趣,从而使小学音乐课堂充满生机与活力。
一、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的作用
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节奏训练主要包括以下三点:首先,合理的节奏训练方法可以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要作用,增强小学生对音乐学习的兴趣和热情,有助于提高音乐课的教学效率,为未来学生的全面发展的提供动力。其次,为了最大程度地发挥学生的音乐潜能,小学音乐教师需要使用各种合理的教学方法和各种节奏的训练技巧,以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新能力,以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并开发创新的思维方法。教师可以帮助小学生开发音乐潜能,并为小学生的整体发展打下良好而坚实的基础。最后是节奏训练对于小学音乐教育非常重要。科学合理的节奏训练可以提高学生的音乐能力,保证小学音乐教育的质量和效率,促进学生音乐教育的可持续发展。
二、小学音乐教学中节奏训练方法分析
(一)融入生活理念,培养学生的节奏意识
音乐不只是表现艺术的形式,同时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教师将实际生活融入到音乐课堂中,其打破过去的节奏教学的枯燥范围,将两者进行有效结合,使每个学生都能感受到音乐节奏在日常生活中的存在。对此,教师必须要把握好每一堂课,用心去感受音乐,主动引导学生在课余时间内深入接触音乐节奏。例如,汽车鸣笛、夏天蝉鸣、流水声……要用心去体会这些声音,那么就一定会有一个节奏可以融入到学生的内心深处,真正体会到生活所带来的愉悦感。同时,学生从生活中选择那些流传甚广的乐曲,例如,动画片主题曲、民谣等,通过把生活中熟悉的儿歌来学习节奏,会使整个训练活动更加简单有趣。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有选择的模仿,逐步认识到节奏在生活中的应用方式。由于学生对陌生事物具有强力的好奇心,而且对很多事物都充满了兴趣,教师如果把生活观念和节奏训练结合起来,这样可以取得事半功倍的效果。
例如,在《大钟和小钟》的教学中,教师从学生日常生活中听到的动物声音为核心,展开趣味性、生活性的节奏训练,让孩子们初步认识到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含义。而在具体实践的过程中,首先,教师进行节奏导入,今天家园中的小动物举办了一场非常优美的音乐会,前来参加的有小狗、小鸡等朋友,这些小动物为了在音乐会上获得最满意的演奏效果,正在为演唱练声,教师出示课件:小鸡是XXXX︱XXXX(叽叽叽叽叽叽叽叽)而小狗是XX︱XX(汪汪汪汪)。其次,学生看着课件中的小动物开始练习节奏,教师则是要做好恰当的引导,讲解四分音符、八分音符的演唱技巧,顺便提醒学生,拍击双手的时候,一定要将节奏控制在最合适的范围内。最后,小狗和小鸡准备一同演唱一首歌,它们又是如何演唱的呢?教师组织创编活动,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认识到音乐知识和现实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利用乐器和多媒体辅助教学
音乐教学最大的难点就是其抽象性,更遑论节奏感。因此在进行教学时可以借助一些外物,让音乐不再捉摸不透。教师可以使用乐器,比如说钢琴、电子琴或是葫芦丝、口琴等等,让学生通过这些比较常见的乐器比较直观地感受音乐中的节奏。如果乐器的条件不能满足,还可以选择多媒体代替。比如五年级下册的第二单元,这一单元主要是学习少数民族的歌曲。众所周知,少数民族的歌曲十分具有民族风情和节奏感,这些歌曲演奏的乐器复杂且多样,学生的音乐课堂满足不了这些要求,教师就可以在网络上找出这些歌曲的音频,再在多媒体上为学生呈现这些歌曲的原汁原味。《木鼓歌》这首歌就可以拿来作为教学的对象,这首歌的名字中有木鼓,歌曲中鼓点也十分有节奏,拿来作为节奏感掌握的练习曲目再合适不过。教师可以在授课的过程中先告诉那些还不知节奏为何物的学生,节奏可以简单理解为“鼓点”,就是这首歌中在歌词之下暗中“咚咚”的声音,学生在听歌的过程中就能渐渐体会到鼓点,再领悟到节奏。
(三)相应的音乐节奏专业知识,促使学生感受节奏的变化
在小学音乐节奏的教学中,由于每个学生的学习方式都存在差异,他们都有自身的独特节奏感。在学生听到音乐的时候,会情不自禁的跟着音乐的节奏打拍子,以便更好的把握节奏感。所以,在音乐乐谱专业知识的教学中,教师应从节奏入手,在教学过程中由易到难的过度,强化专业音乐教学知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加强学生学习效果,降低小学音乐节奏教学的难度,促进学生在音乐课堂学习中掌握更多的音乐专业知识和节奏感,最终有效推动学生音乐素养的培养。如在进行“剪羊毛”的教学过程中,音乐作品中存在着较多的附点音符,这属于音乐课堂中的教学难点,教师可以先对歌词部分进行熟悉,通过有规律的熟悉歌词的形式加入附点音符的教学,后进行相应的对比分析,特别是在附点部分需要强调和重视,增强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掌握和理解。在这一过程中适当地增加一些教学难度,运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组织学生训练多声部的节奏强化训练。如一个四小节的节奏图谱,引导两个不同小组学生从不同的方向念读节奏,形成二声部进行节奏的训练,通过不一样的节奏训练强化学生的纵向思维发展,促使学生在音乐节奏的训练学习中感受到音乐作品中节奏的神奇变化,体会到多元化的音乐形象,促使学生在专业音乐知识的学习过程中感受节奏的变化,培养学生的节奏感,提高小学音乐课堂的教学质量和有效性。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目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小学生没有接受过正规系统的培训,所以他们在进行节奏训练时出现多方面的问题,但是教师可以结合生活中的事物来增强学生的认知,如各种日常生活的节奏,将其应用在教学中国,有助于学生更深入的体会节奏感。在实际的教学中,教师要采用学生感兴趣的方式,让学生的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由于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强,教师可以选择一些不认识的音乐道具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在学习过程中增强他们的音乐感和节奏感。
参考文献
[1]汪文静.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J].北方音乐,2018(19).
[2]孙广洲.浅析小学音乐教学中的节奏训练[J].中华少年,2018(4).
[3]盛红芳.浅析如何在小学音乐教学中进行节奏训练[J].北方音乐,2017(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