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院校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研究
刘莹
生成PDF 清样下载 引用

复制成功

导出题录

参考文献( GB/T 7714-2015 ) 复制

刘莹,. 农业院校课程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研究[J]. 农业学报,2021.3. DOI:10.12721/ccn.2021.157028.
摘要: “课程思政”理念为我国高校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课题。大学英语是全校的一门公共课,在其中的听力教学中挖掘思政元素,将语言技能学习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有着重要意义。该研究针对农业院校大学英语听力课堂融入思政内容的重要性入手,提出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课程思政设计内容上以及在具体课程思政实施细节方面的改革措施,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关键词: 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改革;课程思政
DOI:10.12721/ccn.2021.157028
基金资助:

1. 引言

2017年12月,教育部颁布的《高校思想政治工作质量提升工程实施纲要》强调,“要大力推动以‘课程思政’为目标的课堂教学改革”“发挥各门专业课程的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实现思想政治教育和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课程思政”理念的提出,指明了高校教学改革的方向。推进课程思政建设是实现高校育人的必然要求。本文拟以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视听说教程为例,进行教学设计,试图探讨非英语专业的听力课程如何有效地进行课程思政,将知识传授和价值引领有机融合,寓德于教,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2. 农业院校大学英语听力课堂融入思政内容的重要性

目前高校英语课程思政的大量研究集中在大学英语综合英语课程,而在听力课程思政的研究为数不多。在中国知网以“课程思政”和“大学英语听力”为关键词进行搜索,得到的结果屈指可数,仅有龙丽伟从课程思政的视角对“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模式进行了探究,李弢研究了课程思政与大学英语教学的融合。明焰[1]针对专业英语的学生研究了思政课程与听力教学的融合。

近年来,高等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普遍学时逐渐减少,呈现出教学内容繁多、教学学时不足的现象。自2020级学生开始,我校大学英语课程每学期总学时数为 48学时,平均每周从过去的4学时减少到了3学时,而听力课程只占总课时的三分之一。课时减少,加上农业院校的学生基础英语基础参差不齐,无形中给农业院校的听力课程融入思政教育加大了难度。英语教师不得不调整课程内容及教学方式,如:删除某个单元内容,缩短课上讲解内容加大作业量;降低讲授难度,减少互动环节,把知识短时间内灌输。以上现象导致许多农业院校的大学英语教学缺乏完整性,教学效果不明显。假如再生硬的把思政内容搬到听力课中,只能让课堂变得更加枯燥乏味。英语教师如果通过对传统教学方法进行改变,在大学英语教学规划中融入思政教育教学方法,使二者互相渗透得以实现,让学生能够将所学英语语言知识应用到看待国际和国内局势两方面,或是调整思想层面,使学生具备正确的学习观念,从而使学习英语兴趣很大程度地提升,无论对于促进教学改革,还是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资源的优化,都具有深远的意义,从而对社会现代化需求的复合型人才更好地培养。

3. 思政理念下大学英语听力教学模式改革

3.1教学目标的设计原则

在教学目标的设定上,除了知识传授目标和能力培养目标之外,要强调价值塑造目标,注重素质和品德方面的培养,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和文化素养。英语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语言能力、文化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四个方面,课程思政背景下大学英语教学要把德育功能聚焦在更核心的内容上,实现价值引领的目标,努力打造有中国特色的外语教学模式。

另外,在设计过程中不能为了强调思政内容而牺牲本身的教学目标和规律。为了课程思政而思政,把思政内容生搬硬套,容易导致学生的排斥心理。因此课程中思政元素的融入需满足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这样进行课程思政的建设不仅不会干扰专业课程自身的教学活动和减弱教学效果,相反还会提升教学的思想性、人文性,深化教学的内涵。在大学英语听力课程实现课程思政教育的设计过程中,充分考量这两者,力求做到润物无声,实现 1 + 1 > 2 的教学效果。

