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极大地丰富了数学教学的形式,为学生提供了多样化的学习方式。它不仅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热情,还通过直观、生动的演示减轻了教师的教学负担。信息技术的融入为传统课堂注入了新的活力,使得数学教学更加高效、有趣,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数学素养和综合能力。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融合教学的意义
(一)转变传统教学模式,符合新课标要求
随着教育改革的发展,新课标要求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使其具备适应社会需求和个人发展的关键能力,传统的教学模式已经不能实现这个目标。而且传统教学模式以教师口头讲解和板书为主,知识传播渠道单一,学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所学的知识也有限。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媒体开展数学课程,彻底转变了传统的教学模式,其多元化的形式和丰富的内容,有效弥补了传统教学的不足,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在与时俱进的教育过程中有效培养学生的数学能力,符合新课标提出的要求。
(二)符合学生实际需求,调动学习积极性
小学生正处于对新鲜事物高度好奇的阶段,他们天性爱玩,对于电子产品、多媒体设备等新鲜事物具有浓厚的兴趣,这一特征为信息技术的应用提供了机会。教师借助信息技术教学媒体,将抽象的数学知识具象呈现,以动静结合的形态帮助学生理解所学内容,适度降低了知识难度。形象、灵活的教学过程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拉近了他们与数学之间的距离,弱化了数学知识的抽象性,使得学生在兴趣指引下深入学习,有利于激发其数学思维,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二、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利用信息技术,创设生动有趣的生活化教学场景
小学数学是基础学习科目,与我们的现实生活具有非常紧密的联系,在生活中每时每刻都可以感受到数学元素的存在,这也为教师开展教学活动提供了新的契机,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创设生活情境,可有效拉近数学课堂与现实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进而有效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数学教师通过生活场景拉近数学与生活的距离,帮助学生感受到数学知识的生活价值,可有效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效率。
例如,在教学“认识时间”内容过程中,教师基于生活场景带领学生分析“时、分、秒”,相较于直接展开理论讲解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专注度。数学教师结合视频为学生创设生活情境,视频资料展示秋季运动会时校园百米赛跑的场景,举着发令枪的教师喊道:“3、2、1,起跑!”第一名同学到达终点后教师告诉他们共用时13.98秒,这种基于生活背景应用时间的场景为学生带来了真实的视觉体验和情感体验,教师要求学生思考:“十几秒的时间我们可以做哪些事情?一分钟有多少秒?一小时有多少分?”在生活中还有很多应用时间的场景,如在我国发射火箭时,指令台喊到倒计时的声音“10、9、8、7、6……”,鲜活的场景为学生带来立体的生活体验,深化了学生对时间的理解,塑造了他们的时间观念,提高数学课堂的教学价值。
(二)利用信息技术,激活学生的创新思维活动
信息技术对于促进学生思维能力的发展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数学课堂中,教师基于信息化视角设计教学活动可提高学生思维能力与创新能力,结合信息技术的优势培养学生的审辩式思维,使学生在分析数学问题时辩证看待数学知识,能够将这种思维延伸到生活中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进而发挥数学学科对学生各项素质发展产生的辐射作用,有效促进学生提升核心素养。
比如,在教学“图形的运动(三)”过程中,为了帮助学生了解图形旋转的本质,深入感受图形运动的过程,使学生深入理解这一概念,教师可应用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资料,意在帮助学生在思考分析中建立基础的数学模型,使学生通过观察具体的案例获得个人思维的发展。数学教师通过信息技术展示时钟模型,帮助学生观察指针运动轨迹,以顺时针和逆时针方向组织学生相互讨论,要求学生利用数学语言描述时钟指针的运动方式。为了帮助学生从图形旋转过程寻找关键点,对图形旋转给出客观定义,教师还须借助信息技术收集教学资源,如风力发电的风车运动,直升机的螺旋桨运动等,结合生活中的旋转案例可为学生提供大量的信息,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在不断交流讨论当中帮助学生围绕固定的点展开旋转运动,教师结合学生的回答寻找关键信息,使学生深刻理解图形旋转。在信息技术的课堂演示下,教师可以帮助学生窥测数学知识的本质,有效锻炼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
(三)借助信息技术,强化学生数学练习技能
数学练习不是对所学知识的简单重复,而是要成为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发展能力、培养兴趣的广阔天地。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进行练习设计,让学生有锻炼和展示自己的机会。在日常教学中,备课环节教师往往要准备大量与教材知识点相关的习题资料,并从中进行精选、改编,需要花费大量的时间。而利用信息技术资源库可以大大提高工作效率,教师可以利用出题软件准备多种类型的
计算题让学生进行练习。同时借助信息技术资源库,还能够设置一些符合学生认知特点的趣味型的动态题目。
在教学“十几加几”时,重复性的计算练习会让学生感到枯燥乏味,教师可以在希沃白板中创建一些PK(对决)、知识配对等形式多样的练习题目,让学生参与其中。通过这样的方式极大地节省了教师在课堂上书写题目的时间,提高了课堂效率,同时又增加了练习的趣味性。
三、结语
信息技术的发展深刻影响教育,为课堂教学带来丰富资源和手段。它能满足学生个性化需求,提升教学效果。信息技术的融入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好奇心,使他们更乐于探索数学知识,为培养创新型人才注入新动力。
参考文献:
[1]张树林.新课程背景下信息技术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数学学习与研究,2023(02):53-55.
[2]杜英强.小学数学信息技术教学策略探究[J].数据,2023(01):233-234.