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音乐选秀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
周圆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周圆,. 试论音乐选秀对于未成年人的影响[J]. 中国音乐学报,2022.8. DOI:10.12721/ccn.2022.157080.
摘要:
近年来,音乐选秀的参与人群趋向年轻化,赛制也从供需关系转向共生关系。人在迭代,价值在迭代,可持续的关系也在迭代。体验经济下的音乐选秀已经不再是单纯的音乐输出形式的节目,而更像是造星工程。这一工程在目前网络发达的时代背景下,无形中已经影响了z时代的未成年人。
关键词: 选秀游戏偶像教化价值
DOI:10.12721/ccn.2022.157080
基金资助:

音乐选秀是近年来非常火爆的一种综艺节目,选手们在舞台上以对抗式比赛的形式进行角逐。选秀一词中的秀来自于英文单词“show”,翻译过来就是指表演、展示的意思,甚至略带炫耀。区别于“concert”的高雅,“show”偏重于娱乐性质,较为大众化。这也就意味着,欣赏的门槛教低,形式也更多样化。音乐选秀只是其中一种,顾名思义就是围绕“音乐”进行的选拔“show”。

但是笔者称其为综艺节目,而不是音乐节目,是因为音乐选秀是通过电视或者网络这一媒介传播给大众的节目,这些媒介传播的不仅仅是音乐本身,音乐这一精神产品只有通过产业化运作,才能进入市场经济,所以它们更多的是着力于“选”和“秀”之上。“选”是指赛制,“秀”则是舞台上的呈现,通过系列性操作可获得受众。受众在新闻传播学角度来说是信息的接受者,施拉姆曾这样解释:受众参与传播就好像在自助餐厅就餐,媒介在这种传播环境中的作用只是为受众服务,提供尽可能让受众满意的饭菜(信息)。至于受众吃什么,吃多少,吃还是不吃,全在于受众自身的意愿和喜好,媒介是无能为力的。换句话说:“这个理论假设的中心是受众。它主张受传者的行为在很大程度上是由个人的需求和兴趣来决定的,人们使用媒介是为了满足个人的需求和愿望。“受众中心论”这一概念早已被新闻媒介从业人员所接受,那么利用受众中心论,电视台以及背后的资本运作公司只要以受众为中心打造他们可以参与的赛制,便可以轻而易举的将受众拉入这场游戏当中。

是的,音乐选秀是一场游戏。一场通过资本运作收割红利的游戏,亦是粉丝间对于偶像养成的游戏。这场“养成系”的游戏,起源于日本,发扬于中国。所谓养成系偶像,借鉴于电子游戏,类似于曾经火爆一时的“旅行青蛙”,每个人都可以在游戏里认领一只青蛙,每天打理它的起居生活,渐渐养大,逐渐生出一种成就感。谁也没想到日韩偶像的养成如此之快地侵蚀了中国这片市场,“音乐”只不过是这个游戏的载体而已。这场游戏激发的是粉丝们对于培养符合自己审美的偶像的欲望,过程中形成了一系列的消费产业链——“粉丝经济”,背后的资本运作公司对此乐此不疲。

1、音乐选秀的参与人群变化的原因和现象

笔者认为,这种“养成系偶像”的现象是畸形的。原因在于,这些被养成的偶像如同游戏里的青蛙,是粉丝的独宠,滋生出饭圈现象。所谓“饭圈”特指狂热粉丝圈。这个群体认为该艺人属于自己,不容许任何人批判。对此部分艺人也深感困扰,觉得私生活被扰乱,音乐发展被阻碍等等。这些饭圈、应援圈同样是来自幕后的经纪公司的组织,实则为了巩固粉丝的消费行为,消费主义盛行又反向作用于选手在选秀中的表现,例如对于歌曲的选择,对于形象的塑造等等,都必须紧紧围绕粉丝喜好,再经过媒介的传播,大众审美被暴力,音乐沦为了一种为选秀服务的手段而已,而不是一门被尊重的艺术。在今年2月,一则关于“14岁的饭圈女孩被诈骗6万元”的新闻引起了笔者的注意,诈骗罪犯利用饭圈女孩“希望通过网络参与”可以更接近自己的偶像的心态,一步步骗取了大额金钱。新闻背后意味着这场游戏的参与者(包括受众、选手们等),已然包括未成年人。处于懵懂期的孩子对于这场游戏没有正确的认识,仅仅认为只是追随他们眼中优异的“偶像”,没有意识到这些追随的行为和消费行为是非理性的。而大众媒体对于这场游戏的“推波助澜”是否应该反思?日韩庞大的造星流水线产业正在以不同形式,不知不觉的腐蚀着青少年的身心。

