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审美能力
张冰之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张冰之,. 试论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培养学审美能力[J]. 中国音乐学报,2021.6. DOI:10.12721/ccn.2021.157069.
摘要:
随着教育改革力度不断加大,音乐课程教学体系也发生着改变,在现代化的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是教学核心。审美是每个人的必备技能,在现代教育中为顺应学生全面发展的口号,在音乐课堂上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有着重要作用,它可以提高学生审美水平和能力,帮助其养成正确的价值理念。音乐欣赏是素质教育的重要内容和实行途径,通过欣赏教育来提高初中生的审美能力及完美人格的发展。因此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应充分挖掘音乐课程的价值和功能,通过有效的方式方法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及欣赏水平。通过欣赏音乐,打开学生审美能力之门,让学生学会欣赏美、感悟美、发现美,进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关键词: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审美能力
DOI:10.12721/ccn.2021.157069
基金资助:

音乐的审美具有多样性,不仅有好听的旋律、满是魔力的节奏,同时还包含音乐的实践及创作。而在我国初中阶段的音乐教学中,多采用“填鸭式”教学方式,既束缚了学生的想象力、创作力,也阻碍了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及提高。因此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学生的音乐审美能力,教师必须依据新课改,创新音乐教学方法,以学生的音乐素养及审美能力为依据合理设计教学内容。

 一、增加课堂互动,培养学生音乐审美能力

音乐之所以具有很强的美感,主要是由于创造音乐的人能够快速抓住在生活中的美,同时利用音乐这种特殊的艺术表现形式将其表现出来,从而使得音乐的欣赏者可以在欣赏音乐的时候有着美的体验。所以,初中音乐教师要注重养成学生的审美能力,最为重要的措施是让学生主动参与到音乐课堂之中,亲身感受音乐所带来的魅力,并且领略音乐艺术的美感。传统音乐教学以教师讲课为主,学生要想获取知识就必须在课堂上接受教师灌输的知识。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虽然学到了必备的音乐技能和知识,但缺乏灵活性,不利于审美能力的发展,同时这种教学方法使得师生之间的沟通及互动减少,学生会形成思维惰性,无法激励学生主动探索发现音乐之美。因此要提高初中生的音乐审美能力,必须先让学生发现教师的能力,让学生发现师生之间的互动能够有效实现这个目标,教师需通过多种方式方法打造互动合作性的课堂,提高学生对音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充分尊重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将课堂还给学生,积极利用各种教学手段和教学工具,为学生学习音乐提供充足的机会,同时让学生可以在学习音乐的时候更加主动地表现自己。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学内容已经逐渐涉及到更多的少数民族音乐,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技术为学生展不少数民族的生活习惯以及音乐表现形式。教师要主动分享自己所掌握的少数民族音乐知识,让学生在音乐学习环节中体验不同的文化之美,音乐之美,感受不同地域的音乐魅力。在推动学生参与课堂互动的时候,要合理利用既有技术,让学生深入感受音乐故事。

二、借助音乐欣赏,丰富学生美的想象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不断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对于一些难以把握的音乐作品,教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音乐将其画面想象出来,从而降低音乐欣赏的难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由旋律到画面,理解音乐意境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聆听音乐旋律对乐曲的意境有了更好的理解。因此,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音乐旋律,让学生通过旋律进行想象,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意境、理解意境。

(二)由画面到旋律,理解音乐意境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含义和意境。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音乐,并配以画面图帮助学生想象,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多种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并配上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在旋律和画面共同营造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意境。笔者相信,通过该方式,学生的想象力会大大提升,对音乐意境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能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

三、实施差异化教学,认真聆听音乐

因材施教是教育原贝il的主要组成部分,它有利于教师开展教学,提高教学效率,从而实现预期目标。教师在上课时,应针对学生间存在的差异开展教学,从而提高教学成绩。学生的发展存在着差异,对于某一知识的理解也就存在着不同的认知。因此音乐教师在安排学生上课时,需要掌握学生的音乐水平,并对每个人提出对应的赏析要求,制定出符合个人的赏析标准,这一方面可提高学生的水平,一方面能提高教学效率。培养学生审美能力而且其在音乐教学和美学中有着重要的作用,推动学生综合发展,由此可看出,初中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均需要培养学生审美能力。

四、优化课堂氛围,创建良好的审美教学音乐课堂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是重点教学内容,教师通过正确的音乐教学模式,优化学生想象力和审美力。音乐课程抽象性强,学生要通过音乐的曲调和声音来理解音乐的内涵,教师需要将有声的音乐转化成无声的情感,让学生能够理解音乐表达的情感,感受审美氛围,聆听音乐。教师是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人员,有着引导的作用,因此需要为学生营造良好的氛围,提高学生审美意识。在传统教学音乐课堂中,教师要通过阐述的方式开展审美教育,使学生理解、感受和认识审美,但此种教学无法获得理想的效果,学生也无法领略审美教育的意义,因此教师在传授审美教育时,需要优化课堂环境,使学生融人环境中。初中音乐教师通过多媒体软件为学生播放相关音乐视频,使学生能够将情绪带人到音乐中,正确地认识音乐,理解音乐。

结束语

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要借助音乐欣赏,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要积极开展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 王淑影. 立足初中音乐欣赏教学,培养学生审美能力[J]. 魅力中国,2020(34):89.

[2] 张波. 初中音乐欣赏教学中的审美培养[J]. 文理导航·教育研究与实践,2020(12):246-247.

[3] 李卓凝. 心理学视角下初中生音乐欣赏能力的培养[J]. 文渊(中学版),2020(6):62-6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