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经济评价的概述
水利工程项目的建设程序及内容有其行业自身特点,防洪、除涝、灌溉、发电、供水、围垦等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项目,经过技术论证,考察项目经济的合理性和财务的可行性,确定项目是否有必要建设,为投资者的最终决策提供直接依据。目前我国水利工程的经济评价包括国民经济评价和财务评价。国民经济评价从国家整体角度,采用影子价格,分析计算项目的全部费用和效益,评价项目的经济合理性。财务评价从项目核算角度,采用财务价格,分析测算项目的财务支出和收入,考察项目的盈利能力和清偿能力,评价项目的财务可行性。鉴于水利项目的特殊性,大部分的水利项目均事关民生福祉,以公益性项目居多,目前工程投资以国家各级政府投资为主,项目的经济评价应以国民经济评价为主。当国民经济评价与财务评价的结果有矛盾时,应以国民经济评价的结果作为项目取舍的主要依据。某些以农业发展为主的水利建设项目,例如灌排工程等,如果国民经济评价认为合理,但财务评价不可行时(虽然有一定的水费收入,但不能维持简单再生产的要求),可向主管部门提出要求,给予某些优惠政策和财政补助,使该项目在财务上具有生存能力。有些社会公益性水利建设项目,例如防洪、防凌、治涝等工程,财务收入很少甚至没有财务收入,如果国民经济认为合理,可以通过财务分析计算,以便向有关部门申请资助,使这些项目在财务上具有生存能力。在不考虑有关部门的优惠政策及财政补助的前提下,目前水利工程的前期工作中,经济评价大部分仅进行国民经济评价,不做财务评价。
2 经济评价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现状
2.1 不注重配套设施的建设
在开展水利工程经济工作时,总是会出现不重视水利工程配套设施的建设工作,特别是针对小型水利工程项目来说,不具备充足的建设资金、建设材料以及建设设备,甚至存在一些区域没有进行资金配置,地方相关部门以及企业在进行资金管理时,也存在众多的不足,其主要体现在财务机制不健全,没有构建完善的管理机制以及监督机制,从而导致资金占用、挪用以及私用等现象,从而给水利工程建设的今后发展带来了影响。
2.2 不注重过程和质量
一些地方水利工程在开展建设工作时,只重视其结果,没有过多关注水利工程的经济工作过程以及质量。水利工程相关部门主要注重资金的投放、管理工作由谁执行、监管工作是谁等,忽略了问题的实质性,对整个水利工程建设工作的过程以及质量的管理没有高度关注,导致工程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给水利工程建设质量带来不利影响。
3 有效提高水利工程经济的措施
3.1 通过对财务分析以及经济分析来对其运作的可行性进行评价
水利工程本身并不是盈利工程,所以必须要对其经济情况进行科学、合理的分析,其所能够得出的结论能够对方案产生较大的影响。另外,国家所缴纳的税金和地方补贴资金等也必须要作为其内部的转账支付,不会被记入到实际效益和费用中,同时,还应该对其效益和费用计算的过程会逐渐的产生相应的影子工资和价格,必须要能够充分体现出其真实的价值。
3.2 理顺经济评价思路
第一,选定经济评价对象,统筹评价所需资料,以提高工程质量及经济效益为出发点设定评价标准,明确评价目标,提高评价效率。
第二,从确定性分析与不确定性分析两个角度出发进行经济评价。针对盈利能力、偿债能力予以分析,通过静态分析及动态分析关注投资收益率、静态投资回收期与财务净现值、财务内部收益率,围绕利息备付率、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方面剖析偿债能力,经由敏感性分析、盈亏平衡分析等,洞察农田水利工程的不确定性因素。
第三,调整农田水利工程项目投资估算。根据工程安装费、设备购置费、建筑工程费进行评价,同时以工程建设实际情况为主,细分各项费用。调整待评价工程费用时,需针对主材费、设备费按照影子价格予以调整,保障费用评价与市场供需关系相关。引进材料与费用,需按照引进国家价格及影子汇率转换为人民币并进行评价。将增值税从调整过的设备费、主材费中剔除,若为进口主材及设备,还需剔除关税。在工程费中将营业税金剔除,确保工程费用与经济评价要求相符。
第四,预备费、土地费用、建设期贷款利息等评价对象依据国家规定予以分析,最终得到经济及社会效果分析说明。通过财务评价保障有关分析结果可用,可有效提高农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
3.3 完善评估指标体系
首先,要根据水利工程实际情况以及发展前景,把现代化的技术和思想融合到水利工程评估机制建设中,这样可以保证评估结果的现代性。其次,运用一些西方先进国家的评估技术。这主要是因为西方国家拥有历史悠久的高等教育专业评估经验,并获得了一定的成就,因此可以结合水利工程建设需求,将西方先进国家的评估技术进行应用。最后,将完善评估指标体系自身具备的作用进行全面地发挥,这样不仅可以实现水利工程经济效益评估工作顺利的开展,同时还能保证评估结果的真实性和合理性。
3.4 丰富经济评价方法
当前,静态评价与动态评价是较为常用的评价方法。前者具有经济含义明确且直观、计算方法简单、清晰反映资金回收速率、能判定方案合理性等优势,具有未能全面分析资金时间价值、投资回收后费用及收益等缺点。后者具有简单易行、反映盈利能力等优点,存在舍弃项目寿命期、建设期经济数据及未能体现出风险性等缺点。
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环境日益复杂的背景下,需不断变革经济评价方法,利用丰富多样的评价手段提高项目效益综合分析质量。例如,技术人员可运用大数据思维,创建“大数据+”评价模型,搜集与工程项目相关的数据,存储于数据库内,为利用多元数据完善评价结论奠定基础。
技术人员可运用BIM技术,关注农田水利工程全生命周期,将时间视为重要维度纳入经济评价范畴,弥补以往经济评价方法缺陷。利用先进技术简化评价流程,创建立体模型,提高评价效率,规避人为因素带来的不良影响,保障经济评价结论科学精确。经济评价技术人员要树立创新意识,积极研究评价方法,探索更优的评价路径,充分发挥经济评价的优势。
4 结束语
水利工程的建设对于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性发展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所以,水利经济评价已经成为我国社会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在我国水利经济中发挥出十分重要的作用。因此,要对其进行科学规划,采取科学、合理的措施,从而促进水利经济获得更好的效益。
参考文献:
[1]韩卫国.经济评价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研究[J].山西农经,2021(06):20-21.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21.06.010.
[2]李玉红.ANP-Fuzzy方法在农田小型水利工程治理绩效评价中的应用[J].水利技术监督,2019(01):54-56+121.
[3]沈宏图.浅析经济评价在农田水利工程中的应用[J].山西农经,2018(15):121.DOI:10.16675/j.cnki.cn14-1065/f.2018.15.08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