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药玉俊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药玉俊,. 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探究[J]. 中国音乐学报,2022.4. DOI:10.12721/ccn.2022.157038.
摘要:
在素质教育发展背景下,做好对学生的音乐启蒙已成为小学音乐学科的主要教育目标。首先,运用音乐游戏,能够让课堂氛围轻松化,让学生与教师和其他学生紧密团结,共同学习;其次,运用音乐游戏能够将音乐知识进行生动形象的呈现,让学生更好地进行课堂学习;其次,通过音乐游戏,能够让学生大胆地发挥自己的独立思维,进行创新创造活动,让学生对音乐学习充满浓厚的兴趣和强烈的动力。
关键词: 游戏教学小学音乐教学
DOI:10.12721/ccn.2022.157038
基金资助:

音乐是小学教育中的重要学科,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它对培养学生的音乐素养、艺术素养具有重要的作用。从目前来看,很多的音乐教师对于音乐课堂的教学方法不能够有意识的进行创新,造成学生对音乐学习缺乏浓厚的兴趣,难以让课堂教学获得良好的效果。因此,教师要将节拍配合、话剧表演、歌词接龙、歌词创编、集体舞蹈等音乐游戏充分融入到课堂教学中,让小学音乐课堂内容多样化、形式生动化,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

一、游戏措施在小学音乐教育中的作用

由于游戏本身具有娱乐性的特点,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使用游戏措施,能够给学生创造轻松、愉快的环境,而学生对游戏具有很强的兴趣,受到兴趣驱使就能够促进学生学习积极性的有效提升,从而促进教学效果的提高。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使用游戏措施还能够促进学生音乐技能的发展。小学生本身认知能力和理解能力是有限的,他们在音乐学习中往往对知识存在认知深度不足的问题,借助游戏措施就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可以促进学生深刻感知音乐,实现学生的音乐技能发展。另外,在小学音乐教育中使用游戏措施便于培养学生的审美意识。在游戏活动中,学生能加深对音乐元素的体验,促进他们对音乐内涵的理解,他们的音乐思维和音乐品质也会在游戏氛围中有效提升,从而促进他们审美意识的发展,这对他们的身心协调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二、游戏教学在小学音乐教学中的应用

(一)跟进节拍,营造欢快氛围

音乐学习原本对于学生的精神状态有着很好的放松作用,但教师对于学生管束过于严格,造成学生在课堂开始时就对教师充满着畏惧心理,学习情绪不够高涨,课堂氛围过于低沉。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让学生通过拍手跺脚,打快板等形式跟进歌曲的节拍,营造欢快的学习氛围,增进师生的情感。

(二)以游戏情境创设,实现学生音乐情感的激发

音乐作为一门艺术类学科,具有显著的特点,为了促进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学习音乐中的情感,在教学活动中教师就可以以游戏情境创设来激发学生的音乐情感,引导他们进入相应情境中,加深他们对音乐学习的体验和感受,实现学习效果的提升。

(三)设计音乐游戏,强化学习效果

教师对音乐游戏的有效设计能强化学生的学习效果,这对提升课堂教学质量起到了非常重要的辅助作用。从小学音乐课堂教学角度来看,考虑到课堂教学时间,学生学习效果等多方因素的限制,音乐游戏更多在课堂训练环节中予以实施,以求达到强化学生学习体验、巩固知识学习效果的目标。

(四)以竞争游戏设置,激发学生学习热情

竞争游戏是游戏措施中的重要手段,参与竞争游戏能够激发学生的竞争心理,促进他们游戏积极性和学习质量的提升,让他们在游戏任务的比赛中,实现对音乐知识点的高效学习与掌握。如在音乐课堂教学中,为了促进学生认识和辨别不同音乐的风格,教师可以开展小组竞赛游戏,设置草原歌曲《天堂》、古诗新唱《梅花》、拉萨民歌《拉萨谣》、彝族民歌《阿喽喽》等,教师借助多媒体播放此类音乐,让学生根据自己所学音乐知识说出歌曲风格和名字,哪个小组答对得最多给予其音乐之星称号等奖励。这样的方式,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积极参与到游戏中,实现对音乐知识的深入学习。

(五)话剧表演,培养创造能力

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很多歌曲具有很强的故事性,学生在学习的过程中,能够在脑海中产生丰富的画面感。对此,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运用相应的物质条件,对想象中的场景进行现实的模拟,让学生扮演各种角色,表现出各种神态与动作,从而具体的营造歌曲学习的情景,让学生在情景表演中激发出强烈的创造力。

(六)歌词创编,激发学习热情

在小学阶段,学生学习的歌曲,歌词内容十分的简单,但是又符合儿童审美的心理需求,学生很容易能够理解歌曲的内容,并能够产生出创作歌曲的动力。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根据自己的知识素养,运用相应的词汇展开歌词创编活动,让学生能够亲身参与到歌曲的制作中,体会到音乐创造中蕴含的丰富趣味。

(七)以趣味游戏设置,促进学生理解音乐知识

游戏措施在小学音乐中的运用,能够实现寓教于乐的效果。通过音乐游戏的趣味性吸引学生的关注与参与,在参与和完成游戏的同时,学生就能够对游戏中蕴含的音乐知识进行了解,以这种趣味游戏实现对学生音乐素养潜移默化的影响。

(八)集体舞蹈,抒发强烈情感

小学生心灵纯朴,对美好的事物有着强烈的追求兴趣。而小学音乐教材中的很多歌曲具有情感充沛而真挚的特点。因此,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引导学生通过集体舞蹈的形式来抒发自己经过音乐学习后所产生的情感,从而让学生能够以肢体的活动参与音乐学习中,培养学生乐观活泼的品质。

(九)、创设合作化的游戏活动

游戏化教学是新一轮课程改革背景下提出的一种新的教学方式,该教学方式的提出和应用,旨在引导学生们发挥主观能动性,通过体验自主、合作、探究学习活动,获取知识,掌握新的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效果。自主、合作、探究是贯穿于游戏活动全程的。而且,通过切身地体验游戏活动,学生还可以发展学习能力。因此,在开展音乐课堂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要精心地创设合作性的游戏活动。

总结:综上所述,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应用音乐游戏教育模式,不仅可以提升学生的学习体验,还能让他们感受音乐知识的学习乐趣,这对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升课堂教学效果起到了关键作用。教师需要充分认识到游戏教学的内涵,激发学生们的学习兴趣,使学生们通过体验游戏,加深对所学的理解,同时发展音乐能力,提高音乐学习效果。

参考文献:

[1]田甜.游戏措施在小学五年级音乐教育中的实践[J].新课程,2021(43):106.

[2]潘思维.音乐游戏在小学音乐课堂教学中的渗透和实践[J].文理导航(下旬),2021(10):61-62.

[3]孙晓.小学音乐游戏化教学策略[J].小学生(中旬刊),2021(10):67.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