3.2 课程思政设计内容

要适当丰富和完善教学内容,挖掘教材中思想政治教育价值。教材内容是一种直接的传播思政知识理论的手段。我校选用的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的《视听说教程》。形式上除了段落及对话的听力音频,还有每个单元一段TED演讲视频,且每个单元的音视频都围绕一个主题展开。该教材选材多样,内容涉及语言、文化、经济、科技、环保、旅游等众多领域,既大量介绍英美国家的社会生活和历史文化,也兼顾包括中国在内的全球其他区域的事件。教师只要稍用心思,就可以挖掘出其中蕴涵的思政元素,巧妙自然地进行思想政治教育。例如第三册第三单元的主题是关于救援。在一篇独白中讲到有一些动物曾经在历史上都充当了人们救命英雄,文章举了狗、老鼠和乌鸦的例子。提到人民英雄,教师就可结合新冠病毒大流行的形势下,是医生和护士们冲到抗疫第一线保护我们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成为最美逆行者,他们就是我们最大的英雄,同时再通过一些真实的人物和事件为学生树立榜样,帮助学生理解在疫情防控背景下这些最美逆行者们都具备了什么样的优秀品质,我们的中国精神是什么,我们伟大的人民英雄是如何克服困难的,从而激励学生在将来毕业后步入各个行业的时候,都要热爱自己的岗位,在自己的岗位上发光发热,衷心值守,成为自己心目中的那个英雄。以上的两个例子是在说,在建设课程体系的过程中,应该不断挖掘学科中的道德素养和人文思想,对学生进行政治理论的正确引导,使学生学习英语的过程中,宏观上对思想进行调整,争取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并且正确看待国际国内局势,坚定理论自信。另外,教师还可以在课堂教学中加入时事新闻听力训练。

3.3课程思政实施细节

为了更好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发挥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自主性,在知识学习完成的前提下达成更好的课程思政教学效果,作者采用了翻转课堂的教学模式。首先将学生进行分组,以7-8 人小组的方式来进行分组学习。教师首先下发视频材料,将任务分配给各个小组,每个小组由组长带领进行分工,独立在组内完成讲解和整合,然后小组成员提出建议,完成知识的再整合,最后进行小组作品展示,小组之间互评,最后再由教师点评。在任务完成环节中,为了节省课堂时间,学生均需提前录制视频,再拿到课堂上展示,以此来保障学习过程的有效性和为形成评价提供详实的依据。

4. 总结

目前高校教学改革的必由之路就是挖掘各门课程的思政元素,实现思想政治教育与知识体系教育的有机统一,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本文探讨了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思政教育的实施路径,提出教学目标的设定和课程思政设计内容上以及在具体课程思政实施细节方面的改革。以期推进农业院校大学英语课程思政建设,教学模式创新和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水平,为培养具有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人才这一伟大工程添砖加瓦。

参考文献

1.明焰. “课程思政”理念下英语听力教学改革研究[J].海外英语,2020,(23).

2.朱晓晗.大学英语听说课程中“课程思政”融入初探[J].安阳师范学院学报,2020,(6).

3.李弢.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模式初探[J].湖南科技学院学报,2019,(12).

4.龙丽伟.课程思政视角下大学英语听力课程教学模式探究[J].英语广角,2020,(12).

5.  王守仁.《大学英语教学指南》要点解读[J].外语界,2016,(3)

》在线投稿系统

*文章题目:
*作者姓名:
*电子邮箱:
*通讯地址:
*联系方式:

  备      注:

*上传稿件:

支持上传.doc,.docx,.pdf,.txt,.wps文件

投稿须知:

1、审稿结果将于1~7个工作日以邮件告知,请注意查收(包含录用通知书、审稿意见、知网CNKI查重报告)。

2、提交投稿后,若7个工作日之内未接到录用通知,则说明该文章未被录用,请另投他刊。

3、凡投寄本刊稿件,如在内容上有侵权行为或不妥之处,均应文责自负。本刊有权对来稿进行文字编辑、加工和修改,如不同意,请附说明,以便妥善处理。

4、多作者文稿署名时须征得其他作者同意,排好先后次序,通知用稿后不再改动。

5、凡投往本刊稿件一经录用发表,其版权归本刊所有。

6、本刊已全文录入中国知网、万方、维普等数据库,如作者不同意被收录,请提前申明,未申明者,本刊一律视为同意被收录。

7、请勿一稿多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