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后浇带施工技术的重要性
1.1规避地基沉降问题
房屋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规避地基沉降问题,这是因为对房屋建筑使用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后,能够增加地基承载力,后浇带施工可以通过加固地基,增加其承载力和稳定性,减少地基沉降的风险。后浇带施工不但可以提高地基的抗冲刷能力,还能减少地基被水流侵蚀对地基稳定性的影响。这是由于后浇带作为一个连续的横向构筑物,可增加房屋结构的整体稳定性,防止局部沉降导致结构的损坏。
1.2缓解热胀冷缩现象
后浇带施工技术具有延伸作用,后浇带位于建筑结构的横向延伸部分,能够吸收和缓解由于温度变化引起的建筑物热胀冷缩的应力。后浇带作为一个连续的横向构筑物,可以分散建筑物的热胀冷缩变形,避免其集中在局部区域产生损害。但需要注意的是,后浇带施工技术只能在一定程度上缓解热胀冷缩现象,无法完全防止。同时,在材料选择和配比方面也要考虑温度变化的影响,确保后浇带的材料具有一定的延伸性和抗热胀冷缩性能。
2建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
2.1选择施工时间
对于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而言,选择合理的后浇带施工技术时间可以最大限度地确保后浇带施工质量,这是因为建筑施工的主要原材料为混凝土,而混凝土在不同环境温度下有着较强的收缩性。对于大部分建筑工程项目而言,在混凝土施工结束后的60d内,会发生收缩或膨胀现象。因此,合理选择混凝土后浇带施工的时间会直接影响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而想要充分发挥后浇带施工作用,施工单位则要对后浇带施工期限做出明确规定,并根据建筑工程实际情况、施工环境等因素,合理规定施工期限,确保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的期限不能超过60d。
2.2做好技术准备工作
在建筑后浇带施工前,施工单位要做好相应的技术准备工作,如施工的具体时间、施工材料种类和数量的确定、施工现场实际情况的了解等,才能确保施工设计与实际标准相符合。当后浇带施工结束后,还需要准确预测施工后的功能,并对整个过程做好相应的记录。而在制定施工方案时,需要结合建筑工程施工后浇带施工的位置、功能和环境因素,才能在原有的基础上保证建筑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从而更好地为建筑后浇带的施工质量、技术交底、注意事项等提供保障。同时,在施工前,施工人员要深入了解后浇带施工技术,并充分掌握施工图纸和施工技术规程,才能在后续施工过程中做好对配筋位置的有效施工,以确保整个后浇带施工方案的可行性。
2.3确定后浇带施工所需材料
任何工程项目的开展都离不开施工材料,而合理选择施工材料能最大限度地应用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后浇带施工中选择相应的材料时,首先,选用中埋式止水钢板,需要做好对钢板型号和大小的控制,通常情况下,选择3×400mm的折形钢板条能够最大限度地保证后浇带施工技术的应用。其次,在选用钢丝网时,可选择30mm×30mm的钢丝网作为后浇带施工材料,并选择不同的钢丝网对其进行搭配使用,可最大限度地保障后浇带施工对材料的选用需求。最后,选择砂子时尽可能选用中砂,并对中砂中的含泥量和泥块量进行控制,确保含泥量在3%以下、泥块含量在1%以下。后浇带施工技术中所选用的施工材料必须完全符合施工标准要求,对于不符合质量要求的施工材料,禁止入场使用。
2.4设计后浇带防水构造
设置伸缩后浇带的间距时要保证间距在30-40m之间,同时,确保后浇带能够有效贯通顶板、墙板和底部的基础下,对剪力墙附近设置相应的后浇带,以有效控制后浇带方向,才能最大限度地防止出现房梁正交的问题,同时,也应该加强对防水层的设置,并将防水层设置到外墙、底板中。后浇带防水结构施工时,施工人员要做好相应的清洁工作,才能避免周围环境中的杂物落入后浇带,从而有利于提高止水条接缝处连接的紧密性。
3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注意事项
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具有一定难度,在将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到其中时,要注意以下6点:(1)后浇带设计。在设计阶段,应充分考虑房屋建筑的结构和设计要求,合理确定后浇带的位置、宽度和数量。此外,应遵循相关规范和标准,确保后浇带设计的安全性和经济性。在设计工作开始之前,安排专门工作人员做好现场调查工作,在对现场水文情况、地质情况等各方面信息有着准确把握基础上,进行合理的后浇带施工方案设计。设计工作完成后,将设计内容上交给相关部门进行审核,审核通过后应用到后续施工中。(2)施工缝处理。施工缝处理是后浇带施工中的一项重点工作,处理是否到位会对施工质量、施工安全产生直接影响。因此,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妥善处理施工缝。施工缝的表面应平整、干净,安排专门工作人员清理,避免碎石、钢筋头等杂质影响接缝质量。(3)钢筋处理。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要注意避免钢筋穿过后浇带。如果在不可避免情况下,要采取合理措施,比如,采用接驳器连接钢筋,确保钢筋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不受损坏。钢筋的科学处理,在保障后续施工顺利进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4)模板安装。在后浇带施工过程中,应确保模板的安装质量。模板应具有良好的强度和刚度,避免在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变形。模板安装工作必须严格按照规范要求进行,科学选用模板,根据施工现场实际情况,采用合理的模板安装方式。需要注意的一点是,模板接缝应严密,避免漏浆。(5)混凝土浇筑。在后浇带混凝土浇筑前,应将施工缝处的杂物清理干净,并对混凝土界面进行湿润。浇筑过程中,应均匀布料,避免混凝土产生离析现象。浇筑完成后,应及时进行养护,确保混凝土强度均匀增长。(6)填充后浇带与养护。在后浇带填充过程中,应使用与原结构相同或更高的混凝土等级。填充时,应确保接缝处混凝土的密实度和质量,避免形成薄弱界面。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工程施工中,必须重视上述注意事项,施工人员要严格按照要求、规定,约束自身施工行为,顺利完成各项施工,从而提升施工质量与施工效率,将后浇带施工技术优势发挥出来。
结束语:综上所述,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浇筑工程中,后浇带施工技术发挥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该项施工技术的应用,能够提升施工质量,保证建筑结构安全,满足人们对于房屋建筑施工的要求。因此,在浇筑工程施工中,施工人员要正确认识后浇带施工技术,施工人员要确定后浇带施工技术应用注意事项,严格按照要求完成模板安装施工、施工缝处理、混凝土浇筑等工作,这对于各环节工作的顺利落实具有重要意义。
参考文献:
[1]陈生,赵鹏彪,张照程,等.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J].城市建筑空间,2022,29(S1):277-278.
[2]胡小锋.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研究[J].工程建设与设计,2022,(08):196-198.
[3]郭天赋.浅议在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中浇带技术的应用方法[J].山东工业技术,2017,(15):76+79.
[4]武春林.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探讨[J].江西建材,2015,(18):80+82.
[5]戚旭婷.浅谈房屋建筑工程混凝土后浇带施工技术[J].电子制作,2012,(11):2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