音乐是小学生学习的重要学科,对于学生的学习十分重要。学习音乐,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激烈的学习中得到心理上的放松,并且音乐作为艺术的重要表达形式,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合唱教学是音乐教学中的重要内容,为了使音乐合唱教学能够满足学生发展的需要,音乐教师需要转变教学观念,创新教学手段,运用有效措施,为小学生的合唱学习提供有利条件。
一、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分析
现阶段,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中主要存在着以下三方面问题:其一,未能实现对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充分调动。在开展教学时,教师需要调动学生进行合作练习,由于这一过程较为复杂,因而在刚开始参与合唱训练时,学生通常会出现声音混杂、歌曲掌握程度参差不齐等现象,导致教师需要花费大量时间进行纠正与指导,这一过程整体较为单调乏味,因而难以有效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热情;其二,未能合理规划教学内容。现阶段,教师将教学的重点放在声乐知识传授方面,一味追求向学生灌输发声方法和声乐原理,对于合唱过程中的实践性细节则缺乏应有重视,没有对合唱站姿和其他方面的行为规范加以明确,因而学生往往存在着主观随意的情况;其三,未能从实际情况出发进行声部划分。目前,合唱教学过程中教师往往简单地让男生负责低声部演唱、女生负责高声部演唱,没有充分考虑学生的声音特征和兴趣爱好,因而不能有效满足学生的个性化学习需求,难以充分调动其参与学习的主体能动性。
二、促进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有效性提升的策略
(一)巧妙设置课堂导入环节,激发学生的合唱兴趣
小学阶段的学生年龄较小,思想上的发展尚不成熟,对于学习的态度主要凭借主观喜好。音乐教学中的合唱是一种集体行为,不同于独唱。在以往的合唱教学中,音乐教师往往比较容易忽视课堂导入环节的重要作用。音乐教师为了能够提高合唱教学效率,或者让学生快速掌握合唱技巧,对于合唱技巧和知识的讲解主要是“灌输型”,学生被动地进行合唱,对合唱存在抵触或者厌恶心理,一些学生认为合唱是枯燥、乏味的。兴趣能够成为学生进行合唱的催化剂,在无形中推动学生的音乐学习,使学生产生合唱的动力,从而使合唱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首先,音乐教师要深入了解学生的兴趣爱好,可以在合唱教学导入环节融入学生感兴趣的话题或者知识点,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合唱学习中,提高合唱教学的整体教学效果;其次,导入环节的设置要与合唱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紧密结合,避免导入环节出现与音乐合唱教学方向相脱离的现象;最后,音乐教师要避免导入环节过于生涩。导入环节在音乐合唱教学中的作用十分重要,能够在很大程度上影响音乐合唱教学的质量。因此,导入环节要尽量做到自然,使学生在合唱学习中不知不觉地完成教学目标。
比如在学习《堆雪人》这首歌时,教师要让学生体会这首歌优美的旋律,感受歌曲中孩子们齐心协力堆雪人的欢乐情境。在上课开始时,一些学生的思绪还停留在大课间或者上一节课中,音乐教师可以拿出事先准备好的关于雪景的图片,通过谈话的形式导入教学情境:同学们,大家都经历过下雪天,在下雪天你们通常会做些什么呢?雪带给你们什么样的感受?你们喜欢堆雪人吗?与此同时,音乐教师可以播放音乐文件。在音乐教师介绍完之后,一些学生开始小声地跟着音乐哼唱,还有一些学生开始小声地交谈自己的想法。通过这种形式,能够迅速活跃音乐课堂氛围,将学生的思绪有效拉回到音乐合唱教学中。然后音乐教师可以趁热打铁,引出接下来的音乐合唱教学内容,使学生集中精力学习合唱,提高音乐合唱教学质量。
(二)提高教师专业化水平,科学化教学
针对目前小学教师业务能力水平不足的问题,学校应当引起重视,因为音乐合唱教学的效果好坏主要取决于教师的业务水平,因此,学校应当对现有的教师进行定期培训,邀请专业的音乐教师对他们进行培训指导,改正他们教学中现存的问题,更好地完善教学;学校也要定期开会,向教师传达一些最新的教育理念和政策,并借鉴其他学校优秀的音乐合唱教学形式进行探究,开展研讨会进行教学探讨,让每个教师轮流做报告,汇报自己近期的教学情况,存在的问题,大家集思广益,寻找对策,在交流和碰撞中迸发出新的教学理念和方式。除此之外,学校也要加大小学音乐教师选聘的力度,从学历、经验以及专业等方面选聘一批年轻的高水平音乐教师,为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注入新力量。
(三)强化学习兴趣培养
对于小学阶段的学生而言,兴趣是推动其在一项学习活动中长效持续地保持专注态度最为强劲的动力。然而,小学生中性格内向的也比比皆是,这类学生往往缺乏自信。针对当前合唱教学未能充分调动学生学习兴趣这一问题,教师必须对整体教学方案进行重构,着力提升教学的生动性与趣味性,强化学生学习兴趣培养。为此,教师应重视转变声部划分做法,避免沿袭传统单一的男生、女生二声部划分方法,而应对学生的实际歌唱水平进行充分考察,明确其真正擅长的声部,从而将其安排在合适的声部,使其能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自身优势,从而有效调动其主体能动性。与此同时,在内容选择方面,教师可以突破既定教材内容的限制,引入学生耳熟能详的动画作品主题曲作为教学曲目,借助这些曲目来有效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提升内容的生动性与丰富性。
(四)丰富课堂活动,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合唱本是一件比较有趣的事情,也是使学生可以身心放松的一门课程形式,但是一些教师在教学中采取的方式不是很恰当,这就影响着学生的学习兴趣以及音乐合唱的效果。鉴于此,教师应当丰富课堂形式,改变过去单一的说教式课堂,给学生更多想象和发挥的空间,在教学过程中,通过一些比较有趣的形式来锻炼学生的发声,比如可以让他们模仿一些动物的叫声或者日常生活中的声音,来锻炼他们的模仿能力,提高他们的音准;对于那些性格内向、比较腼腆的学生,教师要鼓励他们大胆开口,锻炼他们在同学面前大声唱歌,并给予赞美和鼓励,让他们树立学习音乐的自信,从而更好地进行合唱。
结论:音乐合唱可以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陶冶学生的情操,也能大大提高学生的音乐素养和综合能力,在新课改理念下,学校和教师应从教育思想方面进行转变,从教学形式、教学内容、教学设备等方面进行一个改进和完善,让音乐合唱课堂更加丰富多彩。
参考文献:
[1]李茜琦.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策略分析[J].考试周刊,2020(85):151-152.
[2]白俊鸣.提高小学音乐合唱教学有效性的策略分析[J].新智慧,2020(24):64-65.
[3]赵燕.提高小学音乐课堂合唱教学的有效性分析[J].参花,2020(9):137-1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