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国际汉语教学的不断深入发展,越来越多的国内外学者开始逐渐从韵律的角度研究汉语语法。汉语语音中的阴平、 阳平、 上声、去声使得汉语具有音乐性,声调的高低不同便形成了旋律。音乐和韵律教学法主要针对初级阶段的汉语学习者,注重语言的结构和功能,在汉语课堂教学中进行研究和创新,使学生在灵活有趣的氛围中积极有效地学习汉语。中国歌谣的学习能使学习者迅速获得学习的成就感。边唱边读边玩游戏,你可以不知不觉地记住单词和句子。随着歌曲的节奏或改编,可以更好地练习有用的句型和词汇,从而快速提高汉语初学者的汉语水平。
一、韵律和语言之间的关系
所谓韵律是指话语中为适应协和原则而出现的任何和谐悦耳的语音效果,包括音节、重音、节奏、音步、押韵和声调等诸多因素(周志培,2003)。语言智能是人类掌握和运用语言文字的能力语言智能占优势的人擅长表达与交流,能够运用听、说、读、写来记忆、交流、讨论、解释知识、建构意义及反思语言本身。语言智能和韵律智能是相辅相成的,韵律的培养和提高对语言智能发展能起到重要作用。韵律特征是指语言的韵律特征,它是一种语音结构,在声音话语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人类自然语言的一个典型特征就是韵律,在不同的语言中,韵律也具有相似的特征,具有许多共同的特征。例如,英语和汉语都有重读和停顿等节奏特征。韵律特征一般包括语调、重音和停顿,主要体现在语篇会话中。韵律特征和会话密切相关。在话语交谈中,韵律特征在语篇会话中的作用极其重要。因此,韵律特征与语篇的关系值得重视。
二、韵律教学法的教学优势及特点
(一)趣味性
汉语中加入韵律教学可以把学生带入情境,把要学习的生词或者语法和歌谣建立起特殊联系,从而引导学生记住字形和发音,且能够结合实际生活扩展对事物的认识,进而增加学习者对汉语学习的兴趣。
(二)完整性
汉语中加入韵律教学,不仅可以让汉语学习者们更容易识别汉字,更可以通过歌谣的情境,充分展开学生们的想象力,对歌谣加以补充或者重建。让汉语学习者感受又没语言的同时,不断把汉语内化为自己的语言。
(三)延展性
韵律教学法可以让汉语学习者们通过灵活多样的教学方式,学会举一反三,兴趣学习可以代替沉闷的死记硬背型学习,从而提升了汉语学习者们的汉语学习综合能力。
三、韵律教学法在汉语教学中的作用
(一)韵律教学法可以穿插于课堂教学中使用。通常一堂课40多分钟,而学生能集中注意力认真听课的时间最多只有一半时间。所以将韵律教学法穿插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们已经分散的注意力再次集中,同时还能把刚刚讲过的知识融入到韵律教学法中进行复习和提高。同时还能活跃课堂气氛。
(二)把韵律教学法当成一条线,串联起课本中一些枯燥乏味的知识。让学生通过唱诵的方式记忆课文。比如把要讲的知识点编成一个歌谣,让学生们有一种眼前一亮,形式新颖的感觉。而且这些针对一些知识点的歌谣还可以反复使用。例如:
吃饭的时候,我看书。
上课的时候,我喝茶。
洗澡的时候,我唱歌。
睡觉的时候,我做梦。
喝水的时候,我打嗝。
(三)把韵律教学法用于课后巩固。在给学生布置课后作业时,让学生试着把所学汉语知识和韵律联系起来。既可以然学生课后主动探索汉语的韵律知识,又可以把一些优秀学生作业作为代表给大家学习分享。
(四)探讨歌谣教学的优势,通过有节奏的朗读或演唱对学生语音、词汇和句法习得的作用和影响。此外,反复唱诵有韵律、有节奏的歌谣,可以帮助学生在不知不觉中掌握母语学习者已经内化的节奏感,从而提高汉语学习的效率。
四、制定生动快乐的汉语教学策略
首先,唱歌及韵律对学习语言的好处主要体现在参加音乐活动让学生团结。唱歌和韵律时身心需要配合,并且因为唱歌要求学生将他们的注意力从语言本身转到曲子或韵律上,他们唱歌时不知不觉就会吸取语言。
其次,音乐和韵律能够加强记忆痕迹。大多数的歌曲都是四拍的,而语言也基于四拍的节奏。在大部分的语言里能看到重音轻音,双字搭配等现象,之所以用唱的方式练词汇,能加深语言的记忆痕迹,是因为歌曲和语言的基本单位是一致的。(Palmer& Kelly)唱完一首歌以后,歌词依然会留在脑海里,这也就有助于加强记忆痕迹。(Murphey)因为唱完歌以后,脑子里会继续“播放”歌词,所以我们能利用唱歌的方法将学生练习语言的时间拉长。(Stansell)
再次,唱歌特有的好处,歌曲赋予感情。所有中国歌曲都反映出中国文化的特色。中国民歌反映出汉语的韵律。要了解一个文化,必须得亲自体验它传统的舞蹈、服装、音乐、仪式等。(Palmer and Kelly)。例如:
“都”的韵律
我是美国人,你是美国人。我们都是美国人。
我是学生,你是学生。我们都是学生。
我不是老师,你不是老师。我们都不是老师。
你有弟弟,他有弟弟。你们都有弟弟。
我没有姐姐,你没有姐姐。我们都没有姐姐。
汉语语音具有音乐性,因此汉语的音节也具有音乐美。音乐艺术的表现手段是旋律和节奏。在汉语中,声调的升降构成了旋律,不同强度的读音形成了节奏。这种音乐特征在汉语歌谣中表现得更加明显,它主要表现在节奏明快自然、韵律整齐和平仄对称,读出来音调和谐、声音悦耳。因此,利用“歌谣一韵律”教学法进行汉语教学,本身就符合汉语具有音乐性这一特征。也正因为此,韵律教学法中最常被人们使用的是歌谣教学。歌谣是一种在每个民族的语言里都源远流长的文学形式。由于其篇幅短、内容简单、节奏活泼、吸引人,深受语言学习者的喜爱。中国有句俗话:“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利用韵律背诵和掌握知识是千白年来流传下来的一种比较有效的汉语学习方法。在传统的语文教学中,背诵名句名篇一直都是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我们也可以从对外汉语教学中的韵律问题中得到借鉴。教师可以给学生一些有节奏的词语或者语句,也可以从课文中挑选一些有节奏的句子供他们背诵。如果学生在平时的作业或课堂上表达出一些有韵律节奏强的句子,我们也可以把它们作为大家背诵的范本,这也有助于增强学生汉语学习的自信心。久而久之,留学生的节奏感和韵律感就会逐渐增强。汉语韵律歌谣的内容富有趣味性、生动性、教育性和知识性。汉语学习者能在轻松的学习环境中更好的掌握汉语的语音、语调,熟悉语法并掌握大量的词汇,韵律教学法在实际国际汉语教学中起着事半功倍的效果。为语言的实际运用奠定基础。这就使得汉语初学者更加乐于接受汉语,从而有利于国际汉语教学的长足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淑萍.韵律特征的语境功能研究[ J].中北大学学报, 2001
[2]王德春.多角度研究语言[ M].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
[3]张家騄.韵律特征研究新进展[J].国外语言學,1995
[4]郭歌.英汉语韵律特征的功能对比[J].内蒙古农业大学学报,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