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小学音乐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小学音乐教师音乐素养参差不齐
如果音乐教师都不具备任何的音乐素养,不仅影响了小学音乐的教学质量,同时还会导致音乐课堂的教学误入歧途。音乐教学是为了确保学生们情感传达,学生们通过音乐的学习,可以提高自己的综合素养。但是,当前的小学音乐教学中,存在很多需要改进的地方。由于音乐老师综合素养相对较低,自己能力的欠缺以及音乐知识不够丰满,却仍在给学生们上音乐课,这样直接导致音乐课堂质量降低,无法达到学校规定的预期目标。
(二)学生们对音乐知识理解匮乏
由于学生们年龄还小,对音乐的理解能力有限,自己所认知的音乐可能也就是幼儿园时期老师教的那些儿歌,他们并没有经过任何系统性的学习。由于小学生的理解能力还没有完全的成熟,加上他们的学习方式以及习惯,存在一定的问题,导致音乐的教学质量达不到预期的效果[1]。加上教师们没有及时发现教学的问题,使得学生对于音乐知识的了解不够完全,这样一来就很难对学生进行定位教学,最终影响了小学音乐的教学效率。
(三)学校对音乐课以及音乐设备的忽视
现在学生们几乎每天都被语文、数学、英语三科全部占有,学校一周可能会安排一两节音乐课,当遇到特殊时期也会被三大主课替换。所以,对学生们学习音乐有着阻隔。还有就是,因为农村和城市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很多农村学校不能应用先进的现代的音乐教育设备,使得音乐教育相对滞后。
二、调动小学生音乐课堂学习兴趣的实践策略
(一)依托合理的情感情境满足
音乐不仅是一门课程,也是一种艺术形式,音乐能够以自身独特的魅力激发人们的情感,能够描绘出令人心旷神怡的场景与意境。让学生在欣赏音乐的同时,感受到音乐营造的艺术氛围,调动学生的情感体验积极性。在具体实践教学中,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助力音乐课堂,达到理想的效果。在信息技术的支持下,充分结合声音、文字、图片及色彩等因素,通过听觉、视觉对学生的感官带来丰富的体验,以此引发学生的情感变化。音乐课堂伊始,音乐教师为吸引学生的课堂兴趣,可以为学生创建相应的学习情境,让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音乐课堂中[2]。例如,当教师在讲授《非洲鼓魂》一课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为学生展示相应的场景。利用现代化的网络信息技术,在课前搜集一些关于非洲传统部落进行鼓乐演奏的图片与视频,通过真实的视频与图片感受在非洲传统部落、民族与宗教中演奏鼓乐,用鼓乐传递信息的场景,了解非洲鼓乐器的制作过程,以及非洲鼓乐起到的情感寄托作用。在充满非洲独特魅力的鼓乐演奏与表演中,为学生的身心带来冲击,让学生感受非洲鼓乐的独特魅力,以此激发学生对不同民族音乐的学习兴趣与好奇心,从而引导学生更好地投入到音乐课堂中。
(二)构建情境激发学生音乐兴趣
小学生往往具有较强的想象力,音乐教学中构建有效的情境,可以将学生引入一个相对形象的场景当中,增强学生的真实体验感,同时让学生产生情感上的认同。根据新课程改革下小学音乐教学内容,情境教学模式在很多课程中都较为适用,教师要对歌曲中意境进行挖掘,借助于教学语言、教学工具等,为学生创建场景,让学生能够更好地融入音乐学习场景中。当然,所创建的场景必须能够符合小学生认识,能够贴近小学生日常生活,让学生能够利用音乐表达生活中的各种情绪。同时,构建教学情境必须能够符合小学生生活实际,以贴近生活场景刺激学生各方感官,满足小学生音乐学习需要,促使学生主动参与到课堂学习中,提高小学音乐课堂专注性。更重要的是,构建场景能帮助学生掌握基础音乐知识,还能将音乐和学生生活结合起来,有利于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作为小学音乐教师,必须能够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进行教学情境构建,利用生动形象的情境,更好地激发学生兴趣,让其能够保持良好的音乐学习状态。
(三)采用游戏教学法,培养学生音乐学习兴趣
游戏是提升学生兴趣的重要法宝,尤其是对于小学低年级学生来说。教师要能够根据课程教学的实际要求,结合所学知识,在课前做好备课活动,设计有效的游戏活动。游戏可以让学生踊跃参加,推进教学活动顺利进行,也能够增加音乐教学创意,对学生音乐素养发展起到积极作用[3]。例如,教师可以利用游戏模式帮助学生开展音乐节奏训练,利用当前一些音乐游戏软件,利用教室多媒体进行游戏播放,或请学生直接参与操作,满足小学生的猎奇心理,大大提升学生兴趣,保证音乐节奏训练的成果。教师还可以设置音乐互动游戏,如节奏接龙游戏,具体操作为:音乐老师首先拍四拍,然后学生重复老师的后两拍,并即兴完成两拍;后面的学生重复前一名学生的后两拍,并即兴两拍,不断进行轮转,直到有同学拍错。在这种节奏游戏过程中,学生为了不出错需要集中注意力,这样能增强对节奏的掌握,提升整体节奏训练的效果。另外,教师可以结合具体音乐曲目设置游戏,如《小红帽》歌曲学习中,首先询问学生是否听说过关于小红帽的故事,通过短视频演示、教师讲故事的方式,让学生对小红帽的故事有更清楚的了解。然后,可以让学生进行角色扮演,学生们纷纷选择“小红帽”“大灰狼”角色,鼓励学生在音乐歌曲的氛围下开展演出。
三、结语
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是锻炼学生思维与创新能力及提高学习主观能动性等学科核心素养的重要前提,教师应将兴趣培养贯穿音乐理论与实践教学全程,在教学中积累丰富的教学内容体系与教学形式经验,以切实发挥现代化音乐教学理念与方法对学生综合素质能力发展的作用价值,加速音乐教学改革的进程,让学生在良好的氛围中,学到更多、更全、更实用的学科知识技能。
参考文献:
[1]张铎龙.小学音乐教学中渗透美育教育研究[J].北方音乐,2020(16).
[2]李飞.浅议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新一代,2020,14(8):101-102.
[3]黄子峰.浅谈小学音乐教育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与培养[J].中国文艺家,2020,20(11):6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