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教育自身所具有的审美教育是其他学科不具备的,也是无法比拟的。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有计划、有目的地开展教学活动,可以进一步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实现对其审美能力的培养。基于此,本文对初中音乐教学中培养学生审美能力的有效举措进行详细分析。
一、激发学生学习音乐的兴趣
(一)营造轻松愉快的学习环境
要想激发学生的音乐学习兴趣,教师需要营造愉悦的课堂氛围。这样,学生才愿意参与到课堂学习中。在具体的教学中,教师可以依据教学内容创设情境,增强课堂的活跃性。例如,在教学《美丽的草原我的家》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让学生静下心来,闭上眼睛,用心聆听歌曲,感受歌曲蒙古族民歌的风格,感知歌曲优美、宽广的情绪。之后,教师通过多媒体设备,将歌曲的内容通过画面生动形象地呈现在学生眼前。伴随着动听的旋律,教师乘机引入本课的知识点,让学生更轻松地学习相关知识。
(二)采用灵活生动的教学方法
初中生正处于青春期,脑子灵活,思想活跃,想象力丰富,但一旦离开了直观事物的感知,学生的思维和行动也会受到一定限制。由于音乐教学主要是在课堂上进行,45分钟的时间很有限,而有的教师为了完成教学任务,将课堂的大部分时间用来讲解课本内容,因此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思维,导致其思维发生了转移。为此,音乐教师在课堂教学中要灵活使用多种教学方法,为学生提供想象空间。很多学生认为这些音乐作品不好听,所以不愿意学习。在该情形下,教师如果不加以引导,长此以往,学生就会越来越厌倦音乐学习。另外,在激发学生音乐兴趣的时候,教师还要投学生所好,将学生喜欢的元素引入课堂。
二、借助音乐欣赏,丰富学生美的想象力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想要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教师要不断丰富他们的想象力。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对于一些难以把握的音乐作品,教师要加强引导,让学生发挥自己的想象力,根据音乐将其画面想象出来,从而降低音乐欣赏的难度。这样一来,不仅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还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
(一)由旋律到画面,理解音乐意境
在音乐欣赏教学中,学生主要通过聆听音乐旋律对乐曲的意境有了更好的理解。因此,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先播放一些音乐旋律,让学生通过旋律进行想象,从而让学生更好地走进意境、理解意境。例如,在欣赏《二泉映月》这首乐曲时,教师可以先缓缓地播放二胡的旋律,让学生通过旋律进行想象,感受画面,理解意境。笔者相信,学生在聆听后一定会感受到一位盲艺人受尽人间的痛苦、尝遍人间酸甜的思绪和情感,还可以体会到我国传统乐器二胡的魅力。
(二)由画面到旋律,理解音乐意境
在欣赏教学中,教师可以丰富学生的想象力,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理解音乐的含义和意境。在具体操作中,教师可以给学生播放相关音乐,并配以画面图帮助学生想象,另外,教师还可以将多种画面呈现在学生眼前,并配上相应的音乐,让学生在旋律和画面共同营造的氛围中感受音乐的意境。笔者相信,通过该方式,学生的想象力会大大提升,对音乐意境也有更为深刻的理解,能进一步提高审美能力。例如,在欣赏《故乡的云》这首歌曲时,教师可以利用多媒体设备展示故乡的云、故乡风土人情等图片,让学生通过这些图片进行感悟,然后在此基础上讲解相关知识,并让学生聆听音乐。这样,学生既对音乐及其意境有了较好的理解,他们的审美能力也得到了有效培养。
三、组织音乐实践活动,提高学生美的创造力
(一)有效利用音乐课堂实践,引领学生感受音乐之美
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的一个主要任务是引导学生感受音乐的韵味和魅力。为此,音乐教师要积极组织课堂实践活动,鼓励学生参与其中,从而实现对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义务教育音乐课程标准(2011年版)》中明确表示,音乐第三领域为创造,主要有即兴编创、探索音乐与音响、创作实践。为此,教师在音乐课堂上要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编创活动,让学生体验音乐作品,并以此获得更好的审美体验。课堂具体编创活动如下。
(二)组织丰富多彩的课外音乐实践活动
除了课堂实践活动,课外实践活动更为重要,其是对音乐课堂的延伸。相较于课堂实践活动,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具有灵活性,熏染效果更好。课外音乐实践活动具体如下。
1.组织各类音乐团体
在初中学校,音乐教师可以组织各种音乐团队,如鼓号队、小提琴队、二胡队、合唱队、吉他队等,鼓励学生根据自己的爱好参与音乐团体。在组织这些团体时,教师要将自己的引导作用充分发挥出来,并根据学生的学习特点、学习能力开展教育活动,将大量与学生特点相符合的音乐作品推荐给他们,让他们主动欣赏这些音乐,并在欣赏过程中感悟音乐之美,增强音乐审美体验,逐步提高审美能力。
2.积极开展各类音乐活动
除了组织各类音乐团体以外,音乐教师可以开展各种音乐活动,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感受音乐之美。比如,迎新生晚会、新年文艺会演等活动,让学生排练一系列音乐节目。教师还可以举办一些竞技类比赛,如校园歌手大赛等,让学生积极参与其中,在比赛中感受音乐、亲近音乐。此外,教师还可以带领学生开展一些合唱活动。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尽可能放手,让学生自己组织,让他们获得音乐艺术的美感。
四、结语
总而言之,在初中音乐教学中,教师要转变自身观念,注重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要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兴趣;要借助音乐欣赏,丰富学生的想象能力,为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奠定基础;要积极开展各种音乐实践活动,让学生在参与活动中感受美、创造美,进而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参考文献:
[1]郑启娜.论述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戏剧之家,2020(9):256.
[2]买买提艾力,毛拉肉孜.浅谈初中音乐教学中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J].新课程,2019(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