2、参与人员趋向未成年化对于产业的影响

在新媒体的推动下,粉丝成为了品牌与明星间的参与者,在市场营销的角度看,增加粉丝的参与度可以增强节目与观众的黏性,但新媒体与传统媒体的裂变使得粉丝这一参与群体的位置也跟着发生改变。传统的音乐产业链上游是内容提供商(包括艺术家、唱片公司、演出经纪公司等),下游是服务提供商(包括艺人、音乐制品、版权等),消费者是作为产业的末端参与者,也是被动接受者,但是目前新媒体的策划方向是以受众为中心,而不再是以音乐这一精神产品为核心展开,导致受众有了更多话语权可以对内容提供商或者服务提供商进行反噬。但如果受众占比多是未成年人或是不谙世事的年轻人时,音乐市场就容易被这些非专业性或者审美观念尚未完全建立的受众带偏离,那么音乐的教化价值何在?

图片1.png

3、参与人群在音乐发展上的道路窄化

许多通过音乐选秀出道的艺人都面临着“出道即巅峰”的现象,正是因为离开了音乐选秀这个平台后,他们就失去了变现的能力,没有足够的能力持续在音乐市场发展下去。只能转向娱乐圈的其他领域发展,例如《创造101》的杨超越,唱跳具不佳,受采访时直接承认出道就是为了赚钱。对未成年又向往舞台的年轻人灌输了 “赚快钱”的虚荣想法。音乐的可持续影响力随着他们出道日渐衰落。以肖战新发布的单曲《光点》为例,该曲销量破亿,该曲是资本运作公司通过市场逻辑驱动下的产物,更多的针对了粉丝对偶像的爱。对国内音乐原创市场没有起到联动作用及影响力。但值得欣喜的是,音乐平台同时建立了公益性的践行活动项目,通过粉丝购买唱片,再将部分唱片收入回馈到公益文化活动当中,其中包括爱心午餐、爱心植树、音乐教室、爱心书屋、最美沙漠之路、最美公益电影院、百万公益森林、公益快乐美术教室、公益快乐音乐教室等9种公益活动。爱心午餐共计超10万份,达到了102500份,爱心植树则有2100棵,爱心书屋和音乐教室各54间,像最美沙漠之路、最美公益电影院和百万公益森林均达到了百万的级别。显然这是一场“圈地自嗨”的活动,与音乐市场无关,但对普罗大众造成了审美暴力。不能否认肖战的“过亿销量”对公益文化市场贡献出了巨大的正能量,但也并不足以体现他个人对音乐市场的贡献。著名音乐人高晓松曾经在访谈中说过:“选秀节目当然是有巨大贡献的,在选秀大年,基本上一网全部捞起来了,下一个大年又得等五六年,艺人的成长是靠时间磨练的,不可能一网捞起来明年又一网….那些小年的选手都是拔苗助长,艺人像树不像鱼,撒点籽儿明年就能捞起来。任何一个行业都不能把鸡肋做成大餐”。

结束语

综上所述,选秀已经成为了这个时代影响未成年人价值观、世界观及人生观的显性因素,就在今年5月8日,国家网信办部署开展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其中,“清朗·整治网上文娱及热点排行乱象”专项行动,针对网上文化娱乐乱象问题,重点整治互联网盲目模仿、低俗恶搞、追求流量为目的的违法违规和违背社会公序良俗原则的网络行为,严厉打击网站平台炒作违法失德人员、劣迹艺人行为。国家已经意识到“饭圈”的突出乱象主要表现就是一些组织群体为了自身利益诱导青少年无底线追星,造成的结果是这些青少年充斥着金钱和戾气,造成了不良网络文化,引起广大家长的忧心、痛心甚至痛恨。这一举措无疑是给网络进行了很好的整治,同时更是对选秀文化的造星工程现象所带来的负面影响给予了及时的肃正。音乐选秀是这个物质时代的产物,这种游戏可以通过各种设置手段换来想要的效果或者利益,无可厚非。但音乐应该始终作为核心价值,把它的艺术价值、社会价值、教育价值放在首位,而不是仅仅追求经济价值。否则,引爆的不是某个夏天,而是经济泡沫